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1)

鲁迅《社戏》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先生文字里那份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深情回忆与细腻描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相信很多人,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一定对文中描写的,一个红衫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用马鞭打的情节,记忆深刻,也和鲁迅先生一样,认为是戏里最好的一折。

其实这出戏是绍剧《五美图》中的一折,名字叫《游园吊打》。说的故事是,唐德宗时,奸相卢杞杀害忠良金殿邦,又命千总丁奉,前去捉拿其子金文铭。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2)

卢杞画像

这金文铭,在逃亡途中,躲入定国公朱文广的后花园,正好碰上朱文广之女朱绣凤在游园。

朱绣凤问明情由后,深明大义留金文铭园中暂避。

丁奉一路追踪至此,进园查问,却见朱绣凤年轻貌美,于是唆使卢杞之子卢廷宝,前来调戏。

接下来便是金文铭英雄救美,将他们赶出花园。

这卢廷宝岂能善罢甘休,又命丁奉纠集家丁,趁着黑夜,再次一同闯入朱府花园,准备强抢朱绣凤。

适逢朱文广星夜回府,拿下卢廷宝和丁奉,绑起来吊打,罚他们现场写“服状”。

语文课本里写的红衫小丑,就是卢廷宝,花白老人,当然是朱文广。

这是戏曲,许多情节都是纯属虚构,比如卢杞之子强抢民女。

不过戏里写卢杞残害忠良,倒是千真万确。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3)

这卢杞是唐德宗朝的著名奸相,却是名门之后,他的祖父卢怀慎,是玄宗朝时,和姚崇共事的宰相,虽身居高位,却为官清廉,家无余蓄。他的父亲卢奕,在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时,为国殉难,唐肃宗加赠礼部尚书,名入《忠义传》。

按说这样一个数代为国尽忠、家风纯正的名门望族,不应该出一个似卢杞这般,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怪胎才对,可是卢杞还偏就这么硬生生扎进范阳卢氏,这一高风亮节的家族之中,如一粒鼠屎般,膈人的眼。

这卢杞不但不像卢家人,简直都不像中国人,我们先来看一下《旧唐书》对其相貌的记载:

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按说男人,本不需要靠颜值吃饭,丑一点矬一点倒也无所谓,可是生成卢杞这般相貌,真是让人无法接受,简直是丑出大唐、丑出地球,丑到全宇宙的节奏啊。

丑就丑吧,还整一身蓝色,这蓝盈盈的像个鬼,在黑漆漆的夜,谁见谁不怕啊。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4)

以今人眼光看,大约这卢杞生得一双蓝眼睛、鹰钩鼻,是个混血儿也说不定,反正唐朝那会儿开放,外国妞满大街都是,只是他这个混血混得不成功,混得有点吓人就是了。

对于卢杞这奇丑无比的相貌,识人准又狠的是郭子仪。

靠着祖上的恩泽,那会儿的卢杞已经是御史中丞了,一次郭子仪生病,同事们来看望,郭子仪家里的姬妾丫鬟们都不回避,可是等到卢杞来探望时,郭子仪把所有人都赶走了,独自一人靠在床上,等他来。

后来家里人问他缘故,郭子仪于是说出了让全家人倒吸凉气、毛骨悚然的一段话:

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夺权,即吾族无类矣。

后来卢杞升任宰相后,在德宗朝,明刀暗剑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太多朝中大臣因此家破人亡,一如郭子仪所料。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5)

他磨刀霍霍对付的第一个人,是他的直接竞争对手杨炎。

这杨炎是德宗朝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对中唐中兴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他这人也有个毛病,就是睚眦必报。

他原先是依附代宗朝时的宰相元载的,一说是元载的外甥,靠着舅舅,杨炎成功上位,大历九年,升任吏部侍郎,但是好景不长,大历十二年,独揽朝政、专横跋扈的元载,被代宗坐罪赐死后,杨炎也被贬为道州司马。

后来在德宗朝,靠着宰相崔佑甫的推荐,他又一步步加官进爵,最终做到宰相大位。

这杨炎人长得帅,文采又高,史载他“美须眉”、“峻风宇”,总之是高富帅一枚,所以和人长得丑,心又坏的卢杞同朝共事,杨炎每天都是晕车晕船般难受,于是便经常称病不上班。处理朝中事务时,当然和卢杞是鸡同鸭讲,谋也不合。

