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王朝更替,历史变迁,精彩纷呈。

“破釜沉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华夏历史上,哪一个不是让人热血沸腾,

下文中的各大战役,你是否都听说过呢?

今天作者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

一:涿鹿之战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1)

相传"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残暴,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双方于涿鹿,纠结了各自最强的精锐部队,黄帝摆开八卦阵法,变幻莫测,蚩尤引八十一支族,夸父、公共联盟前来应战,霎时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黄帝命人吹号角、击响鼓,瞬时士兵气势如虹。蚩尤部哪里见过这些,只仗着武器精良横冲直撞。

黄帝先是以草木之箭击败金石之弩,后用阵形分拨、包抄士兵,将蚩尤军打得东溃西散,最后大造声势将敌部意志完全摧毁。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2)

蚩尤部队阵脚大乱,见情形不好只好慌不择路,各自逃窜。

黄帝对蚩尤穷追猛打,终于追上了他。此时蚩尤山穷水尽,仍然不肯投降,继续顽抗!

黄帝命大将应龙出战,二人大战十几回合,蚩尤天生神力,仍不肯投降,无奈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应龙趁势手起戟落,将蚩尤就地伏诛。

蚩尤死后,飞升为星宿。战败后,部分九黎族部归顺黄帝,部分南下逃窜与土著苗蛮混居。

因此,蚩尤是南方苗瑶民族的祖先。至此黄帝一统中原,各部落都尊黄帝为天子,取代了以前的神农氏。

天下有不顺,黄帝继续讨伐,向东扩张,到达丸山和泰山,举行了封泰山仪式!往后华夏天子皆登山泰山举行封禅。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3)

逐鹿之战,奠定华夏民族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

二: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4)

商朝后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59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时帝辛派大军远征东夷,周武王见机不可失,

在太公吕尚等人辅佐下,以兵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东进突袭商朝,总兵力达甲士四万五千人。临行前,鱼辛谏阻。

二月二十一日,周军抵达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国(商为王畿,臣属为方国)部落部队会合。

二十八日周军由孟津冒雨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而东行,

每天近三十公里的速度急行军,直捣帝辛的行在朝歌(今河南淇县),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

帝辛得知消息,只得仓促部署军队,但此时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

只好武装大量奴隶迎战周师,《诗经》上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史称有七十万之众,较夸张,但兵力肯定较周武王军队多许多。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5)

二十七日清晨,周军庄严誓师,历数帝辛种种暴行,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誓师结束,武王下令发起总攻,先遣太公吕尚以数百名精锐部队出击,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倒戈投降,周军得以直接攻击帝辛的禁卫军,纣王受逃跑,引起商军总崩溃,

周军在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大破商军,商朝大军顷刻瓦解。

帝辛见大势已去,仓惶逃回朝歌,登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史称"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重要部分,牧业一战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的历史。

三:长平之战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6)

战国早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经过多代的努力,国势日益强盛。

它西并巴、蜀,东侵三晋(有了粮仓),南攻荆楚(有地盘士兵),取得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全面胜利,

至秦昭王时,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已经占领了7国一半的领土)。

公元前264年,秦国大举攻韩,韩王异常恐惧,愿割献上党郡以求和。

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他主动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以促成韩、赵两国联合抗秦。

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贪利受地,将上党并入自己的版图。

赵国这一举动,无异从秦国口中夺食,秦王大怒,于公元前261年命左庶长王乾率军攻打上党,上党赵军不敌,退守长平。

赵王闻秦军东进,派老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阻挡秦军。

一代良将廉颇在经过几次交战皆负之后,知道秦军势大,无法速胜,遂及时改变策略,采取坚壁不出的战术,与秦军打持久战,以图拖垮秦军。

为了打破这个不利的僵局,秦国采用离间手段,用千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四处散布流言,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

赵王遂以赵括代廉颇,赵括改变了廉颇的防御战略(纸上谈兵),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坑杀40万赵军)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大规模、最为激烈、最有影响的一场战役,也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7)

四: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齐、魏之间的一场战争。桂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截击战。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8)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俚变法,魏国率先在诸侯国中强盛起来,并积极向外扩张,对齐国所属的东部构成严重的威胁。

而赵国为了摆脱魏国的控制,与齐国结成了军事同盟。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大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早有图霸之意,遂趁势出兵,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9)

田忌企图率军赴赵进攻魏军主力以解赵围,但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赵,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

齐军应乘魏国内防务空虚,直趋大梁,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于归途截击它,以达到既援救赵又打击魏的目的。

田忌采纳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以一部兵力南下,围攻位于大梁东南的魏邑襄菱,显示齐军已攻魏救赵,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

主力则进至大梁东面的军事重镇平陵附近。由于平陵本不易攻取,且齐军有粮道被断绝的危险,魏军因此产生齐军指挥无能的错觉,齐军由此成功的把魏军继续拖在了赵国。

等到邯郸城破,魏军急需休整的时候,田忌、孙膑就派轻车锐卒直扑大梁城郊,迫使庞涓回师救援,而齐军主力则在魏军回师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伏,重创魏军。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之战都是围魏救赵的一部分,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为后世军事战略起典范作用。

五: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由此天下大乱,诸侯并起。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10)

公元前207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军主力已被消灭,于是就渡河北上,移兵邯郸,攻击赵王歇的河北起义军,赵歇退守钜鹿。

而此时秦将王离率领的几十万边防军也赶到包围了钜鹿,章邯则在巨鹿以南筑甬道,以运粮供给王离军。

赵歇粮少兵单,危在旦夕,乃遣使向各路诸侯求救。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六万余人救赵。

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被秦军的气势所吓倒,逗留46天不敢前进。

项羽痛斥宋义的怯懦行为并杀死了他,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

楚怀王迫不得已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黄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11)

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有进无退之决心。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

华夏5千年文明(5000年华夏文明王朝更替)(12)

巨鹿之战使秦军战无不胜的形象遭到破灭,秦军的军事基础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此战是灭亡秦国的决定性一战。

【因篇幅原因,仅有五场】

【想要了解全部十大战役,欢迎来关注作者,作者将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发布出来】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