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制得的是什么花签(黛玉究竟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

香菱便又掷了个六点,该黛玉掣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林黛玉制得的是什么花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林黛玉制得的是什么花签(黛玉究竟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

林黛玉制得的是什么花签

香菱便又掷了个六点,该黛玉掣。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

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重头戏就是“掣花签”,黛玉掣到的是芙蓉,但是这支芙蓉究竟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荷花,历来聚讼纷纭,争议不断。

印象中,我早年读红楼时,一直觉得这芙蓉就是荷花,喻示黛玉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但随着读红楼的遍数增多,却越来越倾向于木芙蓉。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菡萏,芙蕖等,最早把荷花称为“芙蓉”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里的芙蓉就是指荷花。

古人常用“出水芙蓉”形容美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也是把采莲女比作荷花。

但“芙蓉如面柳如眉”中的“芙蓉”则应是木芙蓉,因为柳为木本植物,和木芙蓉正好相对,且前半句为“秋水为神玉为骨”,荷花在秋天已经开败,而木芙蓉则是在深秋盛开。

因而,木芙蓉又称“拒霜花”,也称木莲。

总之,荷花和木芙蓉因为花的颜色一样的粉嫩娇艳,都具绝世美颜,所以被冠以同样的名字。

花签上芙蓉花的旁边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另一面是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

先来看这句诗,是出自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中的第二首: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王昭君是红颜薄命,黛玉亦是,但是她们又都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己叹息。黛玉曾把自己和崔莺莺相比,哀叹自己薄命如斯,但也只是有怨言,而无怒气,莫怨东风当自嗟。

但是,“东风”乃春天之风,无论是荷花,还是芙蓉花都不是在春天盛开,因此作者借用这句诗,可能仅仅是为了暗藏其中的前半句:“红颜胜人多薄命。”

“风露清愁”应该是形容黛玉整日泪水涟涟,就像秋风中那朵带着晨露的芙蓉花。

芙蓉花的含义是纤细之美,贞操,纯洁美艳,这些词儿放在黛玉身上都合适,芙蓉花开在深秋,迎霜怒放,宋人常与菊花并称,视为高洁隐逸的象征。

晏殊《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俨然就是黛玉立在花树下哽咽抽泣的样子。

晏殊大概特别喜爱菊和芙蓉,另一阙《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宋朝诗人吕本中《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则写出了芙蓉花不像桃李那样随东风开落,而是在百花凋零的雨后霜前盛放,而黛玉自己在《问菊》中也写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说明曹公在黛玉身上赋予了菊和芙蓉一样高洁的品质。

“小池南畔木芙蓉”点出了芙蓉花生长的地点是在水边,这也暗合了黛玉前世为绛珠草时生长在灵河岸边,都是临水而居。

宝玉初见黛玉就形容其如“娇花照水”,晴雯死后,小丫头说她去做了芙蓉花神,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挂在花枝上祭奠,必然是挂在木芙蓉的花枝上,说明晴雯做的是木芙蓉花神。晴为黛影,宝玉诔晴雯,影射黛玉,宝玉吟完诔文,黛玉便从芙蓉花下走了出来,想必真正的芙蓉花神是黛玉,而非晴雯。

宝玉说晴雯生前,黛玉待她最好,焉知在太虚幻境中,晴雯不是黛玉的侍女?

且在古画中,画家常把芙蓉牡丹画在一起,寓意富贵荣华,而黛玉的花签注上写的是: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也说明花签上画的是木芙蓉,而非荷花。

关于木芙蓉花名的来历,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相传一位女子的丈夫出海身亡,但这女子不信。于是便天天蹲在水边等他回来。有一天,她看见水里浮现了她丈夫的面孔,转脸一看却是岸边的树,她便把这棵树当作自己的丈夫,日日前来守候、陪伴。

人们看她如此痴心,便把这棵树叫做“夫容”,结出来的花叫“夫容花”,后人为求文美便叫做“芙蓉花”。

这个故事似乎暗含了许多红迷专家臆测的宝黛结局:宝玉外出滞留不归,黛玉整日在家守望。电视剧87版更是直接演绎成宝玉送探春远嫁,在海上遇到事故,生死未卜,黛玉在家泪尽而逝。

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典故:

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花蕊夫人,特别喜欢芙蓉花,孟昶便命人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植满了芙蓉树,每年深秋,百花凋零时,芙蓉花却开得灿若朝霞,成都也因此被称为“芙蓉城”。

赵匡胤灭了后蜀以后,把花蕊夫人带进了自己的皇宫,但是花蕊夫人和孟昶感情深厚,她把孟昶的画像供起来,日日烧香祭拜。赵匡胤知道后,一怒之下,把花蕊夫人赐死了。

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尊她为“芙蓉花神”,芙蓉花也被称为“爱情花”。

当然,这两个故事无论怎样感人,寓意的都是夫妻分离。而在古代芙蓉花也有“夫妻分离”的含义,放在宝黛爱情上,自然也是悲剧的象征。

综上看来,黛玉抽到的花签应是木芙蓉的可能性较大,木芙蓉代表着黛玉的纤细、柔弱之美,代表着她高洁的品质,代表着她对爱情的忠贞,代表着她和宝玉打爱情悲剧。

小说中,曹公把一切象征着高风亮节的事物都给了黛玉:住在种满竹子的潇湘馆,魁夺菊花诗,抽中芙蓉签。

相比之下,荷花只寓意着纯洁,美丽,则没有木芙蓉所蕴含的内容。

不过,因为文本相对模糊,并没有明确指出那支芙蓉,到底是水芙蓉荷花,还是木芙蓉,读者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本文也只是一家之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