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和商鞅都主张削弱贵族势力(文言助读14)

【原文】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已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和商鞅都主张削弱贵族势力(文言助读14)(1)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在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老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先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共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译文】

吴起,是卫国的人,喜欢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事奉过鲁国的国君。齐国攻打鲁国的时候,鲁君想任用吴起当将领,可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做妻子,鲁国人就怀疑他。吴起因为想成就功名,就杀了他的妻子,用此表明自己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让他担任了主将。鲁派他领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鲁国有的人厌恨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青时,家里蓄有千金的财富,外出游历求官未遂。心愿,结果把家也败破了,乡邻们讥笑他,吴起杀掉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同乡,然后从卫国东门外离家出走。他跟母亲告别时,咬破手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当上卿相的官,决不再回卫国来!’于是就去事奉曾子。没过多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始终没有回去。因此曾子瞧不起他,就与吴起断绝了关系。于是吴起就到鲁国去了,学习兵法用来事奉鲁国的国君。鲁君怀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表明心迹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的名声,那么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关系的国家,如果鲁君重用吴起,就等于是抛弃了卫国。”于是鲁君对此有顾虑,就疏远了他。

在这个时候,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事奉魏文侯。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慕功名,喜爱女色,可是带兵打仗连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身为主将,可与最下等的士兵吃穿相同。睡觉不铺设柔软的垫褥,行军不骑马乘车,亲自裹带军粮,为士兵分担劳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毒。那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就哭了。有人说:“你儿子是士兵,可是将军还亲自为他的毒疮吮吸脓毒,为什么还要哭?”那母亲说:“不是这样的。往年吴将军为他父亲吮吸过毒疮,他父亲很感动,作战时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终于战死在敌人手里。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何处了,所以为他哭泣。”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带兵,廉洁公正,平易近人,能赢得全体士兵的爱戴,就任他为西河郡郡守,以抵御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事奉他的儿子武侯。武侯有一次乘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半途上,武侯环顾两岸,回头对吴起说:“壮美啊!山河险竣而坚固,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的强大,在于对人民要施仁德,而不在于地势的险固。以前三苗氏部落左面据有洞庭湖,右面有鄱阳湖,但不注重仁义道德,夏禹灭亡了他。夏桀居住的地方,左边有黄河、济水,右面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他的南面,羊肠坂在他的北面,但他在政治上不推行仁政,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国都,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恒山在它的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边,可是他在政治上不施行仁德,被周武王所杀。从这些看来,国家政权的巩固在于推行仁德,而不在于地势的险固。假如您不施行仁德,这船上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敌人了。”武侯说:“说得很正确。”

吴起任河西郡守,很有声誉。魏国设置相国,选中了田文。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你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捐躯,使敌国不敢对魏国有图谋,你和我吴起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使百姓亲附,府库储备充实。你和我吴起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面来侵犯,使韩国和赵国服从依附魏国,你和我相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这三方面,你都在我之下,可是官位却凌驾于我之上,为什么?”田文说:“现在继位的君主还年轻,国家尚不安定,大臣们还不乖附,百姓还不信服,在这种时候,管理国家政务的重任,是托付给你呢?还是托付给我?”吴起冷静地想了很久,说:“是该托付给你。”田文说:“这就是我位居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知道自己才能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担任相国,娶了魏国的公主为妻,却妒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很容易赶走的。”公叔说:“怎么赶呢?”他的仆人说:“吴起为人有气节,正直,而且很爱好名声;你可趁机先对武侯说:‘吴起是很贤明的人,而君侯的国家太小,又与强大的秦国边界连接边界,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思。’武侯就会说:‘那怎么办?’你乘势对武侯说:‘可以用给公主招亲的办法来试探他,吴起有长久留在魏国的意思就会接受招亲,没有久留的意思就会辞谢而去,用这个办法来探测他。你找机会召见吴起并与他一起回府上,故意叫公主发怒而且慢待你,吴起看到公主轻视你,就必定会推辞。”于是吴起看到了公主轻视慢待魏国的相国这个场面,果然推辞了魏武侯招亲这事。武侯就怀疑吴起,不再信任他了。吴起怕被问罪,就离开魏国,立即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很有才能,所以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用为相国。他法纪严明,令出必行,撤掉无关紧要的官员,废除了关系疏远的王公贵族的供养,用来优待抚养战士,主要是为了使军队强盛,揭露、斥退那些合纵连横的游说之徒。于是在南边平定了百越;向北边吞并了陈、蔡两国,击退了三晋的军队;向西讨伐秦国。各诸侯国都忧虑楚国的强盛。以前被吴起废除供养的王亲贵族都想谋害吴起。到了楚悼王死了的时候,王室大臣发动叛乱攻击吴起,吴起跪到楚悼王尸体旁,趴在尸体上,那些攻击吴起的人就射杀吴起,连带射中了悼王。安葬了悼王之后,太子继位,就叫令尹把射杀吴起连带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诛杀,由于射杀吴起面获罪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助读理解】

雷鸣风吼,杀声动地,烽烟滚滚,金戈铁马,各路诸侯相互兼并争雄。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分化、大动荡的历史时期。

历史给了吴起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历史大舞台上,吴起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与百世兵家之师的孙武和身残志坚的孙膑相比,吴起不仅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杰出政治家。他军事上的成就,可与孙武媲美;他政治上的建树,有着深刻的军事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顺应历史潮流、堪与商鞅并称。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的角度看,他都屹立在那个时代的巅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