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

文:瑞菊 图:来自网络

“平安娘,我和丽红父母说好了,让平安去把丽红接回来。”老赵叔坐在椅子上,手指夹着烟,扭头对坐在床上的华强嫂说。

华强嫂抬眼看着老赵叔,坚决地说“我不会让她再进我家的门。”

“你可要想好,如果他俩离婚了,以后俩个孩子就成你的事了,平安再娶一个,生了孩子,还有精力照管这俩孩子?”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1)

华强嫂语气再次坚定地说:“往后我把俩个孩子管大,给他们盖房娶媳妇。”

老赵叔说不通华强嫂,见华强哥低头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只得灰头土脸地悻悻离去。

第一次认识华强嫂,是我结婚的时候。强嫂能说会道,妙语连珠,惹得大伙喜笑颜开。

她是当家弟兄们的嫂子头,娶媳妇送闺女都让她去。

我们这里的风俗,只能有儿有女的人,才有资格接送新人。

我对这个嫂子印象深刻,所以记忆犹新。

华强哥憨厚老实,庄稼地里一把好手,也是个“妻管严”的角色,华强嫂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

华强嫂把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在80、90年代,村民靠种地过日子,只要不懒,过的都差不多。

2002年,华强嫂的女儿和儿子定在同一天结婚。

女儿婆家给了5千6百元彩礼钱。在给女儿购买嫁妆时,华强嫂多了个心眼,给儿子盖房已把家里的积蓄花的剩余不多,再给女方彩礼,估计还得去借。

不如给女儿买嫁妆挑便宜的,好省下一些钱,凑凑也许够儿子给女方的彩礼

没想到这波骚操作,给女儿婚后夫妻吵架埋下隐患。

儿子的对象叫周丽红,是邻村的一位姑娘,丽红的父亲是一家印花厂的厂长,家庭富裕,家里就她一个女儿,父母视如掌上明珠。

本来父母打算给女儿找个城里的婆家,女儿偏偏喜欢阳光帅气的同班同学李平安。

父母只好托人说媒,华强嫂听说女方家境富裕,如果两人结亲后,儿子还可以进厂子上班,感觉高攀了,有点受宠若惊,便满口答应。

儿子相亲订亲都顺顺当当,结婚时,华强嫂不想在亲家手里落小气,给彩礼是当时最高的,屋里的家具挑高档的,欢欢喜喜把媳妇娶回家。

然而,儿子结婚后,也进厂上了班,但华强嫂高兴不起来。

周丽红从小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华强嫂每天去地里干活,看着时间赶回来给上班的儿子儿媳做饭,周丽红端碗吃,推碗走,从来没有替她刷过一个碗,扫过一下地。

华强哥和华强嫂不吃肉,以前很少买,偶尔买一次,也是给两个儿女吃。

现在娶了儿媳妇,每天都要变着花样做饭,有时儿媳还面露不满,看着很难吃的样子。

每天小心伺候着,连一个“妈”也从儿媳嘴里换不出来,只是“你”“我”的称谓,也说不上几句话。

如果哪一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儿媳喊个“妈”,华强嫂能高兴好多天。

只有和儿子在一起时,儿媳才说说笑笑的,有个笑模样,平常都是一个表情,波澜不惊。

私下里华强嫂对华强哥发牢骚: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娶得哪像咱家人?这是娶进一位老佛爷呀!

华强哥翻白了一下眼,把烟袋从嘴里抽出来,慢悠悠的说“咱儿子愿意,又不跟你过。”

儿子儿媳有时不回家吃饭,儿媳拉着儿子去丈母娘家蹭饭去。

女儿结婚后,生下一名女婴,突然有一天,女儿抱着刚满月的婴儿跑回了娘家。

女儿哭哭啼啼说明缘由,原来女儿奶水不够,让丈夫给孩子买奶粉喝,丈夫对女儿一顿数落:

结婚时,陪的嫁妆还不如给的彩礼多,你父母留着给你弟弟结婚用,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父母,只认得钱,不顾别人的死活。

