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

康熙三年夏日的一个晚上,河东解州发生了一件事,赵员外家小姐和家里的小长工S奔了,赵家上上下下一片慌乱……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我从头讲来。

河东解州城外有一个村子叫赵家庄,赵家庄有个赵员外,赵员外有个女儿叫赵丽媛,年方二八,貌若天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1)

赵员外家里有二百多亩地,养了三匹马,十头牛,两群羊。雇了五个长工,十个短工,两个奶妈,农忙时还要雇很多临时工。

五个长工里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叫王小宝,才十八岁,来赵员外家不到两个月。

他是山东滨州人,黄河发大水逃难来到这里的,清瘦身材,皮肤洁白,不像个农家子弟,倒像是白面书生,若不是一身粗布衣裳,绝不会想到他是大户人家的一个小长工。

按说王小宝这样的年龄和身子骨,赵员外家是不会雇这样的长工的。赵家花钱雇长工是要那种身体壮实、力气大的人。赵家雇长工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饭量大,饭量越大越欢迎。

那王小宝是怎么进赵员外家当长工的呢?

原来,一个多月前的一个傍晚,赵员外女儿赵丽媛从外面回来,发现门外地上躺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她便蹲下来一边在他肩上轻拍,一边叫他,喂,你怎么了?快醒醒……

这样叫了一会儿,小伙子醒了,睁开了眼睛,脸色苍白。

你怎么了,哪里有不舒服吗?赵丽媛问。

小伙子说,我是来这里应聘长工的,走到这里就突然两眼发黑晕倒了。

应聘长工?你多大了?就你这个样子还应聘长工?家在哪里?赵丽媛觉得好笑,对小伙子发出一连串疑问。

我十八岁了,从山东滨州逃难过来的,家乡发大水,什么都被淹了……小伙子说。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2)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人呢?怎么就你一个?赵丽媛问。

我叫王小宝,父母早已去世,没有兄弟姐妹。小伙子声音很低,显然是没有力气。

小姐,我看这小伙子八成是饿晕了,你看他的脸色,好苍白,怪可怜的。跟随着赵丽媛的奶妈说。

是啊,那就先把他扶起来,弄到家里吃饱饭再说。赵丽媛对奶妈说。

奶妈把小伙子扶起来,带回赵府,小伙子狼吞虎咽吃了一碗饭。吃完饭,才恢复了一点元气。

赵丽媛问道,你想来我家当长工?小宝说,是的,我听人说你家招长工。

可我家长工需要人高马大、身强力壮、能吃饭的人,你觉得你可以吗?赵丽媛说。

我可以的,可以试用几天,不行我就走了,再说我可以不要工钱,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王小宝说。

那好吧,我给父亲说说,尽量让你留下。赵丽媛善良,心特别软。

多谢赵小姐!王小宝说着向赵丽媛施了一礼。

不用了,我是看你可怜才让你留下的,好好干就可以了。赵丽媛说。

后来,管家死活不同意王小宝留下当长工。赵丽媛说,赵叔,他是外地逃难来的,无亲无友,少开点工钱,有饭吃有地住就好。

还是小姐心善,那就看在小姐面子上留下他。小伙子,还不快谢谢我家小姐?管家说。

谢谢小姐,谢谢管家!小伙子说。

王小宝就是这样进来的。

王小宝虽然十八岁了,但地里的活一样不会干,喂马喂牛也不会,管家就安排他在家里干杂活。小宝虽然身体不壮实,但腿勤,手勤,眼勤,嘴甜,所以,上到赵家的主人,下到赵家的管家长工都比较喜欢他。

话说赵丽媛不仅貌若天仙,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喜欢唐宋诗词,每日里练完琴,画一会画,就会来到花园里吟诗赋词。

这天,正值夏日正午,莲叶田田,荷花绯红,赵丽媛站在花园里的荷花池旁,望着一池莲荷,兴致突发,随口吟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3)

这时,赵丽媛突然听到有人接着吟道: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赵丽媛被惊到了。这赵府上上下下除了她父亲外,再无人能吟诗对句,这是谁呢?

