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

西游记辟谣:唐僧生父真的是刘洪吗?

作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因其诙谐幽默的笔法,引人入胜的故事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对于阅读《西游记》的感悟以及解读也层出不穷,但良莠不齐,有甚者大开脑洞,利用原著的一些逻辑矛盾,加以曲解放大,使之新奇百怪,受到不少未读过原著朋友的追捧,甚至奉为真理,但事实上早与原著所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

如在《西游记》当中,有一回没有标题名字,只标注附录二字,故事内容讲的是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被水贼刘洪杀害并强占其妻子温娇,后温娇隐忍十八年,终和年少的江流儿报仇雪恨,杀了刘洪。这本来是一篇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但别有用心者偏偏从中解读出唐僧的真正父亲是刘洪一说。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1)

主要理由竟是陈光蕊与温娇只结婚了18天,温娇不可能确认怀孕,所以认定刘洪是温娇的初恋情人,而又根据这个荒谬的猜测又假想到刘洪家庭势力不比温娇的小,两人自由恋爱云云,那么笔者不禁问了,刘洪若家庭势力这么大,为何还要去当个艄公呢?

原文明明白白写着,刘洪是因为看到那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歹心......

翻译过来就是说刘洪是因为看到温娇长得太漂亮才生了坏心思,且这段文意表达的是他俩原本就不相识,初中阅读理解过关的都能看明白。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2)

然后我们说说这个时间问题,附录这一回时间线错乱很多,不能单单拿这个来说事,比如陈光蕊在原著中是贞观十三年中的状元:

话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真个是名胜之邦。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即拜辞母亲,趱程前进。到了长安,正值大开选场,光蕊就进场。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而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时间在正文中也是贞观十三年: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我们都知道,根据附录内容,陈光蕊死后唐僧才刚出生,那么贞观十三年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和贞观十三年中状元的陈光蕊是啥关系?

附录与正文不相符的地方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所以不必要拿这种单一的时间线错误去推测另一事件,这里很明白就是作者笔误了而已,所谓的18天也是这样的。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3)

还有是说为何温小姐有条件报仇却没报仇?为什么有条件自杀却没自杀?为什么刘洪死了之后温小姐也自杀了?

阴谋论给出的理解无非是温小姐和刘洪情投意合,所以不报仇,和刘洪过的日子美满,所以不自杀;刘洪死了,温小姐觉得心上人没了,所以赴死;比翼鸳鸯,好生可怜......笔者对此只想说一句,简直胡说八扯!

因为只要但凡读过原著的都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荒谬言论。

为什么不报仇?

先看路程有多远,温娇曾让江流儿到洪州去见婆婆,路程一千五百里:

小姐道:“我儿,我与你一只香环,你径到洪州西北地方,约有一千五百里之程,那里有个万花店,当时留下婆婆张氏在那里,是你父亲生身之母。

而洪州离长安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说陈光蕊所任的江州州主离长安有一千多里的距离,你让温娇怎么报仇?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4)

稍信?告状?

转盼之间,不觉已到江州。吏书门皂,俱来迎接。所属官员,公堂设宴相叙。刘洪道:“学生到此,全赖诸公大力匡持。”属官答道:“堂尊大魁高才,自然视民如子,讼简刑清。我等合属有赖,何必过谦?”公宴已罢,众人各散。

刘洪已经各方打点好了,温娇去哪儿告状喊冤?也没人认识陈光蕊长啥样,你去告状说这人是个水贼顶替了我老公?谁信?

小姐道:“你既是金山寺长老的徒弟……”叫进衙来,将斋饭与玄奘吃。仔细看他举止言谈,好似与丈夫一般,小姐将从婢打发开去,问道:“你这小师父,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

见个和尚说些心里话就要把奴婢打发走,可见奴婢也是刘洪安排监视温娇的,所以说温娇去哪儿找人稍信?

所以说温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忍!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5)

为啥有条件自杀却没自杀,抱歉,杀夫之仇不共戴天!

温娇在原著中多次孤身一人流露出对刘洪的痛恨。

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

小姐道:“我儿,你火速抽身前去!刘贼若回,他必害你性命!我明日假装一病,只说先年曾许舍百双僧鞋,来你寺中还愿。

你见过哪对如胶似漆,情投意合的夫妻喊丈夫是贼的?

西游记唐僧的父母怎么死的(西游记唐僧的生父是刘洪)(6)

丞相直入衙内正厅坐下,请小姐出来相见。小姐欲待要出,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闻知,急急将母解救,双膝跪下,对母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母亲若死,孩儿岂能存乎?”丞相亦进衙劝解。小姐道:“吾闻妇人从一而终。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靦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今幸儿已长大,又见老父提兵报仇,为女儿者,有何面目相见!惟有一死以报丈夫耳!”

温娇自杀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能从贼?只因孩子在身,所以忍辱偷生,现在贼人已被杀死,自己对不起丈夫所以要自杀,多么贞洁烈性的女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