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名句,也是他成为农民后怡然自得的写照。他还创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桃花源,为古今多少人造了一个美梦。

陶渊明是伟大的,他的行为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来无数人的模仿。但是大多数人能模仿他的归园田居,却无法复制他的灵魂。

他亦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时代经历,几乎都难以复制,时光不会倒流,他亦成了古今之人难以超越的精神偶像。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2)

偶然的得失

陶渊明的出身并不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掌管八州军事,被封为长沙郡公。他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名气不及陶侃,但也都做过太守。

但是到了陶渊明家族便没落了,陶侃有十几个儿子。虽说多子多孙是福气,但有时也不尽然。陶家子孙多便引发了内斗,再加上其他家族的排挤,到了陶渊明父亲陶逸这一代,家境已大不如前。

陶逸虽然官职显赫,但是能力平平,没赚到什么钱,也讨得上级的欢心,还体弱多病,因此,家里并不富裕。到陶渊明八岁,父亲去世了,无以为靠的陶氏母子只好去投靠了在寻阳的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3)

说起孟嘉还得多说两句,他在当时也很出名,好酒,行为放荡不羁,但是他家里有好多藏书,这给了陶渊明博览群书的机会,更多的了解历史。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儒学被抑制,奉行老庄思想,但是陶渊明偏偏学习了很多儒家的经史知识,树立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当然也学了《老子》和《庄子》,再加上受其外祖父的影响,陶渊明在修养和个性方面有了儒道两种思维模式。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4)

陶渊明在寻阳居住时,主要以务农为生,所以陶渊明对农活并不陌生。少年时期的乡野生活,面对秀丽山川,他的才情被激发出来,萌发出诗人的情怀。

因此,我们看陶渊明的少年时期人生充满了偶然,家族没落,父亲离世,搬到乡下,务农为生,饱览群书,受教儒学,接触老庄。这为他后半生归隐,过农民的生活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生存基础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5)

必然的归隐

作为一个士族,出仕的机会总是有的,但是作为一个没落的士族,出仕的机会就有点难了。那时候又没有科举考试,想当官,想实现安邦定国,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只有一个字:等。

陶渊明自完成学业后,就进入了找工作漫长的等待期,这一等就是七年。这七年倒是他也没闲着,种了七年地,染上了喝酒的毛病。在务农和饮酒之余,他写起了诗,偶尔还自嘲一下,家的旁边写有五棵柳树,就自号“五柳先生”,还给自己写了一个小传《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6)

在这篇小传中,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无名、无能、贫穷又酗酒的小卒,言语中透露着自己对理想的迷惘,和对社会的不满。但同时也在开导自己,认为不如就此安贫乐道,与诗文作伴,自得其乐也不错。

这时的陶渊明才20岁。人在失业的时候,很容易胡思乱想,陶渊明也不例外,但他的人生还远没有开始,此时愤世嫉俗的真性情,与他五次出仕后又归园的心境,还远不能相提并论。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7)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陶渊明的文采飞扬,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江州祭酒的职位,主管一州祭祀活动,职权不大,但也是省级高官。那年,他27岁。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顶头上司王凝之,也就是书法名家王羲之的次子,是个不懂政务,思想愚蠢,迷信五斗米教的愚顽之徒。要想在官场混就得服从和谄媚,要知道琅琊王氏可是堪比皇族的名门大族。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8)

但是陶渊明不愿意将就,他宁可回家继续种地,也不愿屈从于王凝之,他要捍卫自己的操守。于是有了第一次辞职回家。

在这个职位上,他前后工作不过几个月,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又在家种了六年地,但是在这六年里,陶渊明没变,东晋的政局变了。

在动乱中,陶渊明到了桓温之子桓玄的门下。他原本以为桓玄是个贤君明主,不料他的目标只是为了窃取晋朝的皇位。自己竟然做了一个窃国大盗的帮凶,陶渊明无论如何不能再做下去了。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9)

他先是向老板递了辞职信,结果被拒,后来又被“软禁”在桓玄幕府三年。进退两难之际,陶渊明的母亲过世了,他正好有了离开桓玄的借口,逃离了虎口。这是他的第二次失业。

后来桓玄起兵诛杀了司马元显,随后篡位,不久刘裕在京口起兵,又推翻了桓玄。刘裕的胆识和义举让陶渊明信服,以为刘裕一定是个明君,于是又投靠了刘裕,做了参军。这年,陶渊明38岁。

但是很快,他便发现刘裕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不断的发动战争,同样也是窃国大盗一个。于是他又一次辞职了。这是第三次。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0)

随后,他又投奔了老家的地方长官:江州刺史刘敬宣,还是任参军一职,以为能在刘敬宣的帐下实现匡扶晋室的报负。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官僚和将军都是一个样儿,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名利和权势,没有一个人真正为朝廷,为国家,为天下苍生考虑。

年近不惑的陶渊明,终于意识到理想的破灭。这个腐朽混乱的时代,根本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内心陷入了巨大的痛苦,无心工作,再次辞官回家,这是第四次。

一醉解千愁,心情苦闷的陶渊明,酒瘾越来越重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几个月后,在其叔叔的引荐下,他又担任了彭泽县的县令。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1)

他喜欢种地,又爱喝酒,于是就在公田里打算种一百亩高粱,方便以后酿酒,在其妻的劝阻下,才同意分五十亩种稻米。

高粱种下两个多月就遇到了上级检查,要求陶渊明迎接上级领导,还有准备好礼品。陶渊明听了大骂“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2)

他终于发现自己难以改变这个世界,能做的就是不被世界所改变。于是,他决定坚决做回自己,坚守初心,回到家乡去做一个纯粹的简单的自由的农夫。虽然生活艰苦,但至少活得明白。于是他结束了自己的第五次出仕。

回到乡下,他便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身心得到解放的陶渊明,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一路走来,我们发现陶渊明与官场格格不入,他辞官回家种田成为一种必然。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3)

历史的意外

陶渊明的不得志与当时所处的时代也有一定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晋是一个流亡政权,百余家流亡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政治基础,维持着江东的稳定。

东晋是门阀政治时代,在此影响下,维持几个最强有力的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显得至关重要。各个强大门阀士族之间,彼此起着制约作用,所以当权士族有所顾忌,而东晋政权也得以这样维持了百年之久。因此,可以想象,东晋统治者用在政治上的心思远远大于搞生产和挖掘人才去治国。

陶渊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14)

如果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时局稳定,政治开明的时代,说不定他有机会得以实现自己的济世苍生理想。然而世事弄人,但反过来说,也算是成全了陶渊明,实现了人生的另一种理想,成就了一代伟大诗人。

综上所述,陶渊明从士族变成农民作家,有偶然有必然,还有一些历史的意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