她转过身,发现除了小长工王小宝外,并无他人。

小宝,刚才对诗的是你吗?赵丽媛满是疑虑地问。

是的,小姐,小的在此无礼了。王小宝向赵丽媛施了一礼说。

真的是你?你也读过书?赵丽媛疑虑未消地说。

读过几年私塾,刚才这首荷花诗是李白的《折荷有赠》对吧?对不住,刚才冒犯小姐了。王小宝说。

没有,没有,想不到你不但读过书,还能吟诗对句,太让我惊奇了。我再吟一首荷花诗,你可对得上来?赵丽媛来了兴致。

好的小姐,我这就班门弄斧了。王小宝说。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赵丽媛随口又吟出两句荷花诗。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这应该是大宋宋伯仁的《荷花》吧?王小宝说。

正是,正是。不过,宋伯仁并非很有名气的诗人,这首诗流传也不广,想不到这首诗你也知道,厉害了。赵丽媛更是吃惊不小,眼前这个小长工不一般啊。

小姐谬赞了,我也只是喜欢诗词歌赋,小时候读过一些罢了,不能与小姐相比,刚才也是不知深浅了。王小宝说。

太好了,太好了,真真的太好了。以后有人作伴吟诗对句了。小宝,以后没事多陪我吟诗对句,我会让管家给你少分一些活。赵丽媛依然处在兴奋之中。

这不好吧?我一个小长工怎么敢叨扰小姐呢?王小宝说。

有什么不好?你是我家长工,就得听主人的吩咐,我是你的主人,让你陪我吟诗对句,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哪里不好了?就这么定了,以后下午时间不给你安排杂活,只陪我读书吟诗就好,我等会告诉管家一声。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4)

那好吧,小宝愿意听从主人的安排。王小宝说。

就这样,王小宝在赵家的活计分为两种,一是打杂,二是陪赵丽媛读书吟诗。

后来,赵丽媛母亲知道了这事,责怪赵丽媛瞎胡闹,一个小长工,竟然不干活,白吃白喝,哪有这种道理?

赵员外听说女儿安排家里的小长工陪自己吟诗对句,认为只要女儿高兴,既便白养个长工也无不可,只是觉得一个小长工居然读过书,很是惊奇,但由于事多忙碌,也无暇过问。

在赵家大院里,赵丽媛虽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但比较孤独,因为没有像她一样的同龄伙伴陪她玩耍和吟诗对句,父母又不允许她外出,有了王小宝的陪伴,她开心多了。

以前,尽管王小宝是赵丽媛留下的,但那都是因为她善良,可怜王小宝,并未正眼看过他,自从发现王小宝读过书而且能陪伴她吟诗对句,她突然发现王小宝不仅读过书,能与她吟诗对句,而且还是一个很帅的小伙子。

话说中秋节就要到了,赵府上上下下都为节日的到来做准备,但王小宝因为要陪伴小姐吟诗对句,所以依然逍遥自在。这让那些比他进赵府时间长的长工羡慕无比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是读书好啊,你看看人家王小宝,也是进府当长工,才进来没多长时间,就去陪伴小姐吟诗对句了,真真的美死人了。一个长工说。

看把你羡慕的,谁让你小时候不读书呢?一个长工说。

看把你浪的,好像你小时候读过书似的。那个长工说。

好了好了,把嘴都闭上,好好干活,各人自有各人命。一位年龄最大的长工说。

中秋节这天晚上,赵家张灯结彩,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桌子上除了月饼,还有好酒和各种点心小吃,赵员外率全家以及长工、奶妈在此赏月。长工和奶妈们也都分了月饼,各自享用。

大家边聊天边吃月饼边赏月,也都向赵员外敬了酒。

赵员外提议说,看着月亮,每人吟一句诗,顺口溜也可,吟不出者罚酒一杯。说完自己先出一句:天上一轮月,人间万盏灯。众人拍手叫好。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5)

然后挨到赵丽媛母亲出句,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会什么湿呀干的,就说个顺口溜吧。月初弯弯,月中圆圆,弯弯圆圆,圆圆弯弯。众人又拍手叫好。

接下来挨到几位长工,他们说,我们几个除了王小宝,都不认字,连顺口溜也不会,甘愿受罚。说完每人自罚一杯。

接下来挨到赵丽媛,她说,我出个上联,谁能对出下联,赏银一两:蟾宫酿桂酒待人间后羿。

没人能对得出来,赵员外思考半天也对不好,只见王小宝稍加思索道:人间练双翼会蟾宫嫦娥。众人拍手叫好。赵员外大吃一惊,这小长工非同一般啊,但也没有往其它方面想。

赵丽媛当即拿出一两银子要赏王小宝,但王小宝死活不收,说道,中秋佳节,欢快为上,能与小姐对句,已经幸运非常,银子就免了。

赵员外对王小宝的言行甚是满意。

明月当空,花影重重,但由于众人中只有王小宝能与赵丽媛聊得来,赵丽媛便站起身对父母说有点困想进屋休息,然后经过王小宝身边时,用手在他的肩上轻轻点了一下便回自己房间去了。

