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统战力量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小康统战心声)

2019年4月,我带领公益团队顺利完成了“健康扶贫云南行”,用15天的时间,走过云南昭通、德宏、怒江三个地区的6个市县,行程2000多公里,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6家三甲医院的20多名医生,共服务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进行健康扶贫第三年的行动,每一次行程都充满辛苦和幸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汇聚统战力量促进高质量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汇聚统战力量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小康统战心声)

汇聚统战力量促进高质量发展

2019年4月,我带领公益团队顺利完成了“健康扶贫云南行”,用15天的时间,走过云南昭通、德宏、怒江三个地区的6个市县,行程2000多公里,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6家三甲医院的20多名医生,共服务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进行健康扶贫第三年的行动,每一次行程都充满辛苦和幸福!

回想起做健康扶贫公益活动的初衷,也是源于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我是一名从草原上走出来的蒙古族医生,结束十年海外留学生活回到祖国是因为对家乡草原的思念。因为自己几十年行医生涯,所以更能了解和体会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在不断调研中,我也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层医疗条件较薄弱、医护人员水平比较低,而且群众的健康意识也比较落后,缺乏最基本的健康管理,导致因病致贫、返贫比率较高,也成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015年起,我兼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借助学会这个平台,我倡导“做有温度的社会组织”,发起了一系列健康公益活动,包括专家义诊、健康大讲堂、基层巡讲、心肺复苏普及培训等,并汇聚了国内一批有爱心、医术精湛的专家成立了公益团队。从开始,我就把服务目标定位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解决那里群众的疾病痛苦而努力。

“健康不仅关乎个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和我的公益团队的足迹走过很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2018年8月19日,中国首个医师节之际我们赴新疆开展“心手相连点亮生命”健康扶贫天山公益行活动,历时12天,从南疆到北疆行程3200多公里,把我们的系列公益项目带到了沿途7个市县,服务群众3000多人。昆玉市2016年2月正式设立,人口不足2万,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这里常年干旱少雨,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还有一些援疆同志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着,我们专家团队通过筛查,发现很多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肿瘤方面的疾病隐患,都处于通过干预就能制止恶化和提高生活质量阶段,我们及时给出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日常保健建议。

时间再往前推,2017年8月,我们同样收获满满的完成了健康扶贫川藏行公益活动,历时16天,行程2800多公里,途径6个市县,其中一半是高原地区,我和专家团队克服缺氧带来的困难,坚持做好每一场健康讲座,看完最后一名患者,指导好每一位基层医护人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点事情,我们经常到达一个地方,不休息就立即投入工作,一些专家看到当地的医护人员急需培训,在计划外又增开课程,几场讲课和指导下来,公益专家们已经气喘吁吁,但大家仍然斗志昂扬,这就是付出永远比得到更能让人幸福带来的力量。

再也没有比看到患者舒心的笑容更能让我们欣慰的。在新疆昆玉,一对贫困父母刚出生两个月大的婴儿身患疑难病症不能确诊,找到我们的专家,专家们及时进行了会诊,告诉父母可以根治,并给出了治疗建议,安抚缓解了父母的焦虑。在云南,我们的专家在活动结束后,将一位重症心脏病患者接力送到福州进行治疗并顺利康复,让一个家庭重获幸福。在西藏,很多患者不懂普通话,我们的专家借助当地医护人员的翻译,纠正一些有偏差的治疗和有害的生活习惯,并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很多时候,由于前来就诊的患者非常多,我们活动的时间又有限,专家们经常把电话留给患者,让大家在活动结束后再进行联系。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这些年的健康扶贫公益活动中举不胜举。无论多难多复杂,我和我的公益团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因为解除病痛就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在这种公益力量的感召下,学会各个专业分会也纷纷组织自己的公益专家团队,在本地开始不同规模的健康扶贫公益活动,学会的医生们走出大医院的手术室,深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那里的群众送去健康与温暖。几年下来,我们的健康扶贫公益活动已经覆盖内蒙古、广西、云南、宁夏、甘肃、西藏、青海、新疆等地,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健康带到更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加强基层医院建设、专业科室建设、科研能力建设、医护人员水平提高提供帮助和支援,活动注重健康教育,普及预防知识、传播健康管理手段,这是减少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的一剂良药。

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公益活动能带来的帮助是短暂的,要想解决贫困地区的健康促进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因此,结合自己的扶贫体会,2020年1月我向全国政协建议,要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并提出了加强贫困地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技术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本土医护人员能力、发展适宜贫困地区的传统医疗技术等有关建议。

由于我们的健康扶贫活动,2019年8月,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授予我“爱心奉献奖”,以表彰我和团队为促进受援地区扶贫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益路,有起点,没有终点。本着对生命的尊重,我们将继续为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做出不断努力,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最偏远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那里,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更有幸福感。”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

本文系独家原创,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号“统战新语(tongzhanxinyu)”,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统战嬗变

新闻自强

tongzhanxiny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