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如何成为一线城市(凭什么晋升新一线城市)

5月30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今天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宁波,首次晋升新一线城市。

纵观榜单中的15个“新一线”城市,大部分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身份“平平无奇”的只有苏州、东莞和佛山。

过去,曾有人调侃佛山是“三线城市的气质,二线城市的外表,一线城市的内涵”。如今,佛山在2019年GDP突破万亿元的风口上,再获得“新一线”城市的加冕,恰好让这座低调务实的城市得以展示自身“名副其实”的城市魅力、产业实力、生活活力和人口吸引力。

而值得思考的是,作为新一线“新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一线城市第三梯队中站稳脚跟,并不断爬升,佛山还需要更多关于城市品牌和品质的谋划。

佛山如何成为一线城市(凭什么晋升新一线城市)(1)

佛山如何成为一线城市(凭什么晋升新一线城市)(2)

【解构榜单】

新一线第三梯队争抢激烈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由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评估的是全国337座城市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进行评估。二级维度则包括了商圈客流、基础商业数量、城际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通达、网购活力、夜间经济活跃度、文体场馆数量、创新氛围、人才吸引力、城市规模和增长指数等。

榜单中,北上广深仍未坐稳一线城市的位子。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持续5年位列第一;重庆和杭州连续3年展开二三名的角逐,今年重庆“获胜”;同样,2018-2020年间,西安、天津、苏州也在5、6、7名中展开激烈竞争。

再看属于第三梯队的10-15名,竞争尤为火热。过去5年间,昆明与无锡曾上榜,却不稳定,大连也从这个梯队中逐渐滑落,最终无缘新一线。今年合肥和佛山首次晋升新一线,而掉落榜单的是已经连续4年上榜、一直徘徊在13-15名之间的宁波,以及去年刚上榜的昆明。

此外,在第三梯队中,东莞和佛山两个广东知名制造业城市上榜。东莞已经连续4年榜上有名,2017、2018年位列14名,2019年跃升到11名,今年继续稳住。面对激烈竞争,佛山要避免在新一线中“昙花一现”,或许可向东莞“取经”。

佛山多项数据处于上升通道

在今年的榜单中,佛山总成绩位列19名,是今年最后一个跻身于新一线的城市。在2016-2019年间,它的排名分别是24、27、23、21名。

可见,在过去3年里,佛山总排名前进了8位,上升势头迅猛。榜单中提到,除了交通枢纽性,佛山的商业资源集聚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都处于上升通道中。

其中,优质本土公司数量这一指标统计了包含A股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优秀创业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数量。佛山的这个数据排在新一线城市的第10位,超过了郑州、武汉等排名更高的新一线城市。也因此,佛山吸纳了大量工作人口,常住人口数量增长极快。而人口的涌入又给城市带来了人气与活力,也给生活方式多样化、商业增长提供了契机。从运营商的手机信息数据看,佛山的外来工作人口仅次于苏州,排在全国第八位。这让佛山在考量人才吸引力和城市规模与增长的未来可塑性指标中上升了7个名次。

【佛山实力】

颜值与内涵并重

2019年,佛山GDP达10751.02亿元,增长6.9%,成为全国第17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城市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当中既包括城市的“价值”,也关乎城市的“颜值”。

对外,佛山是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大市,在与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是硬核的“实力担当”。10多年前提出的广佛同城,一条广佛地铁1号线大大扩展了佛山的发展空间;去年提出的广佛全域同城概念,将共建1 4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多条连通广佛的轨道交通在建或规划中,广佛边界日益模糊,进一步提升广佛极点带动作用。此外,依托于广州南站的辐射带动,佛山加速融入“湾区一小时”轨道交通圈,原佛山一环改造后接入5条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与中山、江门、珠海等周边湾区城市的通道,城市价值进一步彰显。

就城市“颜值”而言,经过20多年的发展,获得国家空间设计奖项的南海千灯湖片区不仅成为了城市地标,并承担起城市客厅功能。而高颜值环境所带来的高端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商业的集聚,形成了佛山最具城市活力的区域。此外,近年来三龙湾片区、佛山新城片区、西樵听音湖片区、顺德德胜新区、高明西江新城等区域,都形成了生态、生活、生产相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空间。城市更新脚步较快,创意产业园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加速崛起,带动了城市生活品味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佛山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数达288天;这些都为佛山的城市价值和颜值刻上“注脚”。

产业实力制造业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

从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62亿元,增长6.3%;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此外,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48亿元,增长8.1%。

由此可见,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其制造业发挥着“顶梁柱”作用;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而支撑起佛山经济发展的脊梁。

佛山雄厚的产业实力,还体现在本土优质企业上。其中,佛山拥有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达到40家;仅南海区,就拥有全国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超过100家。此外,佛山还在打造2 2 4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形成装备制造、家居2个超万亿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形成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2个超5000亿元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4个超3000亿元产业集群。