几分钟后,王小宝也起身跟了过去,进了赵丽媛房间。

赵丽媛房间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桌子上也有点心和月饼,还有一瓶好酒,窗开着,正好能看见天上的圆月。

小宝,和他们在一起很无趣,咱们一起在这里赏月吧。赵丽媛说。

这样不好吧?王小宝说。

有什么不好,他们赏他们的月,我们赏我们的月,天下同一月,月月各不同。来,举杯邀明月,我们喝一杯。赵丽媛为他们俩各倒了一杯酒,接着说,王小宝,你是长工,我是小姐,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我已经把你当作知己好友,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谢谢小姐,小宝受宠若惊,今后当全心全意,尽力服侍。小宝说。

在这里就别那么酸了,以后我们俩在一起就叫我丽媛好了,我不喜欢小姐称呼,而且你是陪我读书吟诗,不是伺候服侍,以后也不准有伺候服侍这种想法。赵丽媛说。

小姐,这不好吧?我毕竟是你家的长工,你毕竟是赵家小姐,怎么能这样呢?王小宝说。

我说行就行,告诉你,我正想给父亲说说免去你的所有杂活,全天陪我读书、弹琴、吟诗对句呢。赵丽媛说。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6)

这不好吧小姐,不,丽媛?王小宝说。

你就知道“不好吧,不好吧”,我说好就好!以后听我的就是。赵丽媛说。

那好吧丽媛,我都听你的。王小宝说。

这就对了。来,我们喝酒!赵丽媛拿起酒杯又倒满一杯。

这时,赵家人赏月结束,各自回房歇息,赵丽媛母亲路过赵丽媛房间,看到小长工竟然在女儿房间喝酒,非常生气,气冲冲推开门道,大晚上的,你一个小长工竟然闯进我女儿房间,管家,叫人把这个胆大妄为的东西赶出赵家!

王小宝吓得不轻,连声说,夫人对不起,是小姐让我来陪她喝酒吟诗的……

你这个奴才,小姐让你来你就敢来?快把他给我赶出去!赵丽媛母亲怒发冲冠,大晚上的,小长工竟然与女儿独处一室,这事若传出去,我赵家的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慢,王小宝是我叫他来的,他是奴才,敢不听我的?母亲,让王小宝陪我读书吟诗是父亲答应了的。赵丽媛说。

那是白天,白天可以,晚上不行!你一个大姑娘家家的,大晚上和一个小长工独处一室喝酒,成何体统?赵丽媛母亲说道。

母亲,别赶他走,以后晚上不让他来不就行了吗?赵丽媛说。

不行,必须赶他走!赵丽媛母亲说。

那好,母亲要赶走他,就把我赶走得了,小宝,咱们走!赵丽媛耍起小姐脾气。

你,你,你这个小不要脸的,要气死我啊,我去找老爷……赵丽媛母亲怒气冲冲地去找张员外了。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7)

张员外得知女儿和小长工大晚上在女儿房间喝酒,也非常生气,但她知道女儿的脾气,来了个折中,对王小宝说,以后再发现你大晚上进小姐房间,一定会被赶出赵家。

从此,晚上,赵丽媛再也没有让王小宝进过自己的房间,但是,在她情窦初开的少女心里,一个念头却悄然而生了,她喜欢上了小长工王小宝,而且越来越严重,半天不见王小宝,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然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却遭遇到狂风暴雨。

解州城最大的财主张大雷着媒人到赵家为儿子提亲来了。

张大雷家有六百亩地,五个作坊,其中一个油坊,两个豆腐坊,一个棺材铺,一个钱庄,家中马车十辆,骡马无数,长工、短工、奶妈、丫鬟、护院近百号人。张大雷的哥哥张天雷还是朝廷命官,在当地势力之大,无人可及。

张大雷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老大叫张大宝,老二叫张二宝,姑娘叫张宝莲。张大宝二十八岁,比较老实,已经娶妻生子;张二宝比较圆滑,懂得变通。媒人来赵家就是为张二宝提亲的。

