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

师承在相声界来说是个太重要的事情了,没有师承,就是水平再高,也会被人称作海青。所以大多数相声演员都会为了自己的师承问题想尽办法,做出多种努力。

这种情况不仅会发生在普通相声演员的身上,就是像马志明这样出身相声世家的知名演员,也会同样遇到。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1)

马志明的父亲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泰斗马三立,爷爷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也许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的家庭背景难道拜个师父这么难吗?拜师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辈分是个大问题。

马三立是“寿”字辈的相声演员。在相声界有规矩,儿子不能拜父亲,但是如果拜师肯定要拜和父亲一个辈分的。在马志明需要拜师的时候, “寿”字辈的相声演员除了马三立之外,就是郭荣启和当时远在福建的陶湘九。郭荣启和马三立关系一般,不会收马志明为徒,而陶湘九在福建支援南方曲艺事业发展,不想过多参与京津一带相声界的事情。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2)

所以马志明的的拜师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也就耽误了下来。后来马三立和侯宝林说了此事。侯宝林当时也想做个顺水人情,就说代拉马志明,让他拜自己已故的师父朱阔泉为师。朱阔泉是正经八百的“寿”字辈,所以如果能达成这桩拜师,马志明也就属于归入正途,在相声界有了个非常好的师承。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3)

不过也许是好事多磨,这件事一直搁置了4年多,才最终达成。这个结果的促成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侯宝林的徒弟于世猷。原来在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工作的于世猷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调到了天津曲艺团,和马志明成为了同事。

当年马三立和马志明父子在天津举行了一场马氏相声专场,这次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也让马三立更加觉得儿子马志明的师承问题不能再拖了,当时马志明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岁。于是于世猷就担当了马家和侯家之间的协调工作,去北京和自己师父又提起了马志明拜师的事情。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4)

侯宝林这次行动很迅速,很快就安排好一切事宜,赶到天津,和马家一起共同举办了马志明的拜师仪式。这样马志明就由侯宝林代拉拜师朱阔泉,成为了“宝”字辈的相声演员,成为了侯宝林的师弟。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5)

按说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了这样一件大事,马志明应该和这位师哥关系非常好才是,但事实上两个人在日后并没有太密切的交往。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两人后来关系却一般,少马爷太有个性?马志明和侯宝林两人关系不是很亲近,其中有很多原因,并非是一两种因素造成的。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6)

首先虽然侯宝林代拉收了马志明为师弟,但是在当时侯家和马家在相声界并不是关系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还有些小隔阂。这其中的原因有双方对于相声理解的不大相同。马三立是是一个非常尊重传统并且与世无争的人,而侯宝林则是个相声改革派,并且做事比较积极,当时名气也很高。另外两家分居京津两地,在那个年代来往并不是很方便。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7)

之所以代拉收徒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能说侯马两家的关系就非常好。

当然这其中也确实有少马爷的性格原因。少马爷号称相声圈的独行侠,不擅长也不爱与他人交往。用很多同行的话讲,就是脾气有些古怪。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8)

少马爷的脾气古怪是因为当年,年纪轻轻就随同父亲被下放的天津南郊的农村劳动,回到曲艺团又经历了多年打杂无法登台的处境。所以他对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自然就冷静和被动很多。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9)

少马爷虽然是侯宝林的师弟,但是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原因,确实两个人走动很少。后来侯家父子又开始爆火,而少马爷则依然秉承父辈传下的淡泊名利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所以更不会主动和侯宝林亲近。

马志明谈侯宝林拜师(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师承)(10)

欢迎关注江丞相声视界,相声的世界里不是没有悲伤和艰难,但是相声传递的永远都是快乐和轻松。这就是相声的格局和哲学,也是每个人获得幸福人生需要具备的格局和哲学。

今日话题:您觉得少马爷马志明是不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我们一起倾听,一起分享。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