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

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

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

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1)

《双法字理》丛书

今日汉字主角:琶杷疤靶吧把爸

01

琵琶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古代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弦乐器。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2)

古琴是我国弦乐器的最早代表,二者有相似之处,于是在造字时采用了“琴”字的上半部“珡”表示弦乐的归类,造了“琵琶”二字。

“琵琶”二字没有太多的造字缘由,就是模拟琵琶演奏时的主要音效“噼噼啪啪”而来。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3)

“琶”的字形演变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植物也叫枇杷,取名于其果实的样子。

枇杷这种果实样子很像琵琶,颜色橘红,籽粒较大,人们吃完果肉吐出籽粒,坠地发出噼啪的声响。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4)

02

伤疤的“疤”,似乎与蛇没有关系,那为什么还用它表音表意呢?那我们还要去看看 “巴”字。

巴除了表示一条大蟒蛇以外,还表示尾巴,因为蛇的样子确实很像动物的尾巴。所以用“巴”所造的字也有一些与尾巴有关。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5)

尾巴在身体的后面,与身体连在一起,系在一起,于是引申 出连结、结合的意思,所以有一个词叫“巴结”。

这时我们再看“疤”字,当肉身受伤破皮时会留下伤口,伤口过一段时间会愈合,但无论怎样都会留下一个痕迹。

这个痕迹便是伤口愈合时,肉皮结合留下的,所以叫结疤、疤痕。

03

靶子的“”配以“革”字,首先说明最初是使用皮革制作的,为了耐用。

其次,用“巴”表音表意是“疤”字的省略,人们射箭于靶子上留下一个一个的疤痕。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6)

靶的字形演变

”字是个语气词,是一种表示肯定的口气,所以加“口”字旁。

人们询问时说,可以的话就“把”事情办理了,或是“把”东西拿过来,这就是用了表示行动的“把”字。

”字就是用手抓住的意思,所以就加提手“扌”,最初为抓住尾巴,今天多指杯子、门户的把手,即用手抓住的地方——把手。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7)

门把手

无论杯子把还是门把手,都似主体之外的一个小尾巴,是方便人们手拿的部分。

当然把手也有圆形短小的,这就为柄——“把柄”。不管是“手把”还是“手柄”,都是为了让人便于把握的。

04

“爸”字算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字,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同时,在中国文化中讲爸爸,就必须先说说父亲的“父”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8)

“父”的字形演变(甲、金、篆、楷)

“父”字原本是一只手拿着东西,一般指手拿斧子,就表示一个斧头,后来指手拿斧头的人为“父”,于是另造加“斤”表示“斧”。

“斤”原本也是斧头,当它表示了交换单位以后,“斧”就不得不出现来专表斧头了。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9)

所以,“父”的本意并不是父亲,是指可以拿着斧子干活的男人,多指成年男子。它是古时男子成熟的标志性器物,且表示力量,如历史人物“夸父”。

此外,“父”字有时候也写成“甫”,在古汉语当中二者有时通用,“甫”多指美男子

同时与它们读音相近,意义相仿的还有个“夫”字,这个“夫”在造字和文化上就显得文雅了。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古人对成年男子的形容,有力量型(父)、美貌型(甫)、儒雅型(夫)等。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10)

“父”因其指成年男子,故有父辈之意,因家族中父辈较多,所以造了“爹”字。父辈依次为大爹、二爹、三爹等,自己的父亲便是亲爹。

又因“伯”为兄弟之长者,故父辈之长也称伯父,依次为大伯、二伯、三伯等,比父亲小的父辈便是“叔父”,以古人兄弟间的次序名“伯仲叔季”来分称呼。

是老大,是第二,是第三,是最小的。成语“不分伯仲”的意思便是说在两个人或物比较之时,难以分出第一、第二,孰优孰劣。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11)

三只“大虫”,谁更厉害?

“爸”字由来较晚,但却造得很好。“爸”的读音跟“伯”相近。所以在北方,人们把“大伯、二伯”也称为“大爸、二爸”,且父亲通常更是一家之中能把握全局的人。

人们为了有别于“父”字的广,“爹”字的多,于是另造了表示把控能力的“爸”字专表父亲一意,在读音上既表现出了男子的霸气,也体现出了男子的能力。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巴字的由来(琶杷疤靶吧把爸)(12)

读《双法字理》,学汉字文化!你值得拥有!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