赵家的财力和势力都远不及张家,但赵员外也是场面上人,平日里与张大雷见了面也打招呼,只是人家势力太大,来往较少。如今张家上门提亲,攀上这个豪门,以后自然好处多多,所以非常愿意,特别是赵丽媛的母亲,更是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才好。

张二宝见过赵丽媛,由于赵丽媛是当地十里八乡长得最好看的姑娘,所以,早就想娶赵丽媛为妻,但赵丽媛坚决不同意,她当然认识这个张二宝,虽然长得人模狗样,但不学无术,人品极差,还曾经欺负过她。

结果,赵员外和夫人并没有征得女儿赵丽媛同意,就答应了张家这门亲事,但因为赵丽媛死活不答应,定亲之事便暂时被搁置下来。赵员外答应等做好女儿的工作后,然后再定亲。

赵丽媛天天以泪洗面,也无心与王小宝吟诗对句了。这天晚上,她又偷偷约小宝来到她的房间,问他该怎么办?

小宝说,这是你自己的婚姻大事,我想帮你但无能为力啊?

那我问你个问题,你一定要说实话。赵丽媛说。

你问吧,我一定说实话。王小宝说。

你喜欢我吗?只要你回答喜欢还是不喜欢,不准说但是。赵丽媛说。

喜欢。王小宝说。

那你愿意娶我吗?只回答愿意还是不愿意,不准说但是。赵丽媛说。

愿意。王小宝说。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8)

好,这就好,我这心里就有数了。小宝,你要真的喜欢我,愿意娶我,今晚你就留下陪我,咱们生米煮成熟饭,不怕我家人不同意。赵丽媛说。

这,这不好吧?小宝吃了一惊,想不到赵丽媛竟说出这种话来,结结巴巴地说。

这不好,那不好,你说怎么才好?赵丽媛说。

让我想想,想想……王小宝说。

结果,王小宝在赵丽媛房间里坐了一夜。赵丽媛说他真是个呆子。

没办法,赵丽媛只得找到父亲赵员外说,父亲,你真的爱我吗?

你这是怎么了媛媛?怎么这样问?你是我最爱最爱的女儿,这还有疑问吗?赵员外说。

那我不愿意嫁给张二宝,如果非要逼着我嫁给张二宝,您就再也看不到您的女儿了……赵丽媛说。

为什么不想嫁给张二宝呢?很多姑娘可是争着想嫁给他呢?你是不是心里有人了?赵员外问。

第一,张二宝人品很差,他家就是银子堆成山,我也绝对不会嫁给他;第二,我心里的确已经有人了。赵丽媛说。

你喜欢的人是谁呢?可以告诉我吗?赵员外说。

父亲,原谅女儿暂时还不能告诉您。赵丽媛说。

其实,我已经猜到是谁了?是不是那个小长工王小宝?赵员外说。

父亲,您既然已经猜到了,女儿也不瞒您了,就是王小宝,我喜欢她。

但他只是一个小长工,又是孤儿,无房无地,一贫如洗,你嫁给他怎么生活?你考虑过吗?赵丽媛从小到大,赵员外从未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儿。

父亲,他虽然是一个小长工,但他也不懒,我们都有一双手,不会饿着,只要我们相互恩爱,照样会过得很幸福。赵丽媛说。

女儿说得也很有道理,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幸福虽然不是论财富多少,但没有银子的日子是很苦的。赵员外说。

日子再苦,也比嫁给一个不喜欢而且人品很差的人要好。赵丽媛说。

媛媛,父亲理解你的心情,但婚姻大事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与痛苦,你还是再好好考虑一下,不要急于下结论做决定。赵员外说。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9)

我知道父亲。赵丽媛说。她不担心父亲,最担心母亲会逼她嫁给张二宝,还会撵走王小宝。赵丽媛说。

果然,当赵丽媛母亲知道女儿喜欢王小宝,就觉定把王小宝撵出赵家。

然而,还没等赵丽媛母亲实施她的方案,王小宝就出事了。

那天晚上,王小宝正要睡觉,一个长工从外面进来对他说,外面有人找你。

王小宝问谁找他?那个长工说,他说是你老家人,你去看看吧。

王小宝心中满是疑问,老家来人了?应该不会,因为老家没人知道他在这儿的。那会是什么人呢?找我干嘛呢?

王小宝没有走正门出来,而是从后院的小门出来,悄悄溜到大门旁边一棵大树背后暗中观察,看看来人是谁?

