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

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1)

又到端午节。

千百年来,我们始终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有“巴蛇吞象”文化情怀的韩国人甚至还向联合国申请了文化遗产保护。乞丐渴望认阔亲戚,这点且不去说他,去年的时候,屈原从我们中学的教科书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在已经形成的思维中,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教科书中的离去,让许多人感到匪夷所思。

屈原从教科书中离去,因为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屈原身世争议。历史上究竟有无屈原其人?

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2)

最早发出质疑之声的是晚清经学大师廖平,因廖平在晚清至民国初年学术界的泰斗地位,许多人对廖平的质疑深以为然。紧随其后是胡适,大家知道胡适是主张“考证”的,他在《读楚辞》中这样说:“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仅要问屈原是什么人,而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闻一多先生后来也撰文论证,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距离屈原时代已是五百年之后。

前些年,北大教授龚鹏程一篇文章《楚辞?爱国诗人?说说屈原这笔糊涂账》将有关屈原的身世争议再一次拉到公众的面前。

他们为甚么质疑屈原是否存在呢?

不能不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

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3)

今天所见有关屈原的史料几乎全部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胡适认为《史记》是不很可靠的。让胡适抓住不放的是在《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文献中从未出现“屈原”这个人,同时,《史记》有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人物不仅在其本人传记中出现,也会常常出现在其他传记中,而屈原仅仅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出现,与屈原密切相关的《楚世家》和《张仪列传》中都没有提到屈原,有考证癖的胡适依据“孤证不证”的原则否定了屈原的存在,有人甚至认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不是司马迁所写,是后人编纂添加进去的。

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4)

另一个疑点是对屈原代表作品《离骚》的考证,《离骚》中出现了太多秦汉时期的事物和词汇,因此“屈原否定派”的学者大多认为是后人托古之作。

也有很多学者并不认同这些大师的质疑,他们认为,有关屈原的史料大都在秦始皇焚书时亡佚,现在找不到并不意味着没有。

名家争论本不容我等置喙,但肯定派的观点老耿还是悄悄赞同的。当年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因最早出现在明代而不见于宋元,被几乎一边倒质疑是后世伪作,直到1986年《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出现,才了结了这一公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老耿杂谈”,找那篇《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一看。

屈原的历史记载(屈原为什么被请出教科书)(5)

《史记》载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若《史记》记载是真实的,那屈原不姓屈,应当姓“芈”,“屈”是他的氏。呵呵,大家一定想到了《芈月传》。

先秦姓与氏是分开的,氏用来区分贵贱,贵族有氏,而平民没有。楚国王室姓“芈”,以先秦时代的称谓,只能称“屈原”而不称“芈原”。当然这是题外话。

正是因为历史文献的局限性,屈原的身世争议一直存在着,虽然屈原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但我们尚未搞清楚的事情,又怎好草率地教授给下一代,今天屈原暂别了教科书,但老耿坚信,随着史料的不断出现,屈原应有重回教科书的那一天。

历史需要严谨,这反映出一种文化自信。

喜欢我的文章吗,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老耿杂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