什么是诱导的创新 第九期什么是创新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非常虚的话题,就是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之所以要聊这个,是因为我最近偶然读到了一本电子书,是采铜老师的《精进2》。他的前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当年读了就很受启发。这本《精进2》,虽然是续作,但是它的野心比第一本还要大。你看,它的副标题叫“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

这听起来有点像吹牛啊。有什么方法,可以解锁万物?换句话说,万物,有什么共同的关键,是可以被解锁的?

读完了采铜的这本书,发现还真是有。

你想,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进入了人类的视野,这些事物,就是人类世界中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轮船是航海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平时吃的罐头,是食物保存问题的解决方案;组建一个团队,是提高工作效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万事万物都是解决方案。

再看深一步,万事万物,不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也内含了一对矛盾。

此话怎讲?

比如轮船,它就内含着一个矛盾。就是怎么才能在增加稳定性的前提下,让船身的阻力更小。你看,矛盾出现了吧?因为要想增加稳定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船身变宽。但是,宽了之后,又势必会增加前进的阻力。一边要提高稳定性,一边要减少阻力,这就是设计轮船要平衡的矛盾。

再比如罐头。你不仅要让它更密封,更结实,而且还必须得让它容易打开。你看,密封结实和容易开启,这又是一组矛盾。

再比如组建团队,增加人手是为了提高效率。但人一多,又意味着沟通成本要增加,这又会降低效率。这也是一组矛盾。

你看,我们生活周边的万事万物,都内含了一组矛盾。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在艰难地平衡着这组矛盾。

好,那我们就回到今天话题的核心: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读采铜这本书,有一个小体会,创新的本质,就是找到万事万物内含的那个矛盾,然后把它转化成别的矛盾。

为什么人类的大部分努力,都不算是创新?根子就在这里。因为绝大多数努力,都是在原有的矛盾里面打转转,没有推动老矛盾转化成新矛盾。

比如说,你手下有10个人干工作。核心矛盾是工作量大和人数少。那怎么办?你让他们加班。八小时不够,那就996?996再不够,就干脆不休息?这么干,只是把这只骆驼往最终被压垮的极限去逼而已。原来事物中的矛盾还在嘛,很多努力只是让这个矛盾脱离了平衡,往极端去演化。所以很多努力,不管多努力,创新并没有发生。矛盾还在。

那怎么办?

所谓有洞察力的人,就是一眼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核心矛盾的人。而所谓有创造力的人呢?就是能把这个老矛盾消灭,然后转化成别的矛盾的人。

这里要向你介绍一个人,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他就创立了“问题解决通用技术(TRIZ)”。

什么是诱导的创新 第九期什么是创新(1)

阿奇舒勒就认为: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就拿刚才说的食品罐头为例子,密封性和易打开性是相对立的两个因素,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兼顾两者呢?对,要认可这个矛盾,然后把它兼顾了。虽然这是一对矛盾。这就是所有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起点。顺着这条思路,就容易发明易拉罐罐头,或者是罐头开瓶器。

说一个阿奇舒勒自己的故事,你就明白他的TRIZ思考法的含义了。

阿奇舒勒曾经被捕入狱。监狱对他整夜审讯,白天也不让他睡觉。阿奇舒勒明白,如果这样下去,他肯定活不成。好了,他先分析这个状况的核心矛盾。他把问题确定为:我怎么才能同时既睡又不睡呢?这项任务看起来很难完成。他被允许的最大程度的休息是在椅子上坐着,但是必须睁着眼。这意味着:要想睡觉,他的眼睛必须同时又睁着又闭着。这就是矛盾的核心。想到这儿,把这个矛盾把握住,解决方案就快出来了,下面就容易了。他怎么干的呢?他从烟盒上撕下两片纸,用烧过的火柴头在每片纸上画一个黑眼珠。然后把两片“纸眼珠”蘸上口水粘在眼睛上。然后他就坐着,安然入睡。这样他天天都能睡觉。以至于他的审讯者很奇怪,为什么每天夜里审讯他时他还那么精神。

你看,你要是一个创新者,不是找那些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不是在老矛盾中迁就其中一项,恶化另外一项,而是找到那个核心矛盾,然后把这个矛盾消灭掉。

再举个例子,要把一个天文望远镜发射入太空,主要的矛盾是啥?是火箭的发射舱太小,不可能运输直径过大的镜面,而天文望远镜一定是镜面越大观测能力越强。这就是核心矛盾。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想把镜面变小一点,迁就发射舱,或者想办法把发射舱做大。这都不是创新。为什么?原来的矛盾还在。

创新是,你要想办法,让这个镜面又大又小?看似不可能吧?但是你只要不断琢磨这个问题,怎么能让镜面又大同时又小呢?其实答案就出来了。用折叠的啊。把望远镜先折叠起来,缩小它的表面积,让火箭运到太空后再充分展开,矛盾不就被消灭了吗?创新不就发生了吗?

采铜在这本《精进2》里,帮我们辨析了三个词。在英文中,至少有三个单词都可以译成“问题”,它们是:Question,Problem和Puzzle。那这三个词的区别是什么呢?

Question往往是表述模糊的问题,比如,我怎么才能幸福啊?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等等,这都是question。这种问题,能被回答,但是,不能被解答。你发现没有,很多人只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但其实他并不知道他到底在问什么。

再来看英文中的第二个代表“问题”的词:Problem。这个词指的是可以明确界定下来的问题,所以它不仅可以被回答,还可以被解答。比如,公司今年利润下滑,怎么办?我体重超标了,怎么办?这种问题就好多了,可以解答了。但是这还不是最好的问题,因为答案会有很多种,问问题的人还是搞不清该怎么选择。

那什么才是最好的问题,那就是英文词Puzzle。Puzzle中的问题是非常清晰的,是被良好定义过的问题。比如,我们中小学时候做的数学题,就是这种puzzle。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太空望远镜。如果你问的是,“如何设计一款太空望远镜”,这是个question。聊聊就好了,你不可能得到一个靠谱的答案。如果你的问题改良成了,“如何解决太空望远镜的口径大小和运输可行性之间的矛盾”,这问题就好多了,你的question变成了一个problem,变得可以被解决了。但可以再进一步收窄,“如何借鉴折纸的方法,设计一款太空望远镜的可折叠结构”,这就变成了一个puzzle。这就像数学题一样,是最终可能把它解开的。

讲到这里,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阿奇舒勒说:“创造力就是正确表述问题的技能。”

对,创造力,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一种信仰,它不相信在原来的矛盾里打转转能够解决问题。

创造力的起点,是正确表述问题,是看见矛盾,承认这个矛盾,然后到别处找到方案,解决它的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钥匙丢了,那它肯定不会在锁的旁边。

对,创新就是,看见那把锁,然后到别处去找到钥匙的过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