这卢杞也厌恶杨炎:你丫除了人长得帅,还不是和我一样的坏?陷害段秀实、赐死刘宴,不都是你捣的鬼?咱俩谁也别说谁。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6)

杨炎剧照

人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这杨炎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叫杨弘业,仗着老子是当朝宰相,经常干些违法乱纪、代父收受贿赂的事。

杨炎和一个叫严郢的人有积怨,卢杞就故意举荐严郢担任御史大夫,然后让严郢查他儿子犯的事。

只要是当官的,谁禁得起查啊,这杨炎也不例外,结果一查,就查出了杨炎修建家庙时,出卖在东都的一套私宅,最后被河南尹赵惠伯高价买去了,这明显是变相贿赂啊。

这之后,卢杞又派人到处造谣说,杨炎所建的家庙,此地是王气所在,杨炎故意在此盖家庙,当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心可诛。

最后德宗大怒,杨炎被贬崖州司马。

在去崖州途中,路经鬼门关,预感不祥的杨炎写诗说:

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

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

最终,在离崖州百里之地,杨炎被宦官秉承德奉旨勒死。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7)

杨炎死后,卢杞向德宗举荐关播为相,说他“儒雅忠厚”,也确实,后来关播对卢杞言听计从,开会时他到个场签个名,就算完事,从不发言,是个标准的傀儡宰相。

这下,卢杞方才心满意足。

狡兔死,走狗烹。

杨炎死后,卢杞又找了个机会,把严郢贬为费州刺史,后来,什么好处没捞到的严郢,得知被他陷害的赵惠伯,又死于狱中时,悔恨交加,亦在一年后,郁郁而终。

曾任宰相之职,德高望重、为人正直的朝中元老李揆,卢杞担忧德宗会重新启用他,于是在建中四年七月,怂恿德宗,派七十多岁的李揆,出使西蕃,后来顺利完成使命的李揆,在到达凤州时,年老之人,又经长途跋涉颠簸,最终病死于凤州。

诗人杜牧祖父杜佑,为人亦德高望重,德宗对其礼遇有加,也被嫉贤妒能的卢杞,在皇上面前进谗言,最终被贬为饶州刺史。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8)

杜佑

同样在建中四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攻陷汝州,再次使坏的卢杞,故意举荐当时已75岁高龄,四朝元老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营,宣读圣旨,晓以大义。

颜真卿毅然前往,最终被囚,凛然不屈,于兴元元年八月初三,被叛贼缢杀,终年76岁。

当时因连年征战,军费开支每月都在一百多万贯,京城国库已入不敷出。

为增加军费开支,时任户部侍郎的赵赞,无计可施,开始谋财于富商,规定凡聚钱过万贯的富商,留万贯钱作资本,余钱全部充作军费,又增收房屋间架税、除陌税,敛财于民间。百姓怨声载道,以至于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士攻入长安时,公开喊出“不夺汝商户僦质矣,不税汝间架除陌矣”的口号,以争取民心。

此次泾原兵变事件,哗变兵士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被迫逃往奉天,长安城被叛军占据一月有余,史称奉天之难。

在逃难途中,一个叫崔宁的官员,因后至,又对身边的人流泪言道,皇上聪慧非凡,事情所以至此,全是被卢杞迷惑所致。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9)

这话很快传到卢杞耳内,于是卢杞故意派人造谣说,崔宁所以后至,是和叛军有勾结。

朱泚又用反间计,故意下诏书,任命柳浑为伪朝宰相,崔宁为中书令,然后卢杞又派人找来原先在崔宁手下做事的一个叫官康湛的人,伪造了一封崔宁私通朱泚的信,这样,他里应外合的奸细身份就被坐实了。

可怜崔宁,就因为一句话,便招来杀身之祸,最终被宦官活活勒死,终年61岁。

回头再说德宗被困奉天,这朱泚又率兵围攻奉天,幸得大将李怀光,在鲁店大败叛军,朱泚被迫撤回长安。

然后在去往奉天的途中,李怀光多次和部下谈及朝政,说卢杞这奸相,我若见了皇上,一定要求皇上杀了他:

