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

雌螳螂慢慢地转过身子,一口咬掉雄螳螂的头,吞下肚去。因为没有头,雄螳螂的中枢神经变得更为专一,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交配上,使整个交配变得更加单纯,更加投入。

摘自《为禽兽喝彩》

地球生命诞生至今20亿年,生、老、病、死始终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生与死占据着两个极端,“生”伴随着繁衍,“死”又代表着灭亡,除去少量无性繁殖的生物,繁衍总是不能避免交配。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1)

昆虫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绝对名列前茅,交配方式也千奇百怪,在人类看来,有些行为甚至过于“血腥残忍”。

螳螂的交配方式,绝对是“血腥残忍”的代名词,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将“螳螂弑夫”写进书籍,《昆虫记》的出版和风靡,让螳螂夫妻间恐怖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2)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螳螂大眼长须、角头镰胫、腹肥臀大,除南北极地外,遍布全球,体长5到10厘米不等,现今发现2000余种,我国已知本土品种一百有余,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传统中药里具有一定的地位,《本草纲目》有相关记载。

螳螂因前腿常向内折叠,与祈祷的修女相似,在古希腊文化中常被视为先知。作为肉食动物,美国曾主动引进我国中华大刀螳用于防止农业虫害。除去常见农业害虫,部分螳螂也会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如生活在南非的一种螳螂,雌螳螂会捕食落在树上歇息的麻雀,该螳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螳螂。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3)

螳螂之所以如此出名,残忍的交配方式位居首功。交配过程中雌螳螂为何会咬掉“丈夫”的头颅,并蚕食雄性的身体?一直是科学界比较热门的话题。

科学家发现,雄螳螂体内中枢神经较为分散,咽下神经节对交配行为存在抑制效果,咬掉头部,会减少雄螳螂腹部交配神经的抑制,让雄螳螂在长时间内处于高度兴奋交配状态。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4)

另外,雌螳螂在交配过程中也会掌握绝对的主动,想要停止交配只需回头吃掉背上的雄螳螂躯体即可。

上述看似合理的解释,却有个很大的漏洞,因为人类很少在野外发现雌螳螂“弑夫”现象。

1984年,科学家为证明“弑夫”是否属于螳螂交配必备的程序,开展试验。实验结果证明,弑夫并非螳螂交配必备程序,研究人员猜测“观察者效应”可能是导致雌螳螂弑夫的原因之一。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实地观察的方式,发现螳螂在交配过程中存有“弑夫”行为。而此次试验,研究人员利用摄像机代替实地观察,结果发现30对螳螂在交配过程中,未出现“弑夫”行为。难道弑夫是因为交配过程中有人观看,螳螂害羞导致?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5)

在后续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雄螳螂在交配过程中会小心谨慎地靠近雌螳螂,并“举行”一场数分钟至数小时的求偶仪式。观察者的出现,让雄螳螂放弃求偶仪式,直接“蛮干”,被杀也不足为奇。毕竟交配过程中,旁边站个庞然大物,谁都会紧张、恐惧,做出怪异的举动。

除“观察者效应”外,科学家还发现,饥饿程度可能与“弑夫”行为也存在关系,在长达数小时的交配过程中,雌螳螂体能消耗比较巨大,“弑夫”与未“弑夫”雌螳螂产下卵的数量,相差接近一倍,吃掉雄性的雌螳螂产卵数量明显增多,弑夫可能是为了补充能量多产后代。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6)

产卵的螳螂

2015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发现饥饿的螳螂,会分泌大量费洛蒙。我们可以将费洛蒙看作是一种求偶信号,只有成熟期的雌螳螂才会分泌该物质求偶,饥饿状态下的雌螳螂大量分泌该物质,明显是将雄螳螂视为猎物,“傻乎乎”的单身雄螳螂,误以为遇到了真爱,谁知一去不回。所以雌螳螂只是饿了,并非寻求交配。

为何母螳螂吃掉雄螳螂才能怀孕(为什么螳螂在交配时)(7)

雌螳螂为何会吃雄螳螂?科学界至今还未有统一的解释。除去上述提高交配质量、观察者效应、饥饿等解释外,还普遍认为是雌雄螳螂发育时间不同,器官发育未成熟的雌性受到“欺辱”时,出现自卫行为。

科学大跨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螳螂之谜会被完全解密,为雌螳螂“沉冤昭雪”。

结尾

螳螂弑夫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少被发现,只有在实验室里极度饥饿、恐惧(观察者效应)或身受侵害的时候才会出现,那么螳螂是否根本就不存在“弑夫”习俗呢?就像影视剧中一样,人类在饥饿、恐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同类相残、相食的现象。螳螂弑夫也许只是被吓破了胆?

科学不止浩瀚宇宙

生物世界也很辽阔

关注我,带你畅游生物海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