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大禹治水吗(共工撞折不周山的故事--共工)

盘古一把斧头把天地劈开以后,发现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支撑天地的东西,于是只能用自己的身躯顶着,这样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的精力耗尽,与世长辞关于盘古的传说,最大的功劳就是开天僻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大禹治水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大禹治水吗(共工撞折不周山的故事--共工)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大禹治水吗

盘古一把斧头把天地劈开以后,发现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支撑天地的东西,于是只能用自己的身躯顶着,这样一站就是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的精力耗尽,与世长辞。关于盘古的传说,最大的功劳就是开天僻地。

盘古死了之后,天地是如何支撑的呢?古时的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在天的边缘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在地的四角有四根巨绳系挂着。所以天地间在远古时代是相通的,可以通过天梯上到天庭。所谓天梯就是地上的高山与大树。后来因为一场灾难天地和天梯都严重受挫,这场灾难让天也塌了地也陷了。那么这场灾难何时何地因谁而起呢?这就是神话传说中著名的共工撞折不周山的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传说有两个版本,涉及到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的主角分别是共工、黄帝后裔颛顼还有大禹。

盘古

第一个版本:共工与颛顼之战

黄帝和炎帝经过阪泉之战后,炎帝战败,黄帝统一了所有部落。如果神话传说也可以作为历史参考,那么这次统一应该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在上古神话里,每个部族在天上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守护神。水神共工守护的是神农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共工氏不是指一个人,只是与水有关的名号。

颛顼是黄帝的后裔,是当时最高的统治者,共工的部落自然也在其统治之下。共工部落聚居在现今的河南北部,以农耕为主,大量种植水稻,特别依赖水,在水利灌溉方面抓得很好,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

共工有个儿子名叫后土,尤其擅长农业生产,父子俩一心发展农业,精心管理着部落的水利灌溉工程。在考察周边土地时,他们发现有的地势高,不好浇灌,有的地势又太低,一发大水,农田就会被大水淹没。于是父子二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高地的土挖来填补低洼的地方,这样两全齐美,高地不再因太高而难于浇灌,低地也不会因太低而被水淹没。这样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提高了农业产量。

但是共工的这个办法并没有得到统治者颛顼的认可,受到了颛顼的处处阻挠。颛顼反对的理由,表面上是说把山挖平会触怒上天,实质上是,他不允许共工这样挑战他的权威,能调及部落力量的人只能是他颛顼。共工有什么权利自作主张把高山削平。二人相争不下,无法达成协议。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大战未开始,颛顼就散布谣言,到处说共工的坏话,共工还未战就先失去了民心。没有得到民众支持的战争十有八九无法逃脱失败的结局。共工深知战争一旦挑起,就会置民众于水火之中,违背他最初挖山为减少部族饥饿的心愿。不战是上策,但他心有不甘,为了证明自己想法是正确的,他驾着自己的坐骑飞龙,从半空中向下面的不周山(昆仑山)撞去,只听一声巨响,不周山被共工拦腰撞断,大山崩裂,天地巨变,天上的日月星辰向东倾斜,地面的山川移动,河流向地势较低的东方流去。

原来共工撞断的不周山是天地东边的一根天柱,天柱一断,西北的天穹失去支撑向下倾斜,使原本拴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脱离控制向西方滑去,这便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原因了。而在此前,并没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大地东南角的巨绳也被不周山震断,东南大地就此塌陷,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江大河则是从高到低、由西向东汇入大海。

这次战争,共工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勇于挑战大自然的精神,不惜牺牲自己来改变世界的大公无私精神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神,奉他的儿子后土为土地神。

第二版本:大禹治水引发了共工撞不周山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继位后,在他的仁政贤德治理下,不仅各方部落臣服于他,就连万千鸟兽也被他感化。因此他被尊奉为水德之帝,华夏上古时代的五帝之一。