他看到大门外有一个人,正在不停地往大门里面看,应该就是来找他的人。突然,他发现大门左边距离他只有两三米远的地方还有两个人,在一起叽叽咕咕说话。

他悄悄往这两人跟前挪了几步,就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说这个王小宝怎么还不出来呢?等会要把他弄远一点宰掉。我可告诉你,张二宝答应事成之后给咱们一百两银子,我们五五分成,你不能一直亏我。

闭上你的嘴,人毛都还没看见,分什么钱?另一个人说。

天哪,原来是张二宝雇人来杀我的?看来此人不仅横行霸道,还心狠手辣,幸亏我多个心眼,如果从大门出去,现在应该被抓走了。

这三个人看看等不到小宝出来,担心被发现,就走了。

小宝把这事告诉了赵丽媛,赵丽媛说,最近不要出去。

再说,赵丽媛母亲知道女儿喜欢上了小长工,气得火冒三丈,但她又不敢惹女儿,就决心让王小宝速速离开赵家,让女儿死了心。

她对王小宝说,小宝啊,你是个好孩子,但你无父无母,连家都没有,让我女儿跟着你怎么过日子?另外,我女儿说要嫁给你,只是一时冲动,过后会后悔的。这样吧,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你离开赵家,出去盖个房子,买几亩地,一头牛,然后再成个家,实实在在过日子,好吗?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10)

夫人,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我完全可以做到,但赵丽媛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我只是希望你千万不要把赵丽媛嫁给张二宝。王小宝说。

只要你离开赵家,其它的你就不用操心了。赵丽媛母亲说着,让下人把一百两银子放在王小宝面前。

王小宝说,夫人,我会马上离开赵家的,但这银子我一两也不会要。说完,带着自己的包袱就走出了赵家。

然而,当他刚离开赵家不远,从路边突然走出一个人挡在他的面前。

赵丽媛,你怎么在这儿?王小宝吓了一跳。

王小宝,你为什么说话不算数?赵丽媛哭着说。

丽媛,你冷静一下,如果我不走,你们家就不会安宁,你也没有好日子过。王小宝说。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吃糠咽菜也情愿。小宝,我们私奔吧,反正我是死也不会回去了。赵丽媛说。

你怎么知道我要离开你家?王小宝很奇怪。

刚才我母亲和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而且知道明天张二宝家就会来我家定亲,我死也不会嫁给他,所以就偷偷溜出来在这里等你……赵丽媛说。

看来,赵丽媛暂时的确不能回去了,那就暂时在外面避一避吧。王小宝答应带着赵丽媛走。

这就发生了故事开头那一幕。

第二天,赵家发现女儿跑了,而且有可能和王小宝私奔了,于是,发动上上下下所有人出去找。赵员外说,找到他女儿者赏银五十两,找到并带回来者赏银一百两。

此时,张大雷家拉了五辆马车彩礼来到赵府定亲,但赵丽媛却和小长工私奔了,也是颜面丢尽,下令全城捉拿王小宝。

民间故事妹妹给小姐家当丫鬟(民间故事晚上员外家小姐让小长工留下陪她)(11)

然而,就在赵家和张家乱哄哄找赵丽媛抓王小宝的第二日,解州城外来了数千兵马,为首的正是王小宝的父亲、朝廷的二品将帅王有强。

原来,之前,张天雷和王有强都是朝廷的将帅,王有强是大将,张天雷是副将。张天雷为了篡夺兵权,诬陷王有强要反叛朝廷,于是,王有强被打入大牢。王家上上下下系数受到株连,还是管家将王小宝藏进拉大粪的木桶内,才逃过一劫,成为乞丐,流落他乡。

前不久,张天雷东窗事发,朝廷也查明是他为了篡夺兵权,诬陷王有强,于是,将他抓捕归案,打入死牢,张府上下系数牵连,还有他的弟弟张大雷及儿子张二宝也曾参与哥哥张天雷诬陷王有强。王有强今天就是来抓捕父子二人的。

王小宝与赵丽媛在私奔的路上遇到王有强,王有强看到儿子王小宝,心中大喜,并答应儿子娶赵丽媛。

赵员外看到女儿回来,异常高兴,看到王小宝原来是将门之后,更是喜悦,赵丽媛母亲看到张二宝一家被抓进大牢,羞愧难当,后悔不已。

不久,王赵两家喜结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鸳鸯帐下,王小宝与赵丽媛相拥而泣,爱意如蜜……

善恶终有报,害人如害己。千年古训,切记,切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