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当初的真实生活(你从未了解到的一面)

上一期分析了家庭,今天我们继续分析人物。

夏东海

夏东海,本剧教育楷模,编剧/导演/杂志主编,知识渊博,性格温和,钱也不少。留过洋,有西方开明教育思想,他更注重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命令。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还能和孩子打成一片,可谓理想的家长。他的收入,学识,眼界,还是孩子的优秀都高于刘梅和多数家长,他又有不错的人品涵养,所以他有一种仁厚强者风范,用博爱对待每一个人。他有近乎完美的性格,但也有个致命的缺点,太烂好人,总妥协退让和稀泥。但总的说他还是一个好男人好爸爸的不二人选,和他成家,金钱和教育上不用多操心,他还是很浪漫有风度的。

家有儿女当初的真实生活(你从未了解到的一面)(1)

刘梅

刘梅是那种很典型的中国母亲,一方面,她脾气暴躁,偏激武断,不善沟通,说一不二,要求严格,深知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对待孩子则不会采取主动更换角度的行为而是从自己订立的原则出发。这就让刘星这种淘气的小子倒了大霉。另一方面,她很有责任感,将一家人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家务全包又极度为孩子上心,心善爱为他人着想,因此照样圈粉不少。从有一大群结合自己经历分析刘梅的人来看,刘梅太像大多数家长了,可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三个孩子

夏雪,当之无愧的尖子生,成绩拔尖,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品质上,她很努力要强,非常有主见,不会被人左右,而且明事理,有大局观。自带傲气,让学民学渣们羡慕嫉妒恨又无可奈何。有不错的商业头脑,比如卖书办网站等,知识眼界魄力她都不缺。缺点主要是自大自负,傲气重。至于她的未来,虽然差三分没上清华,复读大学未知,但那时候本科也很值钱,何况北京,不像现在(累啊!),凭她的学习能力和品质还是很可能事业有成。以她的经济头脑当个高管老板什么的还真没什么问题,她还有玛丽这个老板生母。

家有儿女当初的真实生活(你从未了解到的一面)(2)

夏雨,最小的孩子,家里最宠最包容的人。时而很可爱时而讨人嫌,他很聪明,有些早熟(毕竟从小美国过富少生活),体现在个人意识强,懂投机,重利益,早恋倾向。很有女生缘,和朵朵两小无猜,淘淘璐璐也喜欢他。但他爱告密是槽点,而且编剧没有给他设定深入人心的独特优点(如夏雪从家长角度看简直完美,刘星学习不好没自制力但人情味满分),导致他在人设上缺乏亮点,比较遗憾。

家有儿女当初的真实生活(你从未了解到的一面)(3)

最后说说刘星,家有儿女最大的快乐和看点,多数矛盾的中心。这个人物的争议性,不可谓不大。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对他印象颇深,喜恶相持。他的优缺点都很鲜明突出,一方面,他性格讨喜,活泼可爱,机灵勇敢,善良阳光,重情重义,遇事是他扛起来。他总是在你身边油嘴滑舌,插科打诨,时而让你快乐没有烦恼,时而让你哭笑不得。无论何时,这个小戏精都在各种挑逗感染你的情绪了!和他聊天玩乐可谓美事。另一方面,他调皮捣蛋,经常惹事,贪玩不爱学习,耍小聪明,老师的眼中钉,家长的心病。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不行(遗传加影响)使他从小缺乏好的教育和引导,他的意识和是非观处于一种混沌模糊的状态。很多小屁孩的常见问题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家有儿女当初的真实生活(你从未了解到的一面)(4)

胡一统和marry这两个人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可谓是天差地别。但这两个人最为相似的,就是皆为单亲分离后的独居一方,都与前配偶和亲生子女保持着重要的生活、情感联系。

胡一统,刘梅的前夫,刘星亲爸,小市民中的极品,厚颜无耻,自私自利,爱慕虚荣,不靠谱还总吹牛。刘梅和他结婚多在兴头上,毕竟他以前风趣幽默浪漫。他明显不会教育,只会给孩子物质爱再就是打孩子,而且刘星很多地方很像他。这是一段痛苦的婚姻和家庭,刘星也是这段痛苦的遗留产物。因此刘梅离婚真的离对了,带走刘星亦然。

marry正好相反,她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女强人,深谙西方精英社会那一套,自认为比刘梅甚至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更能培养一个成功子女,比如她给小雨填鸭式的“精英教育”就证明了这一点。而marry的致命缺点简而言之就是“除了钱什么都没有”,除了金钱,她实在拿不出什么有力的武器,给小雪买国外奢侈服装不符合中国国情也让人啼笑皆非。

其实这两个人无论经济能力强弱,在爱孩子的能力这方面,他们都是弱者,可不要忘了,作为离异且独居的一方,他们对于孩子的需求,其实更为迫切,他们的爱,不应该因为能力的缺失而被否认。

爷爷和姥姥

截然相反的两个典型老一辈,爷爷严肃古板,姥姥慈祥温柔溺爱孩子,但都对孩子一视同仁。他们的碰撞更能体现传统家长的矛盾。爷爷和姥姥其实无论是《我爱我家》中的付明老爷子还是夏爷爷,文兴宇老先生对于这类角色的把握十分到位。同是保守落后,文兴宇能把保守落后演出《我爱我家》那个时代的感觉,也能演出21世纪的感觉,这可不是仅仅把付明老人的身份换成老夏再把同样的词说一遍那么简单。其实众多家庭的老爷子都这样:明明从心底不认同后辈的思想作为,也不愿意理解,但是他们就是努力地想做出自己都懂的样子,领导欲很强,时不时宣传点旧思想,耍个老脾气,简直比小孩子还不好对付。

《家有儿女》也许不是最好的家庭情景喜剧,但是剧组满满的诚意是不容否认的,这在现今中国喜剧不是把一个梗炒得死去活来,或者就是找一票小丑作跳梁之态的所谓喜剧世界里,简直完爆众生啊。再者,这部剧的情感价值,在当年同龄的我们中,是不可估量的。上一句戏剧的谚语:喜剧让人发笑,但好的喜剧,是让观众笑了以后,有思考的。《家有儿女》不仅仅是让你笑一下而已。主创们是带着责任感来创作的。它引发了我们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父母之道,儿女之道的思考,既不封建专制,也不下跪西洋。这些都是值得后辈拍剧时借鉴的,你认为呢?看完小编的分析有没有想要再重刷一遍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