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3)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4)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的基本史实。

目标2: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

目标3:结合教材,知道五代十国的局面,并概括其影响;认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5)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6)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7)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8)

(二)自我研究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的基本史实。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9)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0)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1.探究一:结合教材及史料,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1)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2)

归纳总结: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3)

2.探究二:结合教材及史料,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过程?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

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4)

杜甫躲避安史之乱

(2).时间:755-763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

安史之乱,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对中央政权的叛乱,它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安史叛乱集团代表分裂割据的势力。这就是安史之乱的性质。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使北方生产遭受摧残,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二是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朝便一蹶不振了。

3.探究三:结合教材及史料,归纳安史之乱爆发的影响?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安史之乱的影响)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5)

(2) 总结归纳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地方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6)

黄巢起义旧址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分析归纳总结黄巢起义的原因。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7)

2.小组合作探究,黄巢起义的经过:

过程:

(1)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在山东,河南爆发。转战大半个中国,进入长安,国号大齐。黄巢不愧是一位农民起义的英雄。

(2)882年,起义军大将朱温叛变。

(3)883年,起义军退出长安

(4)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兵败自杀。

3.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影响: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分析归纳唐朝是如何灭亡的?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8)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时间:907年朱温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五代十国"。

2.小组进行合作,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小结归纳: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9)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以至走向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到了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唐后期由于各种矛盾,导致了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最终唐朝在907年,被后梁代替。之后的五十多年年,又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是人民渴望统一,南方经济有所发展,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

预习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部编版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1)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就是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