截至2020年1月,佛山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839家,增量增幅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今年内将达到5500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5.59%,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以企业为主力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2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2家,两项合计居全省第二位。佛山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对接,组建创新载体总数93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6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国家级孵化器总量达到22家。

产业高速集聚,带来的城市配套的更新、经济实力的提升、生活氛围的改善和人口的集聚。

生活活力市强和民富:爱吃爱网购

“市强”和“民富”是一组相互促进的关键词。得益于城市价值和产业实力的提升,佛山市民的“荷包”日益丰满。《2019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佛山拥有600万元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7.3万户,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千万元资产高净值家庭佛山有3.06万户,位列全国第九;身家超过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数量有1700户,拥有3000万美元“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1160户。

此外,2019年,佛山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948.1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4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60元。百户居民拥有汽车80.1辆,移动电话251.9台。

“荷包”丰盈也带动了消费升级。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0%。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增长7.0%,餐饮收入增长6.8%。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吃最能体现佛山人的消费活力。截至2019年10月,仅顺德区,从事餐饮行业的市场主体共24147户,同比增长40.79%。今年2月底,美团发布的疫期首份《餐饮外卖复工消费报告》显示,在全国复工后外卖订单量排行榜上,佛山名列第八。另外,全国商家中单量超越疫前的商家占比排名中,佛山也挤入前十。

除了吃,网购也是最能体现佛山消费活力的一项指标。2019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佛山全市全天交易额达26.1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30%,“剁手力”在全省排名第4。从消费年龄数据分析来看,41.6%的消费者是90后,80后的占比也超过三成。

生活品味:夜生活指数排名第十

而城市生活品味的提升还体现在城市公共配套和生活场景中。

考虑到星巴克受到全球消费者的普遍喜爱、而且星巴克拥有稳健的开店选址策略,星巴克的开店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消费能力的可比指标,俗称“星巴克指数”。在大众点评APP可搜索到佛山范围内有星巴克数量为66家,平均每100公里拥有1.7家门店。

作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快递物流业务,佛山也占据重要一席。来自国家邮政局的《2019年中国各城市快递量50强排行榜》显示,佛山全年快递量达69114万件,排名全国22名。

夜生活方面,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公布的2019年城市夜生活指数,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佛山夜生活指数排名第十。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和美团点评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从夜间餐饮消费规模看,佛山排名全国第十五位。同样,阿里巴巴于今年7月发布的《夜经济报告》也显示,佛山小商户夜间活跃,在晚上11时至12时,佛山口碑商户中仍有超过83%的在营业。

此外,在公共文体配套方面,截至2020年1月,佛山全市共有文化馆6间,已建及在建博物馆(含纪念馆、名人故居)134家、美术馆(艺术馆)87家。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发展至339家,每2.41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

正在打造南方影视中心的佛山,也是全国排名前20的票仓城市。2019年佛山全市有影院151家,影院银幕数达到885块,电影票房7.66亿元,同比增长7.43%。

此外,初步统计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997.7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运动面积2.53平方米。

人口吸引力: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25万,全国大中城市排第五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人,因此,人口吸引力是佛山跃居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因素。2019年常住人口达815.86万人,继2018年超20万人口(24.90万)增量后,2019年年末再创佳绩,比上年末增加25.29万人,增幅3.25%,创下近8年新高,增量位居全省第三,排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五位。而从运营商的数据看,佛山的外来工作人口仅次于苏州,排在全国第八位。

纵观过去3年,佛山常住人口增长有较大的提速。佛山中小学在校人数的增长更为明显,近两年均以 5% 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该群体的增速相当于常住人口整体增速的一倍多。而中小学生群体人数的增速更是接近了人口结构年轻化的深圳。此外,在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中,人数增长最大的是小学阶段的人口,鉴于每一个小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家庭,不难看出,佛山近两年的城市新增人口里面,以中青年群体居多。

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中显示,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佛山人口吸引力指数为5.286,排名第十,比去年上升一位。今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2019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级市,共吸纳38.74万毕业生,佛山吸纳毕业生数量排行第三,有4.01万人,占8.61%,仅排在广深之后。

硬核的人口吸引力,得益于佛山城市魅力和产业创新、城市消费品味升级的多重合力,不仅让佛山在此次榜单排名中大幅上升,更组成了未来佛山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发力点】

高端商业集聚力仍需努力

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新人”,佛山有着硬核实力,但仍存在短板。在以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商业资源集聚度来看,佛山仍存在短板。

尽管佛山经济实力雄厚、藏富于民,大型商业综合体也陆续抢滩,但纵观全市,除了佛罗伦萨小镇的品牌outlet,佛山仍没有一家一线奢侈品牌进驻,核心商圈数量仍较少。这意味着,佛山在商业消费版图中,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逐步摆脱工厂城市的形象,找准城市、产业、生活空间的平衡点,满足现代人对于城市空间的多元需求,才是新一线城市的气质所在。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