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

它始于初唐

有“霓裳之曲”之美称

它历朝传承

被视为“国乐”

它是高雅艺术

是民族音乐的艺术瑰宝

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南词

在福建消失30多年后

近年来在漳州起死回生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期

走进《闽南通》

跟着小编一起来一探究竟

低吟浅唱话南词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1)

福建南词

南词是一种坐唱形式为主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其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基本曲调是 “八韵”,即一共八句,每句一韵。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每句都有间歇奏含接,结构完整,符合更多听众的口味。

发端于苏州的“南词”,大约于清道光年间传至福建,流布于闽北、闽西、闽南各地。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2)

曾几何时,富有“霓裳之曲”之称的南词,用它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曲调令几代漳州人意犹未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南词在漳州渐渐的远去。

然而在漳州,有这样一个乐队,他们的队员平均年纪超过七十岁,他们默默坚守,为的是让南词继续被更多人唱下去。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3)

这里,小编提到的这个乐队正是霞东钧社南词古乐队,也是漳州唯一的南词乐队。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4)

霞东钧社南词古乐队队长郑炳裕,是南词市级非遗传承人,和乐队里其他老队员一样,郑炳裕也是听着南词长大的。可惜的是,上世纪中期南词乐团解散,漳州南词陷入失传的境地。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5)

直到1999年,漳州市文化部门和南词老艺人着手开展了南词抢救工作,霞东钧社南词古乐队才开始恢复活动。

2002年,经热心人捐修后的霞东书院焕然一新,并举行了庆典仪式。庆典仪式上,漳州南词登台献艺,魅力再现,赢得了阵阵喝彩。也是从那时候起,老人们把所有的乐器都搬到霞东书院里,他们即是书院管理者,又是南词古乐队的成员。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6)

现在,随着政府对南词的重视,郑炳裕和他的队员已经不在霞东书院里排练,他们的乐队每周四下午都会来漳州古城的非遗展示馆排练。有了固定的时间和排练场所,渐渐地,来了解和学习南词的人越来越多。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7)

从陷入失传的境地到现如今,南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传承是关键。郑炳裕认为,传承南词,最根本还得从小孩子抓起,从小就培养他们对南词的热爱。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8)

目前,南词已经进入漳州市龙师附属小学。

郑炳裕来到学校,每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教授孩子们学习演唱南词,向孩子们传承着南词老艺人几十年的无怨无悔。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9)

空闲的时间里,郑炳裕会在家弹奏中阮。他的小孙女在郑炳裕的教导下,已经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郑炳裕希望他手中的这把中阮能够更好的代代相传,这项被称为“国乐”的传统非遗项目能够被更多人传承。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10)

漳州南词,曾一度面临断层的危机。但是因为传承人的坚持,因为他们通过对南词古谱的抢救、发掘和演奏,才使得这一古老的民族音乐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那么,未来,漳州南词又将何去何从,又将朝着怎样一个方向发展?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11)

《闽南通·我是传承人》 第三季正在播出

更多精彩闽南文化

敬请关注

厦门卫视每周一到周五13:00

《斗阵来讲古》

厦门卫视每周六18:00

《闽南通》

★来源:厦门卫视《闽南通》栏目

✑撰稿:林莹莹

✎编辑:王宁磊

六大失落国宝(宫廷瑰宝流落民间)(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