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寄卖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寄卖行的故事)

说到“寄卖行”(亦称寄卖店),兴许当下的年轻人都不知它为何物?但上了点岁数的“老成都”应该对它并不陌生,仿佛昨天还刚刚从他们门前走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每一个寄卖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每一个寄卖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寄卖行的故事)

每一个寄卖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到“寄卖行”(亦称寄卖店),兴许当下的年轻人都不知它为何物?但上了点岁数的“老成都”应该对它并不陌生,仿佛昨天还刚刚从他们门前走过。

所谓寄卖行其实同“掮客”(亦称“居间商”、“代办商”、“经办商”)差不多,它本身并没有可买可卖之物,仅充当交易双方的中间人,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评定价格,从中获取佣金,是一种纯媒介式的商俗形

成的类型。当然,寄卖行同纯粹只耍嘴皮子“吃钱”的掮客还有所不同。它有固定的铺面、柜台陈设货物,有老板及其从业人员,也有行规、店规,是正儿八经通过注册登记有招牌的商家。

这类寄卖行在民国时期,成都就不下百家。直到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都还保留着二十多家。在春熙路、顺城街、骡马市等大街上都能见到。那时,公

安部门是把寄卖行归为旧货业,与

茶馆、旅社、刊刻社一样列为特业管理。只要不是违禁物品、军用品和赃物之类,其他旧货一般都允许寄卖行经营。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以及裘衣皮货、蜀锦蜀绣、字画古董常常是寄卖的主要品种。一些捉襟见肘缺钱花的人,每每都会把自己值钱的东西拿到寄卖行卖掉,以解燃眉之急。当然,把自己闲置不用的东西捎来变卖几个现钱的也不乏其人。

店家接货后,都会视其品牌、陈色、质地等先帮卖家估个价,经双方认可,待货出手之后,卖家收到货款并付足了佣金,这笔生意才算了结。其间买卖双方一般是很难见面的。知买方者,知卖方者唯寄卖行而

已。

寄卖行获取佣金,规矩是按寄卖品卖价的百分比提取。三天后,一位身着唐装、满头银发、颇有学究风范的老先生步人店堂随意浏览。店内虽有“三转一响”、蜀锦蜀绣之类的商品,但都没引起老先生的关注和兴趣,可当他踱到画前,方才停了下来,顿觉眼前一亮,聚精会神地观赏起来。或近看,或远看,再捻着胡须仔细看,愈看愈来精神,仿佛自己已置身于如仙境般的画之中。就这样约莫把玩了近一袋烟功夫,才意犹未尽地缓缓离去。这一切,全被立于柜台后的老板看在了眼里,心里默默念到:这老先生,

乃画之爱家也!

两日后,老先生

又来看画了。但此刻,它身边多了几位朋友,朋友中又以长者居多,论装束、气质和风度同老先生也大致不差上下。在老先生一翻“抛砖引玉”的点评之后,朋友们来了兴致一-赞“画”笔精墨妙、出神入化的有之;叹“画”形似与气韵二者皆备的有之;夸“画”是一首有形的诗,诗情浓郁、诗画交融,读之如饮醇酒一般的也有之;更有语出惊人者则断言:此画准是唐玄宗人蜀之名画家散落人间的大作,且称理由有三……经他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说得硬像有那么一回事。虽话音不高,但店老板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里乐滋滋的。有如此弥足珍贵之画,何愁卖不了个好价钱!正当老板乐不可支之时,老先生开口了,问道:画价几何?老板听后,就像是一个极有天赋的小品演员立马来了个

情绪大转换,装着一副瞌睡没睡醒

的样子,打个呵欠,闷声闷气地回了个价:100个银元。“太贵了!太贵了!"老先生一行都纷纷嚷道,画虽是好画,但要价太高了点,硬是要老板少点哦!老板则谎称道:“这个价是卖家说死了的,我咋好栏中半腰砍一刀嘛!再说了,我一个放牛娃,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把主人家的牛牵去贱卖了嘛!”既然如此,老先生一脸的无奈,说道:容我们回去考虑考虑,也劳驾老板给卖家通融通融,请他打个让手,无论怎样,也要降点价嘛!”说罢,便扫兴离去。

又一日,老先生又来了。老板自然是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微弓着腰,问道:“想好要买了吗?”老先生说:“头都想痛了,80个银元行不行哦?"老板闻声,眉头紧皱,面露难色,佯装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叹

了口气说道:“哎!算了吧,货卖爱家,80就 80。至于摆平卖家的事,那只有我去做啰!”其实他心里的算盘珠早已拨得哗哗着响,就这样,除了可得佣金6个银元(按商定卖价60个银元的 10%计),还有 20个银元的回扣,算起来就有26个银元的进账,这笔生意值了,心里像吃了冰激凌一样,爽啊!

生意谈成,就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这时老先生却遗憾地说道:“今天我钱没带够,我先付给你10个银元的定金,过一天把钱凑齐了,再来提货。”既然先交了定金,就意味着这买卖已“尘埃落定”,店老板自是欣然应允,且高兴地回了一声:“要搞快点来哦!”

到了第二天,卖家却上门来了,殊不知他上门的目的,并非是关心他的画卖出去了没有,而是称“画”不卖了。说是有急事马上要去香港,很久都不会回来。并表态:“画我收回,但请放心,我该付的佣金照付不误,绝不亏待你老板。”可此刻,老板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说道:“人家买家的定金都给了,这可了得!"卖家回应道:“你可以把定金退给他嘛!"老板一惊,心想,“说得轻巧,吃根灯草,照此一来,岂不是煮熟的鸭子也飞了么?那响当当的 20个大洋的回扣不是全泡汤了么?”于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装出一副极为诚信的样子,说道:“既然别人都给了定金,我就不好反悔,只有这样了,我自己先把画款垫上付给你好了。”于是从画款中扣去6个银元的佣金,实际支付54个银元给卖家,这才将卖家打发走了。

又过了两天,付了定钱的老先生却没来。再等两天,也不见其踪影。一等、二等、苦苦地

等,老先生始终也没能浮出水面,像

是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这时,老板才深感不妙!赶紧抱起“古画”去找鉴宝行家。结果方知这“古画”哪里是什么宝哦!分明就是赝品。花了44个银元的大价钱,得到的却是值不了几个钱的假货。

这事,后来有知情者揭了秘。原来“古画”的卖家与买家都是“内伙子”,联起手来绾了个圈圈,诱惑老板一步一步地往里钻。真没想到“老谋深算”的老板竟也会败倒在这伙“诡计多端”者的手中。老板遭此一击,气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禁不住长吁短叹:妈哟,偷鸡不成倒蚀把米,我都是口吃四方的人,竟也会碰到吃八方的鬼,“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