女儿哭得梨花带雨。

华强嫂脸一阵红,一阵白,竟无言以对。

华强嫂看着哭成泪人的女儿,和睡在怀里的婴儿,不觉眼眶湿润了,轻轻安慰女儿,说:“对不起,孩子,你弟弟也要结婚,我去哪儿借呀,我也没有办法。”

女婿来接女儿回家,华强嫂在出门时,塞给女儿200元钱,说回去给孩子买奶粉。

偏巧被刚下班的儿子儿媳瞧见,儿媳脸一沉,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侧身进门。

儿子送走姐姐一家。

从那以后,每次女儿回娘家,周丽红都是冷眼相待,不理不睬。

女儿来时,欢天喜地,走时眼含泪花。

每天丽红下班,华强嫂和言悦色跟她说话,她都“嗯””啊”,没有回话。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2)

华强嫂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以前自己在家说一不二,华强哥都让着她,俩个儿女乖巧懂事,没有不顺心的时候。

现在可好,自己在儿媳面前低声下气,受着窝囊气。

2004年,周丽红生下双胞胎儿子,华强哥和华强嫂高兴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两个大孙子,后继有人。

华强嫂比以前更忙了,家里忙着照顾儿媳和孙子,在儿子家把娘儿三伺候好,再回自己家胡乱凑合做口饭,巴拉几口再去地里忙农活。

孩子姥姥看着像个陀螺一样的亲家母,就主动过来照看女儿和外甥,农闲时,华强嫂照看。

华强嫂以为周丽红有孩子后,会改变大小姐脾气。看在已照顾她这么长时间的份上,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

2005年,有一天,到了做饭时间,华强嫂一进儿子家门口,就听到周丽红对儿子呼来唤去。

“把鞋给我拿来!”

“把尿布一会儿洗洗!”

“给我倒点儿香油!”

原来儿子今天休假,在家伺候老婆孩子。华强嫂进屋见周丽红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

周丽红见华强嫂进来,低头吸溜喝起面来。

华强嫂看两个小孙子在睡觉,端起扔满尿布的盆去院里洗,儿子打了声招呼,继续收拾着屋子。

华强嫂洗好晾上,刚回屋,周丽红已吃好,手里握着一把瓜子,磕巴磕巴吃着。

周丽红眼皮不挑一下,边磕瓜子边对华强嫂说,孩子该买奶粉了。

华强嫂应声附和着,说我这就去拿钱。

以前儿子没结婚时,打工挣的钱都上交华强嫂,自从结婚后,儿子的工资她一分钱也没见过。

丽红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的,地里的收入都给孩子买奶粉了。华强哥和华强嫂省吃俭用,而儿媳每天大手大脚,零食不断。

华强嫂想想就来气,气归气,该拿钱时还得拿,总不能让孙子饿着。

2008年,由于市场行情低落,印花厂的生意日渐衰退,最终被迫关闭。

李平安失业在家,为了工作四处奔波。

后来,经熟人介绍去了北京,找了个给各个商场送货的活。

自从儿子平安去北京后,儿媳丽红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华强嫂想孙子时,就买点礼品去看看。

这段时间是华强嫂最轻松的时候,不用看儿媳的脸色,也不用在她面前低声下气。

可是舒心的日子没过一年,烦心事便接踵而来。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3)

一天,华强嫂刚吃完晚饭,儿媳丽红怒冲冲地从外面进来,还没进屋就在院子里大声嚷起来:

你看看你生的好儿子,在外面打工,傍上一个富婆,不要我们娘儿仨了,你们家都是一群混蛋。

华强哥和华强嫂慌忙出屋,说进屋慢慢说。

没曾成想,丽红坐在地上连哭带骂,泣不成声。

邻居听到后,过来劝她,丽红看来了好多邻居,才止住哭声,起身说了一句:“我要和你儿子离婚!”扭头走了。

华强嫂云里雾里,借了邻居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几句话说不清,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儿子回家后,华强嫂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儿子平安在北京打工期间,遇到以前在厂里一起上班的女同事,女同事的丈夫是个一棍子闷不出屁来的老实人。

