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

[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过去我们看到的图像识别、AR辅助大多都是由车厂牵头发布的无人驾驶功能上的展示。由于无人驾驶的发展进化还长路漫漫,我们也总觉得AR技术在汽车平台的应用还遥遥无期。此次高德推出车载AR导航,是在我们更触手可及的地方应用了AR技术,也让驾驶员的导航体验变得更加直观有效。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1)

10月16日高德地图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达成合作共同推出车载AR导航。首批高德地图车载AR导航主要是应用在智能后视镜上,后续将陆续拓展到车辆仪表盘、车机中控屏幕和HUD平时系统等更多应用场景。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2)

常开车的老司机,尤其是经常走陌生路段的司机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在一些复杂的立交桥岔路口听导航时,总是难以确定应该走哪条岔路,一旦走错路口可能需要多走十几公里才能掉头。如果理解不及时,哪怕只有几秒就有可能错过关键路口。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3)

AR导航就是在传统地图的基础上,利用前摄像头将前方道路的真实场景实时捕捉下来,再结合汽车当前的定位、地图导航信息以及场景的AI识别,进行融合计算,最终生成虚拟的导航指引模型叠加到真实道路上。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4)

让驾驶者能够有更直观地全景导航体验,简单来说,岔路口的指向将变得更加清晰,驾驶者需要处理导航信息的时间成本变得更低。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5)

AR导航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指明转弯路口,还可以在多种情景下指引用户提前做关键动作。例如驾驶者需要在路口转弯时,导航可以用清晰的画面指引提前变道并线。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6)

AR导航另一个技术核心在于其顶尖的图像算法技术,此次高德地图选择了与达摩院视觉实验室共同合作。达摩院视觉实验室首次参加国际最大的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算法集KITTI测评,就囊括了三项道路场景分割任务第一。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7)

两家的合作,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图像算法技术,可以对车辆、车道线、红绿灯位置及颜色等场景进行智能的图像监测、分割、识别与追踪。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8)

高德地图车载AR导航对车辆、车道线和限速标志等各类对象,均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无人驾驶技术十大应用(无人驾驶低维领域的反击)(9)

这次选择在后视镜上应用这项技术,主要是考虑到实现全平台应用。后视镜及其他后装车载产品的硬件性能普遍不高,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就意味着高德车载AR导航方案可以兼容更多低成本设备,适用于更多载体。

编辑点评:在实际的产品体验中,除了高德AR导航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像识别能力之外,我们也能感受到在后视镜上实现这一功能还是有一些弊端:毕竟后视镜不是在驾驶员的最有效视线范围内,而且对原有后视镜功能的侵占都会影响人们原有的驾驶习惯。这次的AR导航更多的是向人们展示技术和理念,对于AR导航技术来说,最好的平台应该是HUD,仪表盘等更适宜驾驶员观察的位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加科幻智能的AR导航辅助就会出现在这些位置。

相关内容回顾:手机桌面减负 高德地图一站服务助出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