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韩国打黑工(我在韩国打黑工纪实18)

前言

为了帮家人改变贫困的生活,我在豆蔻年华去了韩国。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将近四年的异国打工经历后,我终于回到了国内。随后,我进入吉林大学,一边学习韩语、一边写作。很快,我成为著名自由撰稿人,并被《知音》杂志以特殊人才招进去当编辑、记者。我在知音一干就是16年……

把自己苦难的经历原滋原味地写下来,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今天,我终于能静下心来,打开尘封的记忆,一字一字地写下这段经历。可是,我的心情为何变得如此沉重,未落几字,眼泪 已经迷糊了双眼……

作者 | 邹建华

编审 | 陈 成

出品 | 1号纪实

怎么去韩国打黑工(我在韩国打黑工纪实18)(1)

我在韩国时

那天,我回到仁川后,用小辉给的钱买了盆和碗等生活用品,还买了一箱方便面。此前,我每天都吃面条,吴大娘已告诫我应该买点儿大米吃,在外打工身体最重要,可我坚持说自己身体好,不会有事的。

由于我和吴大娘不是一个班,每天下了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屋里,大部分时间,我都是早早便上床休息了,异乡的生活真是寂寞难熬啊!

两周以后的一个周六,我接到了周叔叔的电话,让我去他那一趟。我不知有什么事,一大早,我就从仁川往首尔赶。

周叔叔见了我,就急忙说:“前两天,小辉来了。他对你印象很好,有和你处朋友的想法,并想让我给牵个线。我特意找你过来,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一听,感到很突然。我跟小辉只见过两次面,从没往别处想过,就说:“周叔,虽然我和小辉都是长春人,但却是在这儿认识的。我们只见过两面,相互都不太了解,我看还是当普通朋友来相处吧。”

周叔叔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起小辉人如何如何的好。随后,周叔叔那年轻的延吉中国媳妇也进来开导了我一通。他俩轮番轰炸,我不知所措。

在我近乎流浪异国街头时,小辉打听我,为我担心,那浓浓的关爱之情真的感动了我。我这样一个女孩,在韩国,没人管,吃不好,穿不好,别的男人只想在我身上占点儿便宜,而他的担忧那样深厚,他的关心那样真诚。患难之交的缘份,在异国他乡迫切地想找个精神支柱的心理,使我最后让步了,答应先和小辉相处看看。周叔叔当即迫不及待地开始拨打小辉的电话。

当天下午,我再次去了小辉工作的饭店。这次,我明显地感觉到不像上次那样自然了。下午有一小段时间没客人,小辉把我领到了阳台一角,拿了张凳子,和我面对面坐下。

我低头不敢正面瞧他。“你以后会感到找我当朋友绝对没错。我会扶持你走完韩国的淘金之路,还要带你一起回家。”他说。“你家都有什么人?”我终于鼓起勇气问了一句。“我家是个大家庭,家人很平和也很民主,他们会喜欢你的。”

我又问:“你对我是否属于一见钟情?”他说:“可能吧。我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清州见到你的情景。你穿着一件黄色带花点的连衣裙,披肩长发,戴副大眼镜,像个中学生。当时我还想,天啊!这么个柔弱的姑娘也来韩国打工,上帝真是太残忍了。”

我接着说:“可我算不上是个漂亮姑娘。”小辉说:“你不是很漂亮,可你很坚强,我最喜欢你这一点。我一个大男人在劳累时,都有想打退堂鼓的念头,而你却能这样坚强地挺下来。自从上次和你短暂地见了一面,你就走进了我的心里。我不再抱怨这里的生活太累太枯燥,因为柔弱的你也同样在这里艰辛地劳做着。我承认这段时间一想到你,我浑身就像增加了无穷的力量,我想这大概就是爱的力量吧!虽然现在提出来有点儿唐突,但我真的迫切需要你的爱,支撑着我走过以后的路,我想你也和我一样,也需要我的支持和帮助。”

