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八个样板戏是哪八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上还有样板戏)

春晚是一个国民性的节目,并且如今春晚舞台已经变成了一个标志性的节目,这个节目象征着新旧更替,也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几乎所有人都会在除夕夜打开电视机与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与此同时还会包饺子、吃年夜饭。

春晚节目分为许多的类型,然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因为这些节目主要就是娱乐的。像赵丽蓉、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巩汉林、马季、牛群、冯巩等等。这些名家演绎的小品和相声都是十分受欢迎的。

然而除此之外,春晚舞台上的戏曲类节目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京剧艺术更是年年都要有的,因为京剧艺术是我们的“国粹”。

但是我们看近些年春晚舞台上的京剧类节目也是存在问题,那就是争议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七十年代八个样板戏是哪八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上还有样板戏)(1)

其一,那就是题材比较单一,近些年春晚舞台上的京剧类节目大多数都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传统题材剧目,而像革命现代戏乃至样板戏都很少出现。其实革命现代戏以及样板戏并非没有在春晚舞台上出现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耿其昌、李维康两位名家都在春晚的舞台演唱过《红灯记》等样板戏,并且是十分受欢迎。但是至此之后春晚舞台上就很少出现了革命现代戏乃至样板戏了,其实这些剧目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等剧目中的自一些唱段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

七十年代八个样板戏是哪八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上还有样板戏)(2)

其二,那就是传统题材的京剧剧目也太过老套,像《定军山》、《锁麟囊》、《穆桂英挂帅》、《红娘》等等剧目也是几乎年年都会出现。有人说春晚的舞台上不就应该唱一些喜庆的剧目吗?这没有问题,但是却忽略了两点。其一,那就是传统题材的剧目却并非只有这几出戏是喜庆的,京剧剧目有很多,表示喜庆的剧目有很多,只不过现在的很多京剧演员不会罢了。其二,那就是这些剧目也未必就喜庆,就例如有一年春晚,京剧演员演唱《穆桂英挂帅》中的“大人啊!你听说西夏吓破胆……”,虽然当时这位京剧演员穿的是红色的喜庆戏服,但是要知道这段唱可是在灵堂唱的。所以说,这不就是编剧不懂戏,或者是这些编剧以为台下的观众不懂戏。

七十年代八个样板戏是哪八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上还有样板戏)(3)

七十年代八个样板戏是哪八个(八十年代春晚舞台上还有样板戏)(4)

有人说春晚的戏曲类节目就是一个形式,其实不应该如此,那就是传统的京剧艺术应该焕发生机,尤其是在春晚的舞台之上更应该多多变化,这样一来也可以让观众产生兴趣。而这种变化就应该是从剧目上的变化,不应该只有传统戏,而传统戏也不应该老生常谈只有那几出!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江枫渔火怎堪愁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