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

#我的花样生活#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你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的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我大概两年前左右吧,听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我们的中国在那个时候我是最动荡的。

内战刚刚结束,新中国也刚刚成立,一切都在百废待兴。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努力的改革创新,带领着我们早一点致富。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1)

我们往往从历史书上学到的,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都是上层人士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变革,而真正的底下的平民百姓的样子,我们是没有几部作品写的。

仿佛时代已经把平民百姓给扼杀掉了,似乎没有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只有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包括史书上留下的,也只是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

0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能吃饱饭,能有命,活下去就可以。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要求,在那个时代都无法达成。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2)

一本书薄薄的也不厚12万字。1992年写的,也就是我三岁的时候写的。

我看前小部分的时候,我以为是写地主家的“傻儿子”败坏家庭,最后得到了报应这样一个故事。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家财嫖赌均沾,家里温婉的爱人也不好好珍惜,所以导致了他后半生的贫苦交加。

我越往后读越发现,作者想表达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他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那个时代一个平凡人所无法抗拒的那种时代的压迫。

作者轻描淡写的描写了他被抓去当壮丁的那两个月的时间的事情。既写出了国民党的注定失败,也许出了共产党注定会变好的状态。

最感人的就是他的小儿子去世的那一段。居然为了给县长的老婆生孩子,献血而活活给抽死了。我给你写一段书中描写的话。我每读一次,我的眼泪都泪汪汪的,太酸了真的太可怜了:

我坐在爹娘的坟前把儿子,抱着不肯松手,我让他的脸贴在我的脖子上,友庆的脸像是冻坏了,冷冰冰的压在我的脖子上,夜里的风把头顶的树叶吹得哗哗啦响尤清的身体也被露水打湿了,我一遍遍向了他中学上学时跑去的情形,书包在他背后一甩一甩地,相当有劲,再不会说话,再不会拿着鞋子跑去,我心里是一阵阵酸疼,疼的我都快哭出来了。我就那么坐着,眼看着天要亮了,不埋不行了,我去脱下衣服,把裤管撕下来,蒙住他的眼睛,用衣服把它包上放到了坑里,我对爹娘坟说道:有庆来了,你们待他好一点,他活着时我对他不好,你们就替我多疼疼他。

还有一段是在有庆活着的时候写的,读的我心里好难受呀,他爹之前和他闹矛盾了,然后给他买了一只小羊。

他每天放学上学之前都要给羊割草,还要干活,还要到学校跑步读书,就是这么懂事的一个小孩子,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爹,是母羊。”

我哈哈的笑了,伸手捏住他的肩膀,友庆的肩膀又瘦又小,我一捏住,不知为何就心疼起来,我们一起往家里走去时我说到:

“有庆,你也慢慢长大了,爹以后不会再揍你了,就是揍你也不会让别人看到。”

这个小男孩每次去学校的时候都是用手拎着鞋跑去学校的,为的就是不让他妈妈帮他做鞋子。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3)

因为她娘得了软骨病,虽然我们知道故事情节里有很多是虚构的,可能没有这么悲惨的人出现在社会中。也有可能真的有这么悲惨的人出现在社会中只是你我不知道吧。

不过挺惨的,他嫖赌把自己的田地全嫖赌出去了以后,他就跑到了乡下,租了5亩地,慢慢的以为就会好了。

浅小部分的时候还好,他老婆虽然被婆娘家接走了,但是最后也带着儿子回来了,也算是有一儿一女了。

这个小说的转折点就是他被抓去当劳工,回来以后他妈妈死了,先是他爸爸死了。在的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

然后他把你抓去当部队壮丁,他妈妈也病死了。紧接着他女儿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

没多久,他的媳妇儿也得了软骨病,然后他儿子给现场的老婆生孩子大出血献血,抽血抽死了。

她女儿也幸福一段时间,加了一个叫二喜的歪脖子的男人。对他女儿是非常好的,生下一个小男孩。

就他女儿也在那个医院里头,生孩子大出血死了。仿佛余华是故意的让前后呼应一样。

然后他就给这小孩起名叫苦根儿,这就等于他的外孙子呗。二喜就带着他的外孙子,相依为命的一边干活,一边把他养大。

本以为他们爷仨就能这样活下去也挺好的,结果中途又来了个大反转,2喜被那个两块水泥板给夹死了。这一家几乎都要死掉了,真的太可怜了。

这回就剩下他的外孙子和他了。结果有一天要下雨,然后他去忙着摘棉花,没有发现他外孙子发烧了。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4)

就给孩子煮了一碗姜汤糖,还是从村儿里借来的。真的太穷了,连一口糖都没有。临走的时候觉得孩子可怜,给孩子煮了一碗豆,放了点盐。

结果孩子吃豆子吃多了,居然被撑死了。虽然知道那个时代死了很多人,饿死的累死了,很多种你不知道的死法。

但是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可怜,真正的用一个真实的人物把它描写出来,你仿佛穿过的那个时代,看到了她们的悲伤和她们的挣扎。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你有饿着吗?你有没有书读的时候吗?你有穿不暖?需要拎着鞋在路上跑的时候吗?