女同事想和丈夫一起去当北漂捞金,但丈夫死活不答应,舍不了穷家。

女同事一气之下,只身一人闯北京。在北京劳务市场,每天打二份工,一月下来,能挣几千块钱。

平安和女同事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相遇,老乡见老乡,特别亲切。闲暇之余,劳累之后,相约吃饭,聊天。

有事相互照顾照顾,时间一长,两人学着别人的样子,做了临时夫妻。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作为妻子,丽红隐隐感到平安有些不对劲,电话打得少了,有时还打不通,要不就是电话里有其他声音。

她从别人的口中也打听到一些微妙的信息,便决定去看个究竟。

她把孩子托付父母,谎称平安让她去北京旅游,拿着平安留给她的地址,悄声无息去探虚实。

平安和女同事没想到丽红从天而降,事实摆在眼前,丽红怒气冲天,扇了女同事几耳光。

平安想上前阻止,女同事嘴角流血,冲平安摆摆手,说:让她打,是我对不起她。

丽红扇了女同事几耳光,又冲平安头上、脸上、身上捶打,连哭带骂。

直到打累了,骂累了,坐在地上喘了半天,起身对平安说了一句:我们离婚!便跌跌撞撞地走出出租屋。

等平安回过神来追丽红,已不见踪影,打了几次电话也不接,再打时,提示已关机。平安便火急火燎地买票往家赶。

华强哥和华强嫂强压怒火听完,华强哥忍不住骂了平安一句:你个混账东西。

平安惭愧地低下头。

华强嫂也没好气地说:不要给我们讲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你说这事该咋办?

平安忙说我去给丽红赔礼道歉,希望她能原谅我,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她不会离婚的。

第二天微微亮,平安带了些营养品,去了丽红家登门道歉谢罪。

来到门前,平安拿出手机给丽红打电话,还是关机,只好敲门。

然而丽红爸是个爆脾气,见敲门的是平安,连推带搡,把平安赶出门外,营养品散落一地,就差一点动手开打了。

任凭平安在门外如何认错,道歉,丽红家大门紧闭。

平安心情低落,无奈而归,华强嫂只得请在村里有威望的老赵叔去说和。

老赵叔就是丽红爸给丽红提亲托的媒人,老赵叔一进门,见丽红爸脸色还阴沉着,气没消。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4)

丽红妈见老赵叔来了,热情地打着招呼,端茶倒水。

丽红满脸憔悴,心不在焉地陪两个孩子玩积木。

老赵叔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茶,问丽红爸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丽红爸对老赵叔说,我就一个闺女,我没让她受过一点儿委屈,离婚!这事没商量!

老赵叔耐心劝解,说道:你就忍心让孩子骨肉分离?缺爹少娘的?

平安是个好孩子,迷途知返,就原谅他一次吧,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丽红爸沉思了一会说,先晾他些天,清醒清醒脑子,再来接。

老赵叔见丽红爸松口了,提溜的心像石头一样落下来,事情总算圆满解决。

老赵叔回来后,对华强嫂说,丽红想住几天,让平安过几天去,接回来就是,他爸已同意了。

华强哥和华强嫂千恩万谢,非要留老赵叔在家吃饭,老赵叔打趣说,等把娘儿三接回来,请我去饭店撮一顿!

华强哥嘿嘿笑道:那当然,一定请你撮一顿。

然而过了几天,平安去接丽红时,丽红变卦了,非让平安答应,以后她要掌握全家的财政大权,不管打工挣的还是地里的收入,都得交给她,免得都给你姐了。

平安见丽红得寸进尺,他说他做不了妈的主,得回家和母妈商量一下。

平安回来一说,华强嫂当时就来气了,啥时候轮着你当家?当你自己家还不满足,还要当全家人的家。

华强嫂的父亲就是早早把家交给儿子,在病重期间,儿媳不出钱给父亲治病,去世了。

华强嫂听了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样的儿媳还是不要的好,想想当初儿媳作威作福的样子,一家人在她面前低声下气的日子。

华强嫂痛下决心,对儿子说:“让她娘家住着吧,我们不要了,爱咋地咋地。”

