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危机(可怕的华为)

1987年,任正非拿着东拼西凑的21000元南下深圳,创办了华为。彼时的他刚被公司开除,背负着200W的债务,和妻子离了婚,处于人生的最低谷。落魄的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低谷,也是他涅槃重生,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不断高歌猛进的传奇生涯的转折点。

华为的危机(可怕的华为)(1)

任正非传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华为这个品牌,大概是从华为手机开始。然而,做通讯行业的人都知道曾经的华为在这个领域的地位。作为一个代理交换机起家的公司,到后面慢慢积累到一度能够和诺基亚扳手腕,叫板爱立信的地步,其中任老板带领华为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可想而知。尤其是在2014年,华为首度超越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做到世界第一以后的华为,在很长一段日子里,蝉联着冠军的宝座。

在通信领域风光无限的华为并没有犯下类似联想那种傲慢的错误,而是在通讯领域继续兢兢业业,早期的3G,4G是欧美企业的天下,光是专利费就让高通等企业收到手软。然而在进入5G以后,华为开始奋起直追,并展现出了竟然的技术实力,让一众老牌科技企业,如诺基亚和爱立信都为之瑟瑟发抖。而在未来的6G之争,华为也开始一枝独秀,从迎头赶上到并驾齐驱到一枝独秀,华为的研发能力实在是称得上“可怕”

华为的危机(可怕的华为)(2)

5G

除了通讯领域,华为在芯片领域在国内也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从早期的失败品K3V2到后来让国人为之自豪的麒麟系列。华为在芯片领域上也是碾压MTK,让高通惶惶不安,华为的小海思安防系列芯片,也是逼得TI的放弃了安防DSP芯片领域的研发,也让处于安防高端领域的安霸芯片惴惴不安。

手机这个耳熟能详的领域自不必说,自从余大嘴放弃了给网络服务商做定制机这块的蛋糕,转而向C端发起尝试以后。华为手机的市占率也是一度达到了仅次于三星苹果的程度,并曾经一度超越苹果。难能可贵的是,在保证了市占率的情况下, 华为也并不是小米之流走性价比路线,而是选择了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策略,保证了一定的品牌溢价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卷的三星苹果之流叫苦不迭,也让国内的蓝绿厂和粮食厂都压力山大。从10年前的中华酷联到如今的华米OV,唯一不倒的只有华为。

华为的危机(可怕的华为)(3)

不得不套用一句网络小说的烂梗:华为公司,恐怖如斯!

花无百日红,按照常理来说,蒸蒸日上的华为不太可能出现衰败。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公司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华为,在卷的全世界各大技术公司焦头烂额的时候,也意想不到的迎了来自其他国家的降维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在各方面各领域全面打击华为,禁售通信设备,禁止出售芯片给华为,禁止华为使用EDA工具,禁止向华为授权ARM架构。。。。一系列的政策,在体现了西方政客厚颜无耻的嘴脸的时候,也实实在在的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导致华为的手机业务部直接拆分,荣耀被打包出售,海思芯片没法设计流片,核心设计人员大批离职。

一鲸落,万物生。海思的停滞给了MTK持续壮大的机会,天玑系列芯片的出货量开始了迅猛狂增,而高通芯片也是出货量大增;同时海思安防芯片在无法生产的情况下,反而让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看到了新的曙光,如肇观,星宸,RK,地平线,富瀚微等等公司,也开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以“活下去为”口号的华为,在芯片手机领域受阻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既然外卷无门,那么就开启内卷吧!开启了内卷模式的华为,开始寻求新业务的突破。

以华为汽车BU为例,在激光雷达,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技术发力迅猛,首款问界M5/M7一出世,就卖了一万多台,让造车新势力们如芒在背。相关领域,无论是做雷达的速腾禾赛,还是做自动驾驶的百度阿里,亦或自研智能座舱的蔚小理,相信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华为这个巨无霸的压力。

然而,更可怕的不仅仅是汽车,华为在智能家居,华为企业云服务,储能业务,安防业务甚至打车平台等业务都延伸触角,让一众中小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加速了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的同时,华为进入的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大洗牌,小公司基本上就宣告了死亡。只有行业巨头才有机会和华为一较高下。

可以说,开启了内卷模式的华为让国内众多厂商都感受到了老外科技公司曾经感受到的那种彷徨和无奈。优胜劣汰的世界是无情的,华为的“可怕”也是有目共睹的.

只希望,在如今经济形势不容客观的情况下,华为能够温柔一些,别让其他公司们太早洗牌出局,让这波受到伤害的企业的血能够流的慢一点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