宰相谋议乖剌,度支赋敛重,京兆尹刻薄军食,天下之乱皆由此,吾见之,且请诛之。

这话很快也传到卢杞耳中,卢杞大为惊惶,于是向德宗谏言说,李怀光来奉天朝见皇上,太耽误时间了,“不如使怀光乘胜进收京城,破竹之势,不可失也”。

德宗认为卢杞言之有理,于是下诏让李怀光屯兵便桥,择日进军攻打长安。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10)

李怀光

这李怀光眼见自家拼死搏命,替皇上解了围,结果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更别说表个功了,气个倒仰,然后李怀光赌气也不去攻打长安,就驻扎在咸阳一带,按兵不动。

很快,又有大臣向德宗谏言,说这李怀光不追穷寇,听说还阻止别人进攻长安,这明显是要造反啊。

于是德宗为笼络人心,又给李怀光诏加太尉,还赐他免死铁券,本是以示信任,结果却把事情彻底搞砸了:

凡人臣反逆,乃赐铁券,今赐怀光,是反必矣!

勃然大怒的李怀光,没过多久,就联合朱泚,起兵反唐,率兵进逼奉天,追击德宗。

感到大事不妙的德宗,又被迫逃往梁州避难。

这场战乱,最终被大将李晟,于兴元元年,成功平定。长安城被收复后,朱泚在西逃途中,被部下梁庭芬、韩旻斩杀。

而后来又和朱泚闹翻了的李怀光,独自率军逃往河中,后被唐军重重包围,陷入绝境,最终被朔方军将领牛名俊斩杀。

这是后话。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11)

回头再说奸相卢杞,自李怀光事件后,迫于舆论压力的唐德宗,被迫将其贬为新州司马。

两年后的贞元元年,遇朝廷大赦,他又被调任吉州长史。

再次看到发迹曙光的卢杞,无限欣喜的对人说道:

吾必再入用。

结果还真给他说中了,就在这一年,德宗又准备让卢杞任饶州刺史。

可没想到,负责起草诏书的袁高不干了,马上联合当时的宰相卢翰、刘从一,极力劝德宗收回诏命。

为表达对卢杞同仇敌忾、人神共愤之情,感觉他们把所有能表达无比激愤痛恨之情的形容词都用光了:

三军将校,愿食其肉。

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

自闻再加擢用,忠良痛骨,士庶寒心。

人之无良,一至于此。

再次面对强大舆论压力的德宗,不得不将卢杞改授澧州别驾。

不久,卢杞死于澧州。

有意思的是,后来德宗对朝中一向以正直清廉著称,年近七旬的大臣李勉问道:

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

然后年高德劭的老臣李勉,说出了一句让德宗“默然良久”的话:

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这一句,对德宗而言,真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大奸大恶之人,从来都是以至忠至诚至贞之貌出之,一副要为你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模样,让你觉得他时时刻刻都在为你鞠躬尽瘁,到死也会对你忠贞不二,却怎知,在他眼里,你不过是棋子、是人梯、是工具,是可以给他带来泼天富贵的天下第一大笨蛋。

貌丑心恶残害忠良(貌丑心恶残害忠良)(12)

唐德宗

从古至今,这纷攘世间,如德宗一般被奸邪谄媚小人,蒙在鼓里,玩弄于掌间的统治者,又岂止德宗一人。

怎奈,德宗醒了,可是那些身居高位,迷途不知返,不如德宗者,比比然也。

卢杞有一子名卢元辅,并不是《游园吊打》里的花花公子卢廷宝,却是一个年少时就以品行高洁,闻名于世的翩翩佳公子。

后来他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很好继承了祖父、曾祖父的纯正优良家风,以高尚的名节彪炳史册,时人“亦不以父之丑行为累,人士归美”,作为一代奸相之后,令人刮目相看。

俗语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是这貌丑心恶的卢杞,却是,不是卢家人,进了卢家门,生生玷污了范阳卢氏的高门清誉。

伤哉!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