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草原手抓羊肉(舌尖上的历史三)

舌尖上的草原手抓羊肉(舌尖上的历史三)(1)

火锅可以说是时下最流行的饮食,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火锅店鳞次栉比。火锅文化也慢慢的流行了开来,年轻人为受众群体的四川火锅,作为南方火锅的代表首先火遍大江南北。其实最早的火锅源于北方,元朝时期蒙古族地区就已经有了这一餐饮形式,它就是北方人所称的涮羊肉。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在南征途中,一场激战过后,人困马乏。于是部队停歇休整。忽必烈命令厨兵烧火杀羊,准备用餐。刚要煮肉时,探兵来报,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忽必烈一边下令准备迎战,一边喊着:“术兀思(羊肉)!术兀思(羊肉)!”这时如果等到羊肉煮熟再吃已经来不及了,厨兵急中生智,拿起刀来飞快地把羊肉切成薄片,倒入开水锅中煮一下立刻捞出,盛在碗里撒上盐,递给了忽必烈和各位将士,部队很快吃饱后迎战敌军,大获全胜。

之后举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兵精选优质的羊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于是赐名为“涮羊肉”。从此,涮羊肉的吃法慢慢的推广开来,也就成为了现在的北方火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