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传统文化(民俗邢台记忆听传承人讲述邢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邢台市柏乡县,有这样一处汉牡丹园,占地680亩。以世界牡丹的活化石—神奇的汉代牡丹总领群芳,囊括了洛阳、菏泽、安徽、四川、甘肃以及日、美、法等国内外牡丹、芍药珍品全部的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

2009年6月,柏乡汉牡丹传说荣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柏乡县被中国民协正式授予“中国牡丹文化之乡”和“中国牡丹文化研究基地”。那么,“汉牡丹”名字的来源是什么?异地不活的传说是真是假?今天,邢台网记者采访到从事整理“汉牡丹”资料传说29年的传承人张少英,为我们讲解相关传说故事。

河北邢台传统文化(民俗邢台记忆听传承人讲述邢台)(1)

“汉牡丹传说”传承人:张少英,邢台市柏乡县人,1991年开始从事整理“汉牡丹”资料工作,整理出版的资料书刊有《柏乡汉牡丹》、《古鄗神花—柏乡汉牡丹》、《汉牡丹传说》、《牡丹魂》等,是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牡丹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河北邢台传统文化(民俗邢台记忆听传承人讲述邢台)(2)

1.“汉牡丹”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张少英:之前民间相传,汉牡丹、芍药为神花,是神童仙女所化。两汉年间光武帝刘秀,曾伏花间避开王莽追兵,后来赋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牡丹之名由此而得。之后,汉牡丹以花开知国事,忠君报国,传为佳话。

2.汉牡丹“异地不活”的传说是真的吗?

张少英:1937年10月,日军侵占柏乡,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因此后来,人们传说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

3.“花神入地结连理”是一个怎样的传说?

张少英:相传之前,遥遥九十九重天外,王母娘娘不准互生情愫的牡丹仙女和仙子芍药相守在一起,且独命牡丹、芍药二花神装扮天庭,不许她们催开民间之花。两位仙子因不忍民间百姓辛勤培育的稼禾、花木不能开花结果,且不能相守在一起的痛苦,擅自决定一起来到人间救助百姓、乐享天伦。伴随牡丹、芍药二位花神入地成花,民间含蕊难发的稼禾突然开花,打包不放的万朵花蕾竟相开放,老百姓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在百姓的拥护下,天神对二位花神也无可奈何。后来,恋人、夫妻都来拜告神花,让这爱情之神鉴证他们的心心相印。

由于花神降世偏巧是谷雨时节,后来,每年谷雨节拜花神的祈福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几千年过去了,一直延续到如今,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牡丹神祈福大会,经久不衰。

目前,邢台柏乡县的汉牡丹园里面有上千个珍贵品种的牡丹,千姿百态、雍容华贵,一起来看看吧。(马志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