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

景泰蓝山水双瓶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又称烧青,是金属胎嵌搪瓷工艺在中国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品种。明末世传此物大行于景泰年间,晚清古董行沿用此说,命名为“景泰珐琅”或“景泰琅”。后来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为月蓝色,且“琅”“蓝”音近,讹变为“景泰蓝”。景泰蓝长期祇在宫廷监管下制作,19世纪其技艺流入民间,成为“燕京八绝”之一,并且逐渐扩散至各地,一度成为重要的手工业。但是由于工艺繁琐、成本很高,各地景泰蓝又纷纷消失,现主要产地是北京、台湾和深圳。其中北京景泰蓝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2)

清中期景泰蓝仿古提梁盉,华尔特美术馆藏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复杂,从技术方法来说,可分为:制胎、掐丝、烧焊、点药、烧蓝、磨光和点金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3)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故宫藏

一、制胎

制胎在乾隆以前以青铜铸造,耗时较长,精度较高,擅于塑造形体。乾隆时期改为用紫铜(纯铜)捶揲成型,故而又称打胎,大大节省了铜的消耗。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4)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故宫藏

二、掐丝

用镊子将压扁的细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常见的图案如花纹、云纹、几何纹、人物或动物纹等;然后再使用白芨(一种植物,可制成植物性胶水)或是焊剂将之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5)

元末明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故宫藏

三、烧焊

使用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6)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7)

元末明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故宫藏,底款为后来加刻

四、点药(点蓝)

珐琅是用铅丹、硼酸盐、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制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泽物质,它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属,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珐琅,也就是珐琅彩。熔制成的珐琅冷却后,变成固体,在填用之前,再磨成细粉,掺水调和。将珐琅色粉加入溶剂中,调出不同颜色的釉药,依照纹丝轮廓用金属小铲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8)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故宫藏

五、烧蓝

入窑焙烧,使用800-10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釉料熔化。因为焙烧之后珐琅釉药的体积会比原来的缩小1/3左右,为了使器面不会凹凸不平,需要用同样颜色的珐琅多次填充。如此反复两次至三、四次的上釉焙烧,才能将釉面与铜丝相平而毫无凹坑。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9)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故宫藏

六、磨光

将焙烧好的器物放入水中,用粗砂石、黄石、木炭等逐次打磨,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0)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故宫藏

七、镀金

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使用通电手续,让黄金贴附在没有上釉药的金属胎身上。镀金的目的是为了让金属胎身不会腐蚀生锈,且也具有使器物增加光亮如新、金碧辉煌的感觉。最后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就完成了。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1)

明宣德,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故宫藏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2)

明宣德,掐丝珐琅龙凤纹炉,故宫藏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3)

明宣德,掐丝珐琅瓜果纹盒,故宫藏

景泰蓝的六种制作方式讲解(景泰蓝的制作过程)(14)

明万历,掐丝珐琅花卉纹菊瓣式烛台,故宫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