我仔细地听着,小辉讲了很多。最后,我说:“我和你彼此都不大了解,我有两个条件,你答应了我才会做你的女朋友。”他急忙说:“你说吧,别说两个条件,一百个我也会同意。” 我认真地说:“第一,你不能强迫我做我不愿做的事;第二,你不能强迫我提早回家。”他说:“我答应你。我也有个要求,你得为了我,上夜班时千万睁大眼睛,我可不能娶个没有手的媳妇回家。”

一晃又是四点多了,客人马上要上来,我得离开。由于小辉没有完整的休息日,再见面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我俩约好在我白班的中午和夜班的午夜通电话。再有,每天要给对方写信,把当天的想法写在纸上,见面时相互交换。

就这样,我和远在首尔的小辉,在异国相爱了。我们每天都通电话,乐此不疲地传递着彼此的思念、惦念之情!当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在信纸上写下了我们最真挚的情感。

在我俩相处还没几天,小辉就把在韩国交女朋友的事打电话告诉了他长春的亲人。他的家人在欣喜之余,更为我的处境担心,因为听说了我得自己做饭,工作也有危险。他的妈妈也迫切想知道我多大了,长的什么样,每天工作累不累?

小辉还急不可待地给我的家人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他让我家人放心,他一定会在韩国把我照顾好,将来带我一起回家。

我家人得知我恋爱了,却更多的是担心。我姐姐来信对我说,两人间深厚的情感要有一定的基础,你们认识不足两个月,身在异乡为异客,共同的孤独、寂寞感很容易会使两个人更接近一些,我劝你考虑一下。还有,你对他了解到什么程度?婚姻大事,不可儿戏。

我妈妈则来信对我说,小辉的妈妈也给她打了电话。她从电话得知,小辉学历不好,家里也没有给他准备房子。她觉得小辉的条件不是很好,希望我能找到更好条件的,以后的生活就不会很辛苦, 妈妈让我不要因为他待我好点儿就轻易表态,更不能迁就,一定要慎重考虑,遇到事情多和家人商量……

可是,由于小辉追的太紧,周叔叔等旁边人也极力看好我俩,一直在韩国战战兢兢生活的我还是不顾家人的顾虑,和他谈起了恋爱。

终于在一个晚上,我也鼓起勇气给小辉家里打了个电话,一张7000元的电话卡很快就用完了,但我还沉浸在激动中。接电话的是他慈祥的母亲,虽然从没见过面,但电话里,他的妈妈已把一个母亲殷殷的关怀、惦念之情传到了我的心间,让我深为感动!我感到他的妈妈就像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母亲!当晚,我失眠了,幻想着与小辉一起回家时,双方的亲人们都来迎候的幸福情景……

由于小辉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只能我抽空去看他。半个月后,我终于等来了休息日,于是,我不顾辛苦,坐了19站地铁,赶到首尔和小辉见面。临别时,我拿走了小辉写给我的一封信。在回仁川的地铁上,我就迫不急待地打开了。

致根花,我的爱人:

我的爱,在深秋的异国找到的归宿。朗朗秋日,瑟瑟秋风,仿佛我缠绵的情感,爱在深秋。

对你的爱,有一种从怜惜到真爱的过程,坚信会有深厚下去的可能。患难之交的缘份,两个浪迹游子,一对患难夫妻,最终是这样的结局。

我原是抱着赚不着钱也要挣一份经历的信念而匆匆上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成了“赚钱赚钱”。直到有一天,认识了你。我心中闪现出这个念头:“讨个这样的女孩做妻子也算不虚此行了,然而这是多么大的奢望啊!你如此可爱,可怜,柔弱而坚强。一想到你,我就爱恋顿生。

又是一天,都不知怎么混下来的。想到一觉醒来,又是劳累的一天,心里深感无奈。亲爱的,只有你能支撑我疲惫的神经。

今天是周五,客人很多,忙得不可开交,都凌晨一点了还不能结束。真想离开这儿,只是何处藏身呢?每当一天结束,躺下来便想起你,你要在身边该有多好啊!原谅我,对你的爱,不仅毫无浪漫让你分享,更有多少负荷强加于你柔弱的身上。

