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飘荡的回忆背后的创作故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背后)

雨中飘荡的回忆背后的创作故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背后)(1)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创作于1952年,由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作词作曲。该曲以内蒙民间曲调为素材,旋律宽广舒展,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地方色彩。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歌曲久唱不衰,成为歌颂、宣传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歌曲。

雨中飘荡的回忆背后的创作故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背后)(2)

年轻时期的美丽其格

埋下创作灵感的种子

1950年,北京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活动,时任内蒙古文工团演员的美丽其格与全团成员满怀喜悦地进京汇演。美丽其格清楚地记得,9月30日晚,周总理在北京饭店宴会大厅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前来参加汇演的各民族代表团成员。

周总理来到美丽其格身边与他亲切握手,并说:“蒙古民族好。”早已激动得热血沸腾的美丽其格语无伦次,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一定要创作出最好的蒙古民族歌曲让周总理听。

雨中飘荡的回忆背后的创作故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背后)(3)

最初定名为《蓝蓝的天上》

1951年,美丽其格带着美好的憧憬跨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一名学生。

1952年,当时学校要求每位学员创作一首歌曲,作为一年结业的作业。因美丽其格经常谈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所以,同学们都建议他把自己讲的这些写进歌里。“我拿潮尔,一边拉一边哼着,前两句是先写的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刚写出这两句,我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整支曲调了,所以,这首歌是词曲一起完成的。”美丽其格回忆说道。

作曲的时候,美丽其格充分吸取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自由、舒缓、漫长的节奏,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的旋律。而歌词经过他的反复斟酌修改后,充满诗情画意。全曲一个乐段12个小节,完美地表现了整个歌词的意境。创作完成后,美丽其格为其定名为《蓝蓝的天上》。

两年后,美丽其格的同班同学冷安向他谈了自己对这首歌名的看法:“《蓝蓝的天上》给人在视角上有种太狭小的感受,只能让人想象蓝天,如果用歌词中最经典的一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为歌名,会给人以辽阔壮观的感觉,想象的是太阳下的整个草原!”美丽其格听后非常认同冷安的观点,于是将歌改名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雨中飘荡的回忆背后的创作故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背后)(4)

鲜花荣誉接踵而来

在美丽其格的记忆里,首唱这首歌曲的是同年级声乐系的同学陈尚文。他在一个联欢会上唱完之后,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说这首歌很好听,纷纷抄曲传唱。

因为这首歌的抒情性和歌曲对草原场景的描绘,使无数人对内蒙古大草原产生了向往之心。一时间,报刊、电台争着要谱子,美丽其格忙得不亦乐乎。

接踵而来的是各种鲜花和荣誉。1954年,这首歌获得了“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一等奖,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更是成堆。

这首歌实在太流行,几乎人人都会唱,在内蒙古更是家喻户晓。在牧区,当蒙古族人用蒙古语唱时,蒙古语表达出来是那样的流畅,以至人们误以为这首歌一开始就是用蒙古语写的。其实,这是由蒙古族诗人那 · 赛音朝克图翻译过来的。

来源:七一网/《中国民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