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

公元737年,诗人王维坐上一辆车,没有带多少随从,他要以朝廷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疆。途中,他很幸运地遇到了塞上的壮美景象,因而他诗性大发,随手一抖,在祖国的边疆撒下了一串被时间打磨得越来越明亮和夺目的诗歌珠玑。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1)

然而,《使至塞上》却留给了人们一个一时讲透或者说清的话题,即是诗中的“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在作者的进行路线中有些混乱,忽南忽北,来回往返。而相应的解释也缺少说明力,甚至不同版本的间还存在着前后矛盾的问题。最通俗的说法是:如果王维路过萧关,他就不经过居延而到达河西,而若王维路过居延,那么他便没必要绕道萧关。因为这种绕来绕去的线路,让人不知道何地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其实,对于一首诗的意境,大约还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难看出,在《使至塞上》里至少有三个地理坐标:居延、萧关和燕然。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2)

公元663年,燕然都护府的办公地点移至漠北回纥部落,更名瀚海都护府。到了713年燕然都护府改为燕然州,办公地点移至今宁夏吴忠市北界(灵州回乐县),其上一级政府便是当时的灵州都督府。

很显然,公元737年王维使至塞上,燕然都护府应该在今天宁夏吴忠市的地界上,但都护府在这里,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前线就在这一带,它应该在由此以远的北方。更何况,公元737年这段时间也是唐朝皇帝李隆基在位的时候,被称为开元盛世,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时期,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虽说王维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时,已经接近公元755年安史之乱那个唐朝极盛而衰的节点上不远了,但唐朝在这一带的边疆势力也差不到哪里去,直到晚唐的边疆才缩水,但仍然控制着河套地区。

来说萧关

萧关是历史著名关隘,为秦汉时期四大名关之一,它在“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关之中称为“关中”。 然而,萧关何处?

宁夏从事地方史的很多专家、学者,对其确切的地理位置进行过多次调研与考察,结果发现萧关随着朝代的更迭,其地理位置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比方说,汉代的萧关和唐以及宋时的萧关就不在一个地方,甚至好几个地方。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3)

这就是说,不论是历史记载还是考之遗址,萧关都是不定的。专家们透过浩瀚的资料,结合现在的分析,先后在原州区、西吉、彭阳、同心和海原等5个县区,都发现了萧关的旧址或者记载。所以,萧关似乎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关隘,而是一个称谓或地址。

今天,在三关口向北行至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看到的“萧关”旧址(也称“驿藏关”),固原市政府在那里修建了萧关遗址文化园,园内有汉阙门两座、碑亭、望夫亭、秦楼、萧关文化墙、萧关怀古石雕等。但这并不等于历史上的萧关就在那里。当代的一些史地工具书也因此给了萧关一个泛泛的位置概念:固原市东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出了萧关,才听说都护都在北边遥远的杭爱山一线打仗呢!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4)

《使至塞上》的注释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是“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还有前面我们说过的“如果王维路过萧关,他就不经过居延而到达河西,而若王维路过居延,那么他便没必要绕道萧关”等等问题堆积在一起,就不难推理出王维的行进路线也许是这样的:由长安—萧关(固原)—河套平原(燕然都护府)—居延—河西走廊。在河套平原,他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壮美景象,并留下了那首千古名句。

这么一说,王维的行进路线有些与霍去病进行第二次河西之战时的进军线路相似甚至一致了,即由北地郡(固原)一带出兵,经由今银川平原与巴彦淖尔平原至今阿拉善(居延)至河西走廊,有些千里迂回的意思了。而《使至塞上》中的长河也便与流经今甘肃武威的石羊河无关,它一定是指黄河,进而诗中的大漠一定是指乌兰布和大沙漠。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5)

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沙漠东部与九曲黄河相依相偎,形成了“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并存的塞上奇观。而这,应该是王维在他的旅途上的一次艳遇,那首诗由此从他的胸中喷薄而出,成为后世的千古绝唱。

我这么说,有人一定会站出来反驳,因为,有一种说法是在汉唐之时,乌兰布和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乌兰布和沙漠,早在汉代已形成:上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兰州大学已经通过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揭示了乌兰布和沙漠形成于距今7000年前后,而且其沙漠环境一直持续至今。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6)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首诗,当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的“黄河至北处”以及银川东郊兵沟附近,都是观赏黄河落日的最佳地点,而乌兰布和大沙漠正是诗中写的大漠。

塞上江南指银川还是河套(银川与巴彦淖尔是)(7)

本文为路生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欢迎关注路生lushengdezime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