现在是凌时一点三十分,亲爱的,你还在做梦吧,梦里有我吗?每天写几个字便困意顿生,即使有话要说也只留在梦里和你讲了,你听到了吗?一天就写这点儿,不够你看的,想我的时候翻翻这些胡言乱语吧,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早上没吃饭,看着桌上各种“菜”就恶心,心情一直不好。每天都很累,但每当和你通过电话以后,心情就豁然开朗了,没有想到你的力量有多神奇吧。所以我想找老婆最大的好处不是繁衍生育,而是痛苦时有个倾诉的对象……

在回仁川的地铁上,我一直沉浸在阅读完小辉那封情意绵绵的信之后产生的兴奋中...

突然,我发现在有两个穿着很特别的男人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正紧盯着我看,并不时议论着什么。我以前曾听说过首尔有个黑帮组织,专门劫持绑架外国女性,并贩卖到三流妓院去。我想到了不久前经历的妓院惊魂,不禁胆战心惊:这两个人难道就是黑帮?由于韩国衣服太贵,我穿的是从工厂带出来的在中国时买的衣服,也没有像很多韩国女孩那样把头发染成黄色,他们是否认定我是个中国人盯上我?我不免担心起来。

在中途转乘地铁时,那两人仍不远不近地跟着我。我换程了去往仁川的地铁,可那两人也像影子一般尾随着上了车,在车厢里,仍与我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我真的怕了。看来他俩一定看出我不是个韩国姑娘,有意跟踪伺机下手!由于我是非法打工,根本不敢向旁人求助,更别说报警了!我的心开始剧烈跳动,手心也出了汗。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我终于下了决心,只能豁出去,铤而走险了。当地铁停靠在仁川的一个小站上,就在地铁自动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我飞快地跑到车门前,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我的身子重重地摔倒在站台上,地铁“倏”地一声在我身旁急驰而去。

周围的韩国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玩命的中国姑娘。很快,地铁监察人员走了过来,厉声说道:“你这个姑娘怎么了?想自杀吗?不想活的话回家跳楼啊,在这里出了事故我还得跟着担责任……”

“对不起,打扰了……”我语无伦次带说了几句道歉的话,并使劲吃奶的力气站起来。我顾不上看摔得咋样,强忍住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地铁站。

回到宿舍,我才发现这次真的摔得不轻,脚踝都肿了,膝盖处摔的最严重,出了不少血,把裤子都染红了。虽然吃了皮肉之苦,但总算没有被绑架到妓院,也算万幸!

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坐地铁时,我总是会回想起当年在韩国地铁站那惊人一跳。那次真是危险,万一我没能成功摆脱黑帮,万一我真的在韩国摔残……往事不堪回首,而今天留给我的,只是热泪滚流……

本连载作品影视改编和出版事宜授权1号纪实独家代理,欢迎联络、合作。

(未完待续,本连载共69个章节,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怎么去韩国打黑工(我在韩国打黑工纪实18)(2)

邹建华,吉林省长春市人。为了帮助家人改变贫困,于1994年8月,举债到了韩国。历经一年合法,两年多非法的危险重重、九死一生的异国打工生活后,在1998年3月,回到了家乡。

回国后,一边学习韩国语,一边开始写作。期间,在包括《知音》、《家庭》和《华西都市报》等全国各大期刊发表了上百篇稿子,很快成为当时的著名自由撰稿人 。

2001年,被著名的《知音》期刊集团以特殊人才招去,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打工》杂志当编辑、记者。期间,发稿业绩一直名列前茅。2012年,《打工》杂志改版,又到竞争更加激烈的《知音》正刊做编辑。期间,共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

2017年,辞去了编辑、记者工作,带着八旬老娘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为了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于2018年5月,进入韩国仁荷大学攻读本科。目前,定居珠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