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1)

个人理解:

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我们都应该做好自我反思和总结。因为在反思中,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内化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法以及学过的东西等等,从而可以更好地矫正自身的行为,以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

曾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与父亲曾点同为孔子的学生,他参与编制了《论语》,他的思想很有见地,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2)

“为人谋”中的“人”可以理解成两种情况,一是指具体的某个朋友,二是指你当下的工作单位。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某个具体的朋友拜托你帮个忙,那么这个“忙”就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自己能力有限或实在有其他原因,但碍于面子先答应,再找借口推掉;

2.做不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当场委婉拒绝;

3.以为自己能做到,可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难于完成。

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3)

如果我们要拒绝就应该在开头,在接受之前,不要中途又变卦,而使朋友措手不及或很被动;同时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做好比较准确的估计,不要过于高估自己而随便承诺,使得做事质量不高而难堪,也容易使朋友产生不必要的损害。

那如果我们已经答应了朋友的事,就应该全心全意当地投入精力和时间,确保事情上的质量,并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我们下一次的信用就会被打折扣。

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们是在某个单位工作,那我们就应该安心于当下的工作岗位,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不仅是对上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工作是你自己的。你对当下工作的投入多少,付出多少,相信你也一定会有某个时刻得到回报,机会总是属于有心而一直努力的人。

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4)

另一方面,“传,不习乎?”中的“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理解。

1.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老师传授知识前,有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做到以身作则?

作为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努力做好练习和反思,多思考加以理解消化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作为老师,因为是传授者,所以应充分地做好准备,无论是知识上还是情感价值观上的,都应做好积极的储备和引导。给学生一杯水,老师本身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善于引领学生去寻找水源。所以老师本身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对论语的感悟10个字(一句论语感悟12)(5)

附:曾子简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