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1)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2)

场景重现:

1998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受灾最重的是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据统计,全国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800多万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先后调动66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27.4万兵力。截至8月23日,解放军、武警部队已投入兵力433.22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00多万人,动用车辆23.68万台次、舟艇3.75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1289架次。抗洪抢险取得重大胜利。在1998年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中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3)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军30余万官兵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勇抗洪,打响了一场特殊的战斗,铸造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惊涛骇浪》就是根据这段波澜壮阔的史实创作摄制的,影片由翟俊杰导演,集合了李幼斌、巫刚、宁静、潘粤明、赵有亮等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运用高科技手段呈现了很多洪水肆虐的场面,以其昂扬的主题、浑厚的意境、鲜活的人物形象、充满激情的画面以及富有诗意的艺术表达方式获得了观众的赞赏。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4)

全片以1998年夏天,长江荆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务作为主要叙事线索。影片开始,在龙嘴湾民垸突然溃堤的震撼场面中,林为群和代理连长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冲走,6名官兵牺牲,一万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这种危在旦夕的形势迅速将观众带入万分危急的抗洪情境之中。军长张子明率领某集团军在抗洪中段进行移防,转战湖北赶赴灾区,并接到誓死守护荆江大堤的任务。张子明请来工程院院士、水利专家韩盛元任荆江抗洪副总指挥。这时,长江第四次洪峰来临,沙市水位高过1954年分洪时的水位。韩盛元力主不分洪,数万军民艰苦奋战,使洪峰安全通过林水。在另一条情节线索中,九江大堤决口,团长周尚武奉命率红军团星夜驰援,连续奋战五天五夜,协助大部队堵住了决口。最后,在抗洪战斗最关键的时刻,面对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来,韩盛元提出用水库泄洪蓄水的办法错过洪峰,同时要求集团军必须在48小时内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特大洪峰到来之前的深夜,在大堤即将决口的情况下,张子明果断指挥红军团用载重大卡车堵决口,周尚武在千钧一发之际飞车冲向决口,成功保住了大堤。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5)

除了以抗洪抢险为主要叙事线索,影片还设计了多条情感线索,呈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关系,比如张子明与张成文的父子情,周尚武与韩梅的夫妻情,韩盛元与韩梅的父女情,魏老兵与阿婆的祖孙情,张子明与韩盛元的同学情,以及影片处处流露的战友情和军民情。因此,《惊涛骇浪》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塑造了军民一心的英雄群体形象。在对英雄的典型性进行渲染的同时,影片也十分注重对人物个性的刻画。从真实的人性出发,抵达英雄个体形象应具有的深度,这对于军事题材的主旋律影片的英雄人物塑造来说,有非常重要的突破。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6)

比如影片开始不久,主要人物张子明和其子张成文在激烈的矛盾中出场。张子明阵前训子非常有威慑力,父亲当众批评儿子张成文连长擅自改变行动路线,使部队迟到了十分钟。紧接着,影片又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申请复员的做法极为不满,认为儿子只考虑自己的前途,那就是逃兵。父子关系一时非常紧张,矛盾一触即发。一位“不近人情”“霸道专制”的父亲,和一位不想子承父业、只考虑个人前程的儿子,这样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对于观众来说十分新颖,它打破了常规,同时又具有生活真实的质感,大大增强了人物的可信度和观众的共鸣感。后来,经过生死的考验和误会的解除,父子俩的情感与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在周尚武与韩梅这一对夫妻之间,影片以两人想生孩子却屡次被抗洪抢险紧急任务所打断为切入点,两度营造暧昧氛围和尴尬情景,与救灾的场面一张一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使影片具有生活化气息。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7)

除了对人物个性的刻画,影片还非常擅于捕捉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以此来构建全片的影像质感和艺术风格。影片中有数个堪称经典的场面,非常震撼,极具情绪感染力,如军长张子明为牺牲的战士点名、抗美援朝老兵敬酒、失明的老婆婆用玉米记数、为魏老兵送殡和抗洪取得胜利后战士们在大堤上睡着的场景等,这些场景在艺术化的处理中,极为煽情,唤起观众内心的感动和敬佩之情。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8)

影片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表现手法上常常另辟蹊径,创造性地利用视觉元素和符号烘托出强烈的情绪。以水利专家韩盛元置生命于不顾,独自留守水坝的一场戏为例,镜头以大远景的视角进行拍摄,巍巍的大堤与韩盛元极小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韩盛元打着一把红伞在雨中巡视,鲜艳的红色和随时会开闸泄洪的大堤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在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只见水流从闸下喷涌而出,顷刻汇成一股自天而降的激流。继而画面中狂风大作,巨响如雷,远远望去,只见韩盛元仰跌倒地,手中的红伞飘向空中,如同放飞了一只气球,向观众飘来。这个场景,不仅让观众牵挂韩盛元的安危,画面极强的形式感还传递出深刻含蓄的意蕴,韩盛元身上的牺牲精神、坚定信念,彷佛随着红伞的飘移得到了传递,并随红伞在天地间获得了永生。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经过明显的艺术加工,但这些人物并非凭空捏造。例如,影片中红军团的年轻战士林为群,就是以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李向群为原型。1998年8月5日,李向群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群像,是无数抗洪军民的缩影。

抗洪的战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史诗(9)

翟俊杰导演将这部电影定位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感人泪下的故事,一部重塑英雄的史诗”。确实,影片思想内涵深刻,时代特色鲜明,气势磅礴恢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片还在主旋律电影中融入了灾难片的类型特点,在重大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中有重大突破,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时至今日,我们通过回顾这部影片,重温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英勇奋战,取得抗洪胜利的历史性壮举。影片中那些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沉着冷静的人民群众,勇于担当的水利专家,有超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党员干部,彰显出雷霆万钧的力量,这些力量汇成了一句话:“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推出“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特别策划,以时间线索为主要脉络,挑选能反映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和关键历史场景的21部主旋律影片,通过影评导赏的方式,重温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特邀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撰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