平安听了母亲的话,五味杂陈。

自从和丽红结婚以来,丽红从心里看不起他家人,嫌他家小家子气,精打细算,给她零花钱少得可怜,好多天不买肉吃,过着苦日子。

平安明白,自己家庭生活条件无法和丽红家比,但是母亲已经够奢侈了,以前很少买肉和菜,现在买的肉和菜大多数都给丽红留着吃。

她还不满足,这门不当户不对的,真的很难相处。

但是丽红对平安是真心喜欢,她用她的工资给平安买衣服、买鞋,甚至皮带、刮胡刀。

照丽红的话说,她要把平安打扮成世上最帅的男人!

况且,丽红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那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从没想过要离婚。

平安对华强嫂说,他想接丽红回家。

华强嫂闻听此言,厉声说,如果你把丽红接回家,我就不认你是我儿子,我受气受够了!

平安见母亲心意已决,只得默默伤心。

华强哥也喟然长叹,他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有用,华强嫂从来是说一不二。

华强嫂找到老赵叔,说明此事。

老赵叔一听,忙说:还有这事?我去问问,哪能不接呀,说什么也得接来。

老赵叔去后,才知道是丽红自己的主意,父母把她训了一顿,当父母的都为了孩子,累死累活的,那里有什么外心。

再说花钱向你们小辈伸手要,那是什么滋味。

丽红知道自己太贪心,答应跟平安回家。

老赵叔马不停歇来到华强哥家,说去接丽红吧,这次准确无误。

没想到华强嫂说什么也不要了,不接了。

老赵叔起身悻悻离去,出门后,骂了自己一句:我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过了几天,丽红爸不见平安来接,便去老师叔家问怎么回事。

老赵叔把来龙去脉一说,丽红爸神色黯然,叹了一声:各自珍重吧。

2010年,平安和丽红离婚了。

两个孩子归平安抚养。平安去了省城当了一名保安,前年又谈了个对象,女方带一女儿,两人商量结婚后不要孩子。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华强嫂接送孩子上下学,上初中后都住在学校,过大礼拜才回家。

丽红离婚后,也外出打工了,后来远嫁他乡。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5)

丽红每年回次家,孩子没有手机时,就托人捎信,让孩子和她团聚,再给些零花钱。

现在她又有了孩子,和这两个孩子来往也少了,只是两个孩子有时间会去看望姥姥和姥爷。

华强嫂自己省吃俭用,但不会委屈两个孙子,每到开学,给孙子的书包里塞些零食,给足够的零用钱。

俩孙子越来越大,开销越来越多,华强嫂负担越来越重。

春天,华强嫂给种红薯大户栽红薯,麦收时节,银花含苞待放,是摘银花的旺季。

6月份,是蟠桃收获季节,华强嫂去摘蟠桃。秋后拾红薯,摘梨。

长年累月的劳作,华强嫂落下腿疼的毛病,腿不能着凉,每到摘银花时,把腿绑上塑料袋,脚上穿靴子。

2020年疫情,华强嫂用她打零工的钱,买了两部手机,让俩孙子在家上网课。

眼看两个孙子到了提亲的年龄,有钱的在县城买房,没钱的在自家的宅基地盖二层楼房。

华强哥因年岁已大,工厂拒收,只在周边打打零工,每天也能挣一百多块钱,现在因为疫情,每天做核酸,零活也少。

再怎么挣钱,也不够给孙子花几十万买房的。

去年秋后,华强嫂用全家人攒得全部的积蓄——30万,盖了三间二层楼。

华强嫂的俩个孙子今年参加高考,一个考上本科,一个落榜,落榜的已去复读。

华强哥和华强嫂负担更重了,昨天看到两人去地里。

华强哥的背比以前更弯,头上的白发比以前更多,脸上的皱纹比以前更深了。

华强嫂的腿比以前更瘸,能说会道的她,变得话少了,只是去地里更勤了。

农村华强和媳妇(华强嫂坚决让儿子离婚)(6)

人,行走在人世间,如履薄冰,每走一走都要小心谨慎,尽管前途渺茫,但依然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