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

对于我们奇葩的邻居国家—印度,大家想必不会感到陌生吧!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在我们当今社会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都引为笑谈,特别是他们国家至今还保留着“重男轻女”的习俗。最让世人为之诧异的是,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殖民者遗留下的社会治理体系—种姓制度。

其实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也有着几个尊贵显赫的种姓。他们在满清八旗之中,所代表的身份地位比其他姓氏高出许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满清的八大姓氏。

1.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的先祖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鲜卑族拓跋氏,经过历史的变迁民族一再分裂又分裂,叶赫那拉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1)

慈禧太后(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叶赫那拉氏起源于吉林四平和伊通县地区,明代时期原是女真四部叶赫部发源地,叶赫河旁的叶赫古城坐落于此,叶赫那拉氏因此而得名。在满清历史中,叶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亦是官职承袭的重要依据。

叶赫那拉氏的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太后,满清灭亡后,改汉姓为那。今族人分布集中地以辽宁省为最,吉林省居次。

2.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是满清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分布区域主要在牡丹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一带。钮祜禄氏作为满清八旗中人丁最为兴旺的一支,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牛人,如康熙时期的名臣遏必隆,乾隆帝和嘉庆帝执政时期的大贪官和坤,都是钮祜禄氏的代表人物。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2)

和珅(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钮祜禄氏在历朝历代中,姓氏几经变迁,改变。满清灭亡后的民国初期,钮祜禄氏改汉姓“郎”、“钮”等居多。

3.佟佳氏

满人姓氏,大多以其部族居住地起名,佟佳氏发源于吉林省通化县的佟佳江,先祖为巴虎特克慎。

努尔哈赤羽翼初成之时,佟佳氏家族曾用大笔财富资助其建立后金,也因此受到大明辽东地区官员查获,被投进了死牢。最后,佟佳氏家族彻底归顺后金,成了往后颠覆大明政权最坚定的一支力量。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3)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佟佳氏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康熙大帝的母亲孝康章皇后,满清历代皇帝的妃子中大多都是佟佳氏的后人。后改汉姓为“佟”、“仝”等。

4.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起源于古老的女真氏族加古氏部落,人口和姓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各不不同,瓜尔佳也有多种分支,最早可追溯至萨尔浒地区(今辽宁抚顺),有“满清第一氏族”之称。如今天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流域及长白山一带,都是瓜尔佳氏的聚集地。

公元十六世纪末,瓜尔佳部萨尔浒酋长归顺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成为他手中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4)

鳌拜(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瓜尔佳氏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奸臣鳌拜,属于苏完瓜尔佳氏;刑部尚书叶成额属于叶赫瓜尔佳氏;清亡后改汉姓为“关”,当中也涌现出无数的名人明星,其祖上都是满姓瓜尔佳氏。

5.马佳氏

马佳氏起源于今黑龙江牡丹江一带,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马佳氏随清兵入关之际,同化了“马”姓汉人,大部分都是以经商为主,极少从政从军。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5)

马佳氏族谱(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其分布范围系绥芬、宁古塔、长白山等地。马佳氏最早是原宗族遭受劫难所分支的,择地而居后改名。

马佳氏中最出名的是清初大学士兼名将图海,改汉姓以“马”、“麻”等为主。

6.索绰罗氏

又称索绰络氏,发源于辉发、叶赫、纳殷、乌喇等地,代表人物清朝大学士英和,其后代多为清朝后宫妃嫔。

康熙帝曾御赐“石”姓,后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6)

改汉姓“索”、“曹”、“石”等居多。

7.齐佳氏

齐佳氏又称奇氏,世居齐家营、叶赫等地,以地为姓,人丁并不兴旺,但却是八姓中最为显赫的家族。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7)

齐佳氏皇后(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后改汉姓“齐”、“奇”。

8.富察氏

女真族古老姓氏之一,又称“傅察”、“傅尔察”,先祖是辽国女真族旧部,权势通天。

富察氏的来源和经历颇为复杂,最早可见于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金国强盛时期,蒲察为女真第二大姓,可与金国皇室联为姻亲。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8)

乾隆皇后富察氏(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著名人物如福康安,李荣保、傅恒等,满清皇帝后妃中也多有富察氏。汉姓后改为“富”、“傅”、“付”等姓氏。

结语:

以上满清八大姓在八旗子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种姓也在同等满姓中显得更为显赫。

有朋友肯定会问,爱新觉罗呢?还有八大姓中为什么没有赫舍里氏呢?

爱新觉罗氏,满清至高无上的皇姓,满语意思是“金子般高贵”的意思,只有皇族才有资格拥有的姓氏。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9)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古代女真人对姓氏不太注重,都是以部族或其世代居住地为姓氏。

满清时期,爱新觉罗姓氏又以皇亲宗室和有功之臣来区分,以此来彰显血缘的尊贵和远近,一些功勋卓著的名臣名将赐觉罗为姓。当清朝成为了历史,爱新觉罗的后裔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到了20世纪30年代左右,仅仅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代,人数已近5万人。封建统治特权下,爱新觉罗的皇室宗室后代有8万余人,觉罗的后代6万多人,在封建社会三妻六妾的年代,子孙繁衍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后改汉姓为“金”、“肇”、“罗”、“鄂”等居多,少数姓“关”、“赵”等。

至于赫舍里氏,虽然是满清最古老的姓氏,但他并不属于八大姓氏之一。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一直到满清入关,赫舍里氏有拥立爱新觉罗氏从龙之功,其家族居功至伟,因此在朝为官者居多,家族势力强大,在北京、辽宁、吉林等省份居多,其家族内人材众多,如康熙大帝的臣子索额图,与鳌拜齐名的一等公“噶布喇”索尼,还有狙击李自成的授骑都尉宁古塔等,都属于赫舍里氏,后改汉姓“赫”、“何”等。

满族中的八大姓氏(论大清时期的满族八大姓氏)(10)

赫舍里.索额图(图片借鉴,侵权可删)

综上所述,封建社会的种姓制度,是阻碍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因之一。不过幸好,我们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十分强大,现在无论之前你的祖先姓什么,来自于哪里,现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姓中的一份子!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以上文字,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