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

有句话叫做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人的一生,知己难求,宿敌更难求。

因为有一个知己对你自身的能力没什么要求;

但是宿敌就不一样了,双方够强才有资格成为敌人,要成为宿敌,光够强还不行;

还要求双方持续变强。

只有这样的对手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宿敌。

知己不过同行者

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1)

所谓知己:就是在某一时空节点上,跟自己在意识上能产生共鸣的人。

有人说: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才是你的知己;

也有人说,知己就是能够在泱泱人群中一眼相中你的伯乐;

其实知己这个词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与其说没有,倒不如说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对于一个痴爱音乐的人来说,知音就是知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于一个漂泊的人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彼此牵挂的就是知己;

一起逃课,一起网吧通宵,一起街边撸串;

对于年少的我们,臭味相投的就是知己;

一起被窝里边哭边骂渣男,逛街逛一天的女孩子。

闺蜜就是知己。

我对知己的理解就是字面意思:知道自己;

知己要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要么有共同的话题,要么有共同的目标。

地上跑的永远不知道水里游的是怎么生活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生就像是在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道路上摸黑前行,知己就是黑暗中与你结伴而行的那个人。

但是你会发现,有的人总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经意间走着走着就散了,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一点声音。

人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才是现实!

为什么那个一起逃课一起撸串的兄弟再见面也会说不上话?

为什么当年无话不谈的闺蜜在你有困难时也会冷眼旁观?

你们不是知己吗?

这个时候不妨回想一下,你们为什么会成为知己;

成为知己本质上是一件被动的事情,你们被彼此在意的同一件事情所吸引,而非被对方吸引主动选择;

你只是顺着本能喜欢上一件事,最后结识了这个人。

这跟直接被一个人所吸引又有什么不同呢?

两只蜜蜂被同一朵花吸引,因为顺路,两只蜜蜂一起往回飞,途中无聊侃了两句。最后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

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做一次采花之行,路上都会多多少少遇到结伴而行侃侃而谈的人。

殊不知,途中遇到的那个人换做其他任何陌生人只要跟你一起去采花,都会与你结伴;

只是恰巧是你跟他一起翻了围墙,撸了串,换做张三李四,一样可以。

只要你们在某一时空节点上,利益相同就可以了,彼此之间是不是相互吸引这个问题早就被时间冲散了。

宿敌才是吸引你的那个人

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2)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敌人?

必然是旗鼓相当,只有势均力敌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彼此的对手,哪一方太强或太弱,都只会形成一面倒的局势。

当你棋逢对手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这个人所吸引,你猜他会想什么,他会怎么做;

然后倒逼自己提前做出应对之策,你再从这些策略里面去筛选哪些是有必要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是围绕着对手在展开,事情的动向只不过是你意识的外在呈现;

天下尽做饵,唯你我执杆。

众所周知,孔明和仲达彼此视对方为一生之敌,你破我一座城,我拔你一个寨,打得昏天黑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然而当孔明真正离世时,司马懿却深感孤独,因为世上再无敌手,同样的也再没有人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弱者得知己,强者得宿敌

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3)

有人会说:笔者你是不是在搞事情啊?

在我们过去的观念里,知己往往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宿敌代表的则是敌对的一方。

但如果你从自身的收益来看,他们还能准确地代表某一方吗?

知己能让你得到的东西其实微乎其微,他们仅仅是能分享你的欢笑忧愁,在你困难的时候对你伸出援手。

有人会说,这还不够吗?

确实,对于某一个阶段的你来说,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情绪确实是件难得的事,特别是长大后的我们;

但事实上, 很少有所谓知己能陪你走过漫长岁月。

很多电视剧里,主角总是心怀天下,从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明,一路过关斩将,途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要么有共同的敌人,要么能互相依靠;

最后历经千辛,成功打倒反派。

但细心一点的朋友就会发现,最后他们又会回到最初的那个,孤孤单单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明。

纵观全局,他们只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

我这么说感觉像是在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强行给知己扣上了不中用的帽子;

为什么很多人都宣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尽管我们不愿意,但苦难实实在在地教会了我们很多成长;

敌人就是一个永动的苦难制造机,你出了个产品,他能出俩;你刚做好方案,对面已经把广告都打出去了!

没办法,你只能调用你所有能调用的,学习所有能学习的,拼了命地赶上去。

可能你狼狈不堪,可能你一直摸爬滚打,连气都不敢喘大口地一直陷入这样无尽的循环里;

他跑你就追,他跑你就追,你追他就跑,你追他就跑!

直到哪天你俩都停下来才发现,后面已经没人了。

这个时候你回过神来看,是你们彼此互相成就的结果。

没有天敌的动物都会消失

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4)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讲,如果哪种动物的天敌消失了,那就意味着这种动物也即将大祸临头!

可能有人会认为人就没有天敌;

如果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人失去了天敌,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过不了多久,人就只是两只脚走路的猪而已。

这个世界能够进行交互的底层逻辑是价值交换,最本质的关系就是竞争关系。

只是竞争赛道不同,我们才有了伙伴或者对手。

人最大的天敌,就是人类本身!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和所有同类竞争,上学时比成绩,工作了比薪水,结婚了比家庭。

一生都处在这样的漩涡里,人会有追求,无非就是见过一种状态,想要达到另一种状态;不管是存在的或者不存在的。

哪怕今天你想要一个极乐世界,一定也是因为当下或过去的某种遭遇产生的念想。

相比动物之间的竞争,人类的斗智斗勇要残酷得多。

当你和最亲密的人之间也到了必须要竞争的时候,一样会毫不犹豫地拿起你最锋利的武器!

对于一个驯兽师来说,要练就高级的驯兽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找那些脾气野的,性子倔的野兽。

所以真正的敌人,也是你真正的朋友!

我们的基因里写满了很多善恶之分,好坏之别。

一提到朋友就喜笑颜开,谈及敌人就闻之色变。

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趋利避害的行为逻辑,另一方面确实是敌人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但是,好与坏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

我们把有益自己的叫做朋友,但是却没有考虑过,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朋友会给你带来怎么样的伤害?

鸡汤虽好,但不要贪杯;卧薪尝胆,黄天不负有心人;

那些让你苦不堪言的,却能给你危机感,带给你最真实的成长!

一个时刻想要谋害你的人,才能教会你不要轻易放松警惕。

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强者的相互欣赏(弱者的知己强者的宿敌)(5)

为什么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因为人性天生追求舒适,就好像一只寄生虫一样,不停地啃食你的斗志;

只要抓住一丁点机会,它就会在阴暗的角落里轻声的对你说:停下来吧,这样做太累了,你需要休息。

能让人不停歇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的危机感。

这种感觉或来自内心,或来自外界。

来自内心的危机感需要自省,需要看清世界;需要对自身保持批判思维;

不停的反观自己的行为,不再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对的,自己不知道的就是错的。

同时,还要不停的更新自己的世界观;

打破固有思维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知。

人真正的成长就在于不断的打败自己,重塑自己。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破不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