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会节俭(真正懂得节俭乃是福气)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节俭败由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什么要学会节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学会节俭(真正懂得节俭乃是福气)

为什么要学会节俭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节俭败由奢。

魏政在《谏太宗十思疏》有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塞源而欲流长也。物质极度丰盛的今天,有必要再谈节俭吗?

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永远不过时,永远也不能丢。

现在的生活是比过去要强的多了,但是人们的压力大了,烦恼也多了。而懂得节俭,知感恩,断贪欲,多善念,可以减少烦恼,生活才能怡然自得。

节约是你我共同要做的的事

如今,随着我们经济不断发展,许多人养成了浪费的陋习:浪费纸张、浪费电、浪费水、并制造污水、许多工厂排放污气....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虽然现在提倡节约,但是没有人真正重视过它,真正能做到的极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物质丰盛,条件优越,没有人肯节约,都认为浪费几次没问题。尤其在年轻人当中,不知道亲眼目睹了多少次,比如饭店点一大堆东西,最后又剩下了一大半扬长而去,这还不能劝,劝了就说你小气,土,人家家里房子都好几套,六个长辈宠着,根本不差钱。

其实这并不是单单只是浪费食物和衣物等物质,更重要的是浪费自己的福源,弘一法师就传给大家一句话: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自己也一直都是这样奉行的,衣服鞋子都是穿了又穿,补了又补,一把伞用十几年,他并非缺这点东西,而是深深明白节约惜福的道理。

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境界。江本胜博士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知道答案”。国学讲师秦东魁老师也说过:水、电、五谷,万物都有能量场的。五谷接受天地精华的,我们都知道根长在地里,接受阳光并光合作用,种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种子在地里生根发芽,它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能把地给穿透了长出来,小小的一个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当我们珍惜它,就得到好的等量场的辐射,这就是物助,所以俗语说五谷是养人的,反之得不到五谷的滋养不说,还会招致祸患。

关于唐王李世民有这样个故事,一天李世民和袁天罡聊天,就问他说:你看朕能活多大年龄?袁天罡一算李世民今晚就要死了,吓的不敢说。李世民讲:你但说无妨,我不怪罪你。袁天罡就说了:陛下你活不过今晚。说完吓的就跑了。第二天李世民并没有死,活的还很好。袁天罡跑出去,遇见民间的一位更厉害的大师,问袁天罡说,你跑什么呀。袁天罡说:我算到我们的皇上今晚就要死了,我就被吓跑了。这位民间的大师说:死不了的。袁天罡问:为什么呀?大师说:你正常回去,他要还活着,你只需要告诉他说,陛下之所以没死的原因是贵为国王,疼惜一粒小米。听这个大师讲完,袁天罡就回去了,去拜见皇上谢罪。皇上说:你不是说昨天晚上我都要死了吗?我今天还活的好好的。袁天罡就说:你贵为皇上疼惜一粒小米,所以没死。说完这话唐王李世民惊讶了,他说:你是真大师呀。原来李世民昨晚在喝小米粥的时候,有一粒小米掉在靴子上面,他就用手指把这粒小米粘起来,塞在嘴里吃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举动,增寿二十年,所以没死。我们可以全当它是一则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可以收到启发,浪费五谷也会聚积成为恶的循环,民以食为天,我们可以少点少吃,但是没有资格浪费。

减少欲望要我们更懂得爱

看过公益纪录片《生生不息》,都会被里面的场景所震撼到。人类每天不停的索取,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随意决定其他物种的生死,随意剥夺其他动物的自由,随时想吃到美味的鸡鸭鹅蛋,想每天喝到牛奶,还想要熊的胆汁,梅花鹿的角,狐狸的皮毛......人类想要的太多了,欲望永远没有满足。

在一个屠宰场里,曾有一只马上要被屠杀的大肚子羊妈妈,在屠刀下,它用两只脚跪下来,跪在地上,磨得骨头都露出来了,滴着血,眼泪直流。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心软了,暂时把它放在一边,过了一会儿,两三只小羊羔就生出来了。小羊的妈妈会因为感觉到死亡的来临而流泪,会为了想让自己的孩子生下来而下跪,它们,跟我们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呢。

人类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些海龟、鱼虾、泥鳅,这些鸟和蝴蝶,这些猪、马、牛、羊,这些蚊、蝇、昆虫没有感觉,没有疼痛,没有抱怨。残忍的划开它们的肚子,像切一根黄瓜那么轻松,可是当它们被抓住的时候,分明能看见它们的挣扎,它们的恐惧,它们的哀求,那和我们面临疼痛与死亡时的面容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假如是我们自己被关进笼子,被切成块,剁成末,放在火上烤,放在锅里炸,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感受,那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疼痛而流泪,会不会因与家人分离而心碎,会不会因无端降临的死亡而仇恨。那时候我们会不会也希望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来拯救我们,帮助我们逃离死亡,重获自由。

不是只有我们人类生活在这地球上,减少一些贪欲,对周围的一切多些善念,其实是在救赎我们自己。

学会舍得的智慧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社会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勾引起我们的欲望,我们总是用物品来满足心灵。被物欲包围就会被物品支配,活的其实并不快乐。现在社会有很多人有着严重的精神问题,没钱的不开心,有钱的照样抑郁,有人曾做过大胆的预测,未来这个时代最大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心理危机。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罪恶是不快乐。这些年,“断舍离”不断的被人提起,通过把那些不必须、不合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他们的眷恋、执着,对繁杂事物的淡化,除了做物品的主人还要做情绪的主宰,人们要能掌握自己的的生活,善待自己和他人活在当下。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舍得的智慧不仅是生活中的哲学也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生智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正明白节俭的意义,对周围的一切多些感恩多些善念,一点点去尝试,用心去体验,我们终将遇到生活不一样的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