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

汉长安城是先有宫殿,再有城墙;汉长安城建成之日,也是汉长安城被毁之时

我们一般的印象中,一座城市是先选址,画一个圈圈,然后在城墙宫殿房屋同时进行。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中很少发生,汉长安城就是如此。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1)

我前面的有文章写过,简单介绍一下,第一个长乐宫是整修了秦的一个离宫(兴乐宫),第二个宫殿是在龙首山上营修“未央宫”。一直到他儿子汉惠帝的时候,用了五年的时间,才把城墙修筑好。之后又陆续完成了其他的建筑,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修建的建章宫,三桥北边的建章路就是因此得名。

汉长安城面积36平方公里,是现在明西安城的三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2)

西汉末年,王莽在长安城南郊修建了许多礼制建筑——宗庙、社稷、辟雍后,作为一座完整的都城建设至此完结,当然伴随的是,西汉王朝也随着王莽篡汉,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了。也就是说汉长安城建成之日,就是毁灭之时。

汉长安城不止做过西汉的首都,还有9个朝代在这里曾经建都

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先后6次都把汉长安城作为都城。共130多年,每次立都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前秦是35年,最短的西晋愍帝只有4年,他们在汉长安城里重新修建了一些宫殿,留下了一些历史遗迹。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3)

如果算上王莽建立的新莽政权,还可以加上一个朝代。王莽当时改“长安”为“常安”,历时15年,也不算短了。另外东汉末年,董卓带着汉献帝迁都长安,汉长安城当时作为东汉的首都也有6年时间。

其实,隋在大兴城建成之前,也是在汉长安城称帝的,直到大兴城建好之后才迁都,要算全的话也应该算上。加上这3个,也就是说汉长安城曾经做过9个朝代的都城。

由于西汉末年汉长安城破坏严重,原有的宫殿都不能直接使用,这些王朝大都在长安城里修建了一些宫殿,导致现在汉长安城里宫殿遗迹搞得有些乱。比如汉长安城的布局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宫城的由都城的南部演变到北部,市里由南部转移到北部。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4)

很多专家认为,现在楼阁台村的楼阁台遗址,就是几个朝代的皇宫,也就是说,隋文帝当皇帝的时候,就是在楼阁台登基的。又如在未央区讲武殿村北今存一夯土台基,有一种说法此夯台遗迹为前秦时期讲武殿台基,为苻坚讲武阅兵之所,故附近村庄得名讲武殿村。还有一种说法此夯台为北周正武殿遗迹,元《长安图志》中在列举讹传名时记载:“正武殿”讹传为“讲武殿”。

汉长安城又叫杨城、杨家城、斗城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修建大兴城。唐在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唐长安城,原来的汉长安城即遭废弃,既然这是前朝杨姓龙兴之地,所以民间都称作“杨城”、“杨家城”。这个称呼在民间流传时间很长,直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些老人的口中,仍然把汉长安叫做“杨城”,把汉长安城的城墙叫做“杨城岭”。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5)

还有一种写法“杨甲城”,应该是“家”讹传为“甲”,这两个字关中口音音调是一样的,就编造出杨坚挂甲的若干故事。

另外前面说过,因为汉长安城是先有宫殿,后有城墙,所以宫殿区的南面城墙随形弯曲似南斗,而北面因为渭河河道的影响,城墙弯曲似北斗(西汉的时候,渭河的位置靠近汉长安城),所以又叫做“斗城”,这个名字文人爱用,民间用的不多。

有人说筑城的时候就有“斗城”这一种规划,这是想多了,纯属巧合。

汉长安城在隋唐历史中一直作为禁苑

禁苑是皇家园林的统称,唐朝的禁苑很大,北至渭河,东至浐灞,西边就到汉长安城遗址。现在北郊留下的一些地名如“雁秋门(延秋门)”、“广大门(光泰门)”就是禁苑大门所在。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6)

作为皇家游乐之地,肯定要修建一些宫苑。唐代的一些皇帝对汉长安遗址的一些宫殿进行了修补,并且增添了一些建筑,以供游乐。《长安志》载武宗会昌元年,下诏修未央宫,把正殿改名为“通光殿”。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7)

禁苑里最著名的莫过于“感业寺”。感业寺位于汉长安城北墙遗址南侧,当是皇家寺院,《资治通鉴》:“太宗崩,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这些曾经侍奉过皇帝的女子,是不会随随便便给送到民间的寺院的。

禁苑的设置,对汉长安城遗址是一种保护,历经800年都城的汉长安城,让这里免于农耕,让前朝地下地上的遗迹得以留存。

汉长安城在明朝的时候作为屯兵营寨

明朝的时候,西安作为西北重镇,拱卫内地,所以大量屯兵。明代的兵制称为卫所兵制。卫和所大多设在军事要冲,区内的人民称为军户,受卫所管辖,有当兵的义务,平时农耕、练武,有战事时,则由朝廷遣调出兵。卫所里的兵是终身制,而且世代相袭。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8)

明初西安城附近有大量的卫所,西安地区就有很多以“卫”“所”“寨”的地名。汉长安城因为长时间的废弃,荒地很多,又在西安城的西北角,位置重要,所以驻扎了很多军户。

明初,地方驻军均按司、卫、所、旗序列编制。都司掌全省驻军,都司下辖各卫。时西安设左、后2卫,每卫统兵5600人。后卫驻在今三桥镇的后围寨,扼守西安府的西去要道,以后卫在此驻军而取名后卫寨,后被讹传为后围寨。明初兵制卫下设所,中所为千户所,统兵1120人。中所寨(今吴高墙)以村南置千户所得名。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9)

在汉长安城内,屯军寨大都设在宫殿遗址区内,联结紧密,多以屯军首领姓氏命名。在汉明光宫遗址内有东、西杨家寨,中官寨(今中官亭),窦家寨等4寨;长乐宫遗址内有东、西、中查寨,东、西唐寨,罗家寨,樊寨等共7寨;未央宫遗址内外有东、西叶寨,东、西、南、北马寨(北马寨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大刘寨,小刘寨(原名兴隆寨),柯家寨等9寨;北宫遗址内有南、北徐寨,何家寨,施家寨等4寨。总计24寨。(以上摘自西安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委员会资料)

我有幸看到西安右护卫后所几个千户的墓志铭,上面写清了他们是如何从南方调任到西安的。

民国的时候,汉长安城就被规划为遗址区

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以西安为陪都,改名为西京,同时设立西京筹备委员会,这个会一直“筹备”了13年,主要对西安市城市规划进行设计和论证。

唐长安城跟汉长安城(关于汉长安城你所不知道的几个小知识)(10)

在筹备会规划的“六大分区”中,第一个就是“文化古迹区”,把文化古迹区放到首要位置,而在文化古迹区,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在省城西北十余里之汉城”,汉长安城遗址是“首中之首”。

对于文化古迹区的的规划就是“妥为保存,以留古迹,并栽种树木,加以整理,以增厚游览兴趣”。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