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舅大第二季全集(娘亲舅大收视暴走)

新的传播技术引发新的媒介使用习惯,电视收视率也在逐渐降低,爆款节目越来越难出现,以至于有行业专家指出——电视进入“低收视率竞争时代”,这一点在近期的电视剧收视上非常明显。

然而,在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整体低迷的当下,有一部家庭伦理剧却一骑绝尘,十分显眼。

娘亲舅大第二季全集(娘亲舅大收视暴走)(1)

编剧孟婕认为《娘亲舅大》属于让大家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后一类。家庭情感剧距离观众很近,每个人都不会逃脱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她的一段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家庭情感剧。

“2014年时坐月子,大舅妈来照顾我,我听她讲了好多的故事,确认了好多的细节,比如布料样式、粮票汇率,买东西的细节。”

讲故事的人兴奋 ,听故事的人神往,他们一起回到那个一穷二白的质朴年代。

那个年代的灾难很多,生与死的命题是日常命题,电视剧并非故作深沉,刻意营造悲情气氛,因为苦难就是那代人的日常生活。

他们的童年和青春充满了苦难,多年后,他们仍然迷恋这种苦味儿。在辛勤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他们积累了如此多的悲欢,他们需要反映他们苦难的电视剧作品,并以哭为释放。

孟婕说:“我们父辈的美好青春,是很值得大家去尊重和回味的。”

收视:家庭伦理剧的情感共鸣

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庭情感剧中有很多经典的“大哥”和“大姐”形象,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这种形象非常能引起50后、60后甚至部分70后的共鸣。那时物质条件艰苦,计划生育政策还未实施,四五个孩子的家庭很常见。

在这种集体大家庭的生活中,“大哥”“大姐”相当于半个父母,他们往往是富有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同时他们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者,致力于维护大家庭的稳定,调节家庭成员的关系。

娘亲舅大第二季全集(娘亲舅大收视暴走)(2)

而家里的老二或者老三往往充当的是“裂变者”的角色,他们和下一代代表的正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中觉醒的个人主义者。

血缘亲情维系大家庭,个人意识觉醒冲击集体主义价值观,二者共同形成这类剧的张力。

近30年来,从不同角度进行回忆追述的年代家庭情感剧,始终有一批稳定的受众。这类剧所反映的家庭成员的矛盾,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平易近人的日常叙事,底层人物的平民视角,时代的变迁,演员接近乎无痕的表演等,都让它的受众群能够进行持久而深入的精神和情感互动。

《娘亲舅大》地方台播的时候,收视份额最高到了百分之五十二点多,相当于半个省的电视都在收看这部剧。这给了孟婕很大的底气,觉得在央视八台播出不会差,但她最大的惊喜是来自网络点击率。

娘亲舅大第二季全集(娘亲舅大收视暴走)(3)

来源:骨朵数据

她说:“我觉得是真心换真心吧,观众知道我们这个东西不假。我是八零后,佟程程是按照我的时间线来写的。在电视剧开头就经历地震,并不是说为了赚观众眼泪,只是我是唐山人,地震对于唐山人是无法逃避的记忆,因此在写剧本时,会把个人化的经历融入。

如果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甚至说看到他生活的影子,他自然会被吸引,很多四十岁以上的人能从家庭情感剧中获得认同。

孟婕说:“写了那么多家庭故事,可能因为我是很注重家庭生活的人,因为只有每一个点都是你真的感觉到,触及到你内心了,你才会有这种表达的欲望。”

反思:指尖取代遥控,“全民收视”已成往事

《娘亲舅大》的高收视引人深思,曾给这个行业带来荣耀的年代家庭伦理剧能成为电视台的救命稻草吗?

原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表示:九十年代卫视刚上星时,就是面向城乡大众的,此时各省地面频道主打本省城市观众。本世纪初,二者的定位发生反转,地面频道以家庭伦理剧为主,卫视以都市情感剧为主。

这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进程和广告投放不无关系,并非只是影视内部自发的调整和反转

娘亲舅大第二季全集(娘亲舅大收视暴走)(4)

如今,传统的看电视模式正在消亡,观众不再接受被动收看电视节目,“全民收视”也逐渐成为过去式。都市生活的挤压,让年轻人争分夺秒地娱乐,追求高品质生活,他们更热衷于时间短、节奏快、有嗨点、信息密集的视频节目。

观众会回忆过去,子女也会想要了解父辈的青春和经历,但回忆不会成为主流,当下才是。这就好比吃腻了白米饭红烧肉的人,偶尔会尝尝窝窝头配咸菜,但只是偶尔。

从作为一家人珍贵的娱乐方式开始,电视机变成了家庭的象征,晚饭后一家人围着电视机,掌握遥控权的那个人带动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

随着年轻一代涌入大城市求学工作,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的情况是:家庭成员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机,各看各的视频,都要求给自己留足空间。

虽然各大电视台还存在着收视之争,但收视排行榜似乎变得更加无关紧要了。因为在与视频网站、短视频对观众的争夺中,电视台早已进入衰落期。

【文/王毛毛】

The End

出品 | 北京独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监 制 | 李星文

主 编 | 杨文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