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樊为什么这么忧伤 仅20岁出头的隔壁老樊为何能创作出如此伤感的我曾

《我曾》由隔壁老樊作词作曲并演唱,发行于2019年2月3日。这首歌是老樊在大一的时候开始创作的,歌曲讲述了他多年以来在音乐道路上的坎坷经历。《我曾》上线后一举夺得网易云音乐第一季度音乐榜单前三名,在网易云音乐拥有27.3万条评论和超过10亿的播放量,量级接近薛之谦的《演员》。

隔壁老樊,原名樊凯杰,1998年11月2日出生于河北承德,在读初中的时候他对民谣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自己购买吉他和教材开始自学音乐。进入大学后,隔壁老樊在一位音乐老师的帮助和教导下,踏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

隔壁老樊为什么这么忧伤 仅20岁出头的隔壁老樊为何能创作出如此伤感的我曾(1)

在他17岁时,这个怀揣着音乐梦的少年,带着四百五十块买的吉他和几件衣服,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打拼,但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一度不想再继续唱下去。

于是老樊回了老家,开起了散打培训班。不久以后,老樊偶然得到了第一个驻场机会,同时获得了酒吧老板赞赏,渐渐地他唱出了一定的名气,好几家酒吧都邀请他去演出,甚至他换场演出,客人也跟着他换场观看演出。

一首《我曾》成名后,老樊举办了五场巡演,当时定的场地只能容纳一千多人,但每一站参加抢票的人数都有几万人,完全超乎预期。根据好听音乐公布的数据,隔壁老樊巡演五站的门票均在十秒内售空,其中上海站的售空速度最快,只用了一秒。

很多人都是被老樊的嗓音所吸引的,他年纪才20出头,却有着一副超出年纪的沧桑而磁性的嗓音,唱出了不羁自由,哀而不伤,忧愁落寞,旷世洒脱的感觉。

隔壁老樊为什么这么忧伤 仅20岁出头的隔壁老樊为何能创作出如此伤感的我曾(2)

老樊唱的虽是自己的故事,但反映了无数人的常态和心声。他的音乐含有平凡人的故事,带给了听者在疲惫生活中的调剂与安抚,让许多人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从老樊的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成年人的世界是艰难痛苦的,每个阳光灿烂的笑脸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夜晚的枕头都是眼泪”,一个人害怕的就是忽然听懂一首歌,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些情绪默默忍受,你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早已遍体鳞伤,但是崩溃过后依旧要继续努力生活。不管在深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不管包含多少负能量,早晨醒来仍要继续前行。成长就是一个经历苦难的过程,一边受伤一边自愈,一边流泪一边坚强,独自一人熬过一些苦难才能无所不能。

隔壁老樊唱出了多少人的心愿,“我多想让过去重来,再给我一次机会”,可是你我皆凡人,都无法改变现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做好该做的事,珍惜该珍惜的人。

隔壁老樊为什么这么忧伤 仅20岁出头的隔壁老樊为何能创作出如此伤感的我曾(3)

本文由晚风治愈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