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通勤会毁掉幸福感(通勤时间45分钟是幸福临界点)

据说,上班族们有三大理想,钱多、事少、离家近。

企业福利好,工作时拿得钱多,做的事情又轻松,还能走路回家,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甚至还有人畅想,中午回家给孩子做了午饭再去公司上班或者在公司食堂吃完饭再回家睡午觉,多好。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很大一部分上班族基于工作的需要,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求,不仅有“996”,还需要长距离的通勤考验。

据央视快看报道的数据显示,

在中国,有超1400万人正在忍受单程超过60分钟的极端通勤。

长时间的通勤会毁掉幸福感(通勤时间45分钟是幸福临界点)(1)

小编作为上班族,对于“极端通勤”这事还是深有体会。从个人感受来说,单程60分钟已经算比较舒适的上班距离了。以小编上班的重庆市主城区为例,任何一个跨区上班需要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以一小时为单位。如果跨两个区,上班的时间则更长一些。

如果要算“极端通勤”的时间,至少超过90分钟或120分钟才算吧。比如家住河北燕郊,但上班地点在北京主城区。比如家住昆山,但上班地点在上海主城市;比如,家住余杭区,上班却在杭州萧山区等等。

60分钟的上班通勤时间,其实距离不不远。从住家小区走到地铁站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从地铁站到公司,一般也需要15分钟左右。而地铁上的半小时,也就十几个站。轻轻松松,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所以,小编这种上班族认为,60分钟已经算是舒适度高的上班时间了。

什么样的时间才是“极端通勤”?

像上海的金女士这样的可能才算真正的“极端通勤”。

据网上报道的消息显示,上海的金女士,家住金山区朱泾镇,但是,其上班的地点却在杨浦区某公司。开车单程在100公里左右,电动车-公交-地铁-班车-步行每天上班的单程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15分钟。也就是说,金女士每天得花6.5个小时在路上。真正做到了早出晚归。

长时间的通勤会毁掉幸福感(通勤时间45分钟是幸福临界点)(2)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提出来,金女士为什么不在单位附近租房子呢?

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同样也会思考过。

落到实处还得看收入与支出。看一看自己每个月的工资,算一算租房成本、交通出行成本、生活成本,综合权衡之后才会决定如何选择。

同样,金女士自己说,她也考虑过在公司附近租房:

“但这样成本更高”

前一段时间,关于上班通勤的事同样也热议过几天。

一位家住江苏昆山的女孩斌斌每天坐高铁跨省上班,从家步行6分钟到高铁站,乘高铁17分钟,乘地铁20分钟,步行8分钟到公司,一趟耗时50分钟,比很多同城通勤的同事用时还短。各同在上海上班的金女士相比,虽然是跨省,但幸福度明显要高出很多。

斌斌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交通费用也只有1000元左右。只要卡准上下班的时间点,根本不用担心堵车的问题发生。

长时间的通勤会毁掉幸福感(通勤时间45分钟是幸福临界点)(3)

上班通勤的事,也让我想起,去年,在某节目中,经济学家管清友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的时间。网友们瞬间炸锅,有网友表示,“何不吃肉糜?”,还有网友称,“因为租不起,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发问”。

根据剑桥大学等机构的一项研究结果:

单程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可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而单程通勤超60分钟,患抑郁症的风险则会增加33%,肥胖的可能性也会提升21%。

美国科学院院刊的论文显示,通勤时间45分钟是幸福临界点。超过之后,时间越长幸福度越低。而低于45分钟,大家会尽力选择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更好地工作。

大城市,居住不易。

在此,我们祝福那些奔波在路上,为城市发展而努力拼搏的人。愿他们都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最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你做到了吗?加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