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的读书笔记(从汤汤的童话和冰心的寄小读者出发)

转眼五月了,撩人的春气,随着夏日的到来,也渐渐缓和我终于能安静地坐下来,读书习字了许久没复盘,借着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和你说说我的四月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冰心散文的读书笔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冰心散文的读书笔记(从汤汤的童话和冰心的寄小读者出发)

冰心散文的读书笔记

转眼五月了,撩人的春气,随着夏日的到来,也渐渐缓和。我终于能安静地坐下来,读书习字了。许久没复盘,借着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和你说说我的四月吧~

四月,我读完了七本小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睡尘湖》《流萤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之“精灵鼠奇幻之旅”系列的《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绿野仙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之所以强调出版社而非作者,不是因为作者已广为人知,而是这几版都有非常漂亮的插图。是的,你没有看错,如今的我,越来越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了。

还记得刚读研究生那会儿,我们向导师汇报读书情况的时候,他颇为担忧地说:“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学专业的日课,不必拿出来说,谈谈自己读了哪些学术专著吧!”

此后,我就再没好意思和别人说过读作品的事。当然那种来自听故事的快乐,也因为不必说,少了许多。尤其是在毕业以后,没有论文压顶,堆砌了大量理论名词的书,更加难得我心。

徘徊了一些时候,我终于在童话中重新找到了阅读的欢喜,于是彻底解放天性,忘乎所以。

半年前,河大师兄曾数落我:“你这三年的文艺学,白读了”。若他见了我堆在飘窗的书,怕是会冷笑道:“果然,我说的不差”。

没办法,我到底是感性的,带点孩子气,不合适做批评家,转向儿童文学,倒是榫卯契合,如鱼得水。

四月初,我坐火车出门,在路上读完了两部中篇童话——《睡尘湖》和《流萤谷》。感谢知乎孔阳君那篇关于儿童文学的文章,让我知道浙江有一个善写鬼怪童话的小学老师——汤汤。

汤汤童话里的鬼不是青面獠牙,仇视人类的怪物,而是充满孩子气的小精灵。我尤其喜欢她的短篇童话集《到你心里躲一躲》,里面的 17 个故事,我读了五遍,仍觉意犹未尽。

满嘴钻石的“第四”,只因在不能吃番茄的日子,偷吃了整整一个番茄,就被罚到危机四伏的人间,做了八天柳树。

晚啼、风落是两个既帅气,又浪漫的鬼。因为羡慕我们可以过年,竟主动带了鬼河的鱼干,自酿的果子酒,亲采的灵芝和野山参,身着崭新的紫色、青色长袍,勇敢地越过鬼河,给人拜年来了。

阿睡是一个聪明到孤独,孤独到患上抑郁症的鬼。医生说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就是每天黄昏时候,找到一根刚冒过烟的烟囱,倒挂其中,至次日凌晨四点,持续八十八年。

于是,阿睡找到了烟,烟又遇见了囱。小姑娘——烟——七岁时,与阿睡的这个八十八年的约定,在少年——囱——九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完成。

水流急促的花江中央,有一座小小的孤岛,岛上住着一个穿茉莉花风衣的鬼。他圆顶的屋子里,有很多木架子,木架子上摆满了绿色的缀满茉莉花的碗。

一个名叫落落的小姑娘,每天在车流中奔跑着寻找爸爸,被穿茉莉花风衣的鬼,抓来岛上养碗。

早上,她把碗捧到阳光下,阳光落在碗上,也厚厚地铺了她一身。

黄昏,她把碗端到茉莉花树下,想起来爸爸曾把茉莉花串成项链,挂在她脖子上。

夜里,她把碗放在草地上,和茉莉花碗一起听蟋蟀清脆的歌唱,回想着和爸爸一起生活的时光。

......

充满善意的主人公,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一切,都毫无怨言地温柔承受。他们用一生固守承诺,即便在烟囱般黑暗的夜里,也能看到星光。

汤汤说她写鬼童话的那段时间,终日沉浸在编织故事的幸福里。如此温暖深情的故事,也引得我这个凡世俗人,进到精灵的世界里,有时哭,有时笑。

待到要写一篇关于汤汤童话的文章,却无从下手时,我翻开了凑单的《寄小读者》和《繁星·春水》,之后便一发不可收。

冰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寄小读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1923 年 7 月25 日,23 岁的冰心,通过《晨报》副刊新增的“儿童世界”专栏,与小朋友通信。她自称“天真队伍里的落伍者”,希望做儿童的朋友,恳切地请求提携。

同年 8 月 3 日,冰心离开亲人和家乡,过江渡洋,开始了赴美求学的生涯。

冰心看过大西洋的晚霞。蓝极绿极的海面上,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她恨自己不能画,文字写不出那空灵的妙景。

生病了,她躺在清雅绝尘的小屋里,静静地看波士顿的湖山松雪。小窗外,秋星无声环立着,直到朝霞来换班。

医生闭门谢客的禁令,给了她一段,幕天席地,抛弃一切,完全与“自然”相对的生活。于是,这位儿童文学家的诗心和童心,一同来复了。

1958 年 3 月 11 日,年过半百的冰心,应《人民日报》副刊编辑的邀请,再一次提笔给小读者写信。前后相距 22 年,相差一个少女的距离。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每个童心来复的一刹那,作出的诗文。这个异国他乡的少女,在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对话中,逐渐认识自己,完成自己。

《再寄小读者》则是一本生硬的教科书,暴露了一位教育家的软弱无力,童心已失。

《寄小读者》,我读了两遍,为冰心文笔的省检自然,情感的细腻真诚,而惊喜赞叹。

冰心女士不愧是一个可与朱自清先生并称的散文家!

《再寄小读者》,我没有看第二遍,因为同时接受一个诗人和一颗童心的顿然消失,对我来说,有点困难。

转向儿童文学,是我返璞归真,保存自己的一个途径。冰心的创作,却让我明白这不是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法子。这便是有前辈的好处吧~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精灵鼠奇幻之旅”系列的《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绿野仙踪》,是我在成都时买的。当时还入手了一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朱自清散文经典》。

故事和文章,都不陌生,我爱的是彩图,尤其是朱自清先生那本。

全书共 415 页,每一页都是彩印。有形无形的画,有言无言的文,浓淡恰如其分,诗画相得益彰,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好看的书了。

睡前或晨起捧来读上一篇,遥慕佩弦风神,发一句“君生我未生”的感慨。

这个四月,我在海生的指点下,重新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写。当这种寒暑假才有的,完全沉浸在一本书里,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状态,变成日常时,我重又找回了大学时代的自由。

这个四月,我去了成都,见了位相识已久却从未相见的朋友。离开前,我在机场安检的长队里磨磨蹭蹭。必须往里走了,我还一步三回头。

身后年长的姐姐问:“你等的人,还没来吗?”

我鼻子一酸,小声回应:“来了的,就在门外,只是我们这次不同行。”


声明:本文由该账号原创首发,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删。

欢迎关注@小寒读小说,一起说故事,聊当下。记得点赞哦,谢谢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