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

我喜欢听故事,当我带着满心期待听别人讲述生命中的各种味道,那种感觉就像是在看别人的菜谱烹饪自己的人生美味。又仿佛是让自己在忙于奔命中给自己的灵魂留一个喘息的出口,让疲惫的心还能晒一晒皎洁的月光。

逝者如斯,但有多少人的人生早已在时间的河流中定格为一块不动的石头,被冲刷、受打磨,被浸润历经着岁月的沉淀。

倾听让心暂时停下来去观察,这在发展迅速的数字时代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有太多的人心已经被生活工作的琐碎,填得慢慢的。人们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更多的是倾诉无门。

“倾听”虽说只是简单的两个字,但有很大一部分人很难做到。因为倾听这个行为不仅需要你低下头来听更需要你付出相应的耐心和认真,它就像一门艺术。如果你做得好了,不仅能为自己的社交关系加分,还可以为自己的优秀助力,所以不如就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

在作家榜的创始人吴怀柔曾说到一个词:倾听力。他的“倾听力”问世十余年来,一直广泛流传,被各大媒体持续传播,结集成《倾听力》后一版再版,成为中国出版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生问答之书”,无数读者从中获得教益启发。

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1)

这本书为我们娓娓道来他倾听的易中天、陈丹青、郑渊洁、沙叶新、韩寒、何三坡、阎安、阿来、李敖、沈昌文、郭敬明、朱大可、李银河、岳南、李蕾、于坚、时白林、阎连科,18位中国文化领域符号性人物,罕见地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与奇思妙想。

他们有血有肉和我们一样,他们也历经过孤独迷茫,遭遇过人生低谷,也曾怀揣着暗夜星火,最终冲破了重重艰难,成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银河漫天,流星划过,温柔的像眼泪浸润的眼睛

李银河说我们都是宇宙的微尘,我们的生命就是幽灵岛,它在大海上突然出现,又瞬间消失,其意义并不比一座山或者一个大树。

李银河是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她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爱侣。他们的爱情传奇和人生故事也是广为流传。她也曾因一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引发激烈的讨论和争议。但是在现代生活中的她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另一个柔软充满慈爱的母亲:小壮壮的妈妈。这个小男孩是她的养子。当聊起小壮壮的时候她满眼温柔,她说:“有时候一想起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生命在依恋我,眼泪就流个不停,眼泪一直到耳朵里,凉凉的。”同为母亲的我读到这里,心里满是颤动,那么有个性的她把话说到了我的心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立的灵魂,尤其是作为母亲,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单单是因你而来,那么你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羽翼未丰小女孩,好像在这个时候身份的变化使得母亲才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晋级。

如果将我们的生命体验当成一场游戏,那么那种晋级的感觉就像是生命又多了一滴血,又完成了一次生命的体验。

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2)

人活着要做有趣的事,因为它本身就是意义

《圣经·传道书》中这样写道: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说的就是生活百态,一代又一代,没有新鲜事。我们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我们的心总是陷入忧虑中。读史明智,我们透过史书的智慧,觉察短暂的一生:这一生我们到底要怎么活才有意义?易中天易老这样说:要做一件事需要看两点,一个是做这件事要有意义,第二做的这件事必须是有趣的事。要说这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也毫无违和感。

大学的时候,百家讲坛可以说正处于鼎盛,当时在学校最大的礼堂听过几期,但遗憾的是没有易老。但是后来读了他的著作,真的是正如吴思这样评价易老:“客观地说,如果要在当今中国,写一部通俗易懂又有理论系统性的中华史,我还真想不出,有比易中天能干好这个活儿的人选。”可以说他就是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派。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生活中的易老,要说他是时间管理大师,未免有些商务化,我自己的总结就是,易老更像是园丁,将自己的兴趣花园修置的妥妥当当,而他就则是饶有兴致的行走期间。

反观我们自己,我们的兴趣花园又是什么,该如何修葺安置?

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

说起韩寒《三重门》的作者,抛开才华我觉得他更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三重门》创作于1998年以前,那时正值校园小说泛滥,那一年我也上高中,真的是读了很多同龄人的长篇小说,但韩寒的作品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时可以说有些小孩子常用字还没认全,见过的东西还没见过的教科书多,只会从一根小草里看出什么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写起了长篇。但令人惊奇的是还真让他们给写了出来,光上课下课就十来万字。

韩寒当时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混混“,他放荡不羁,他出言无忌。学习不好,却偏偏有着写作的才能。他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之下不堪重负,有所感概,又没有人阻止他去思考,于是他的独特的思想便如脱缰野马,把一腔情绪发泄于纸张上面。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角背景,创造了林雨翔这个角色,也把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叛逆思想写得入木三分。

在这本书中,历经岁月的沉淀,有人说韩寒变了,他已悄悄收起锋芒,开启了他的电影梦想。他说:喜欢是所有事情的动力。所以我看到了他对电影的纯粹的爱,这种爱有别于当年写作的意气风发,这或许正是时间给出的生命塑造。

说着最后

透过这本书,或许我们发现,我们此刻正经历的孤独迷茫和人生困惑,在书中这些优秀的人物也都遇到过。他们看上去是别人,其实也是不甘平庸的我们自己。我们通过他们心智成熟的历程、人生经验和说话之道,让我们豁然开朗,对生活充满勇气与希望。

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我的青春从三重门走过)(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