在颛顼的治理之下,天地一片祥和,转眼到了地上舜摄政的时代。舜不幸的遭遇了共工的洪水之灾。

在这个版本当中,共工是个人面蛇身留着红头发的恶神。他手下有两个跟班,一个是相柳,也是人面蛇身,长着九个脑袋;另一个是浮游,相貌丑陋,凶神恶煞。这两个跟班也和共工一样以作恶为生。他们三人经常一不高兴就施展法力,呼风唤雨,引发洪水泛滥,让大地成为一片汪洋。百姓们深受其害,民不聊生,却对他们无计可施。

舜先是派了鲧去治水,可是鲧治水花费了九年的时间,洪水依旧泛滥,丝毫没有减弱。舜一怒之下,把鲧流放到了羽山,又任命他的儿子禹前去治水。

大禹用了疏导的方法治水,相当有成效。当他治理到邙山时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共工,因为邙山是共工的地盘。为了黎民百姓的利益,大禹去找共工谈判,劝说他不要再祸害百姓了,共工是个恶神,怎么能听得这样的劝,他大言不惭的对大禹说:“我要是不发水,你这治水的都要失业了。”大禹对他大失所望,唯有自寻方法。

于是,大禹每日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尽力寻找黄河向东的出路。共工眼看大禹要治水成功,心下很不服气,就又施展法力,让洪水变得更加肆意不可阻挡。大禹每日殚精竭虑的治理水患,没想到到头来成了一场空。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水患不是洪水,而是共工这个恶神。共工不除,水患不止。

大禹叫了跟随自己的应龙、黄龙、白龙和苍龙,集结了天下百姓,一心要和共工绝一胜负,不把共工赶走绝不罢休。

双方大战一个月,共工大败,他手下的两个跟班也被杀死了,眼看形势不妙,他便跪地求饶,大禹心善,看他可怜,便放走了他,这一放又引来了后患。

共工被赶走后,大禹率领众人治好了洪水,功不可没。而共工败走之后,心有不甘,一直也没闲着,他纠集了一众对天庭颛顼帝不满的反对派,带着各种精良装备,打上了天国。

颛顼帝突闻惊变,并不慌张,一面命人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搬救兵,一面亲自披挂上阵杀敌。颛顼勇猛,再加上援兵的到来,共工很快败北。他骑着自己的座骑一路奔逃,来到了不周山下。这不周山巨大无比,高耸入云,一下子挡住了共工的去路。

共工面对不周山无计可施,只有一头撞上去。只听一阵巨响之后,不周山断裂了。同时,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也绷断了,半边天塌了下来。天上露出了很多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一条条的大坑,山林起火,地下喷出洪水,猛兽横行。地上的老百姓陷入了洪水猛兽火海之中,一片惨状。

天神女娲看到人间遭受了这样的苦难,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她决定先修补苍天,于是开始了炼五色石,用石把天补好。为了加固,她又找到一只巨大无比的乌龟,砍下其四只脚,用来支撑大地的四方,这样天再也不会塌了。

补好了天,女娲又开始治理洪水,她收集芦苇,堆积成山,点燃芦苇山,最后变成灰烬山。芦苇的灰烬便把洪水都吸收尽了,因为它吸水能力强大啊。

残破的天虽然被女娲修补好,但是已经不是原来的天了。得出的结论同第一个版本一样,不周山为西方天柱,被撞断后,西北天空倾斜,日月星辰不由自主的向西滑落,也就成了东升西落。东南大地陷下一个坑,江河大川之水不由自主的向东流,于是东南边就形成了大海。

话说女娲补天还剩下了一些石头,因为这些石头都是得了灵性,其中一颗孕育出了陪唐僧西天取经的石猴孙悟空,另一颗化作《红楼梦》里的美玉,跟着神瑛侍者贾宝玉一同去到人间历劫,见证了一段曲折离奇,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至于另外剩余的石头散落何地,等待着后人去发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