真的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就是你对生存最基本的要求,能吃饱饭,能有地儿住,能穿暖而活着。

我觉得时代发展的越快,生活越富足,我们的精神仿佛越空虚。真的没事的时候需要忆苦思甜一下,珍惜一下当下的美好。

02真的是因为嫖和赌导致的后半生的残疾的人生吗?还是因为那个时代。

书里有一句话描写的非常对啊,但是他不是想表达的这个意思,又像是在表达这个意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是表达他又不是表达他。

嫖和赌就像是胳膊和肩膀连在一起怎么都分不开。后来我更喜欢度过了调剂只是为了放松一下,就跟水喝多了要去方便一下一样,说白了就是撒尿赌博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是既痛快又紧张,特别是那个紧张,有一股叫我说不出来的舒坦。

一个成功的文学家,他所表达出来的文字背后都有很多层的意思。我只读了一遍还没有理解透,我觉得他这个嫖和赌肯定意指着那个时代的某一些势力或者某一些现象。

我们都知道嫖赌不能沾一沾这一辈子就算毁了。后半生他都给赌光了,以后也没有过得多幸福,也是吃不饱穿不暖,亲人接连着离世,最后和一头老牛相伴。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5)

我觉得他的老婆也一直这样某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直陪伴着他,即使他前半生那么坏。后半生即使好了,又穷又累的日子,他老婆依然回来了。

一个短短的小故事,他几乎把那个时代所有的悲惨的事情都写出来了。文革共分儿,斗地主,吃不上饭,把孩子送人,还有内战,他也写了一小部分。

我觉得这部小说从他小时候是一个少爷,一直到到晚年与老牛相伴这30年,是新中国最动荡的30年,也是成长最快的30年,也是最苦的30年。

大概就是一九四几年一直到一九七几年,那么一个时间段的故事。我们以往从影视剧里看到的都是一些上层人士发展起来的面貌,从来没有细致的描写过一个农民是怎么样怎么样的。

我也是第1次看这样的小说,我也是第1次真正的知道了什么叫文学小说。我读完他的文字很朴实,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个人们的状态。

03我今天接连看了两部老年人的作品,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今天上午的时候听了两本书,一本是《哈佛幸福课》一本是日本人写的《老后破产长寿的“噩梦”》。

我中午吃过午饭翻书架的时候,随手拿起了这本书余华的《活着》书里面的字都黄了,应该买了很多年了,一直没有看。

也是甜甜的,我是看不进去这种名著的,更喜欢看一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小说。现在觉得把那些时间全都浪费了,真的好可惜啊。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他也有七八亩。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妈更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在心里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多田地也是尽心尽力了。”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起歌来: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心里真的酸溜溜的,你能想象那个场景吗?如果你是村里来的话,应该能想象到的。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6)

城市的孩子应该是无法理解那个状态,那个场景的。

我小时候最喜欢5点多放学能回家吃到饭,看到炊烟袅袅升起,然后晚霞照过来,我会感觉到很温馨,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5点多吃上晚饭,而不是天黑以后才回到家里,妈妈现做饭,很晚才能吃上饭。

小时候我家虽然没有余华的《活着》里那么悲惨,但是也确实很忙,我记得每天放学回来都要跟我弟俩,拿个锄头去帮爸爸妈妈干会儿活,我跟我弟俩上初中以后放暑假,寒假,就是要帮家里放牛羊。

就是永远也干不完的活的那种状态。我跟我弟俩所有的童年都是帮家里做活,但是我们家后来的日子过得很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吧。

人老了以后如果没有依靠很可怜,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饭吃更可怜。当下的你什么都有了,你还不珍惜,还抑郁,还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感,更可怜。

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可以用精准定位法:从“能做”的事开始罗列,逐渐缩小范围,到“想做”的事,再到“真正想做”的事,最后,选出“最想做”的事。

也就是从意义、快乐和优势出发,从这三方面的交集来探问内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让自己快乐起来吧,让自己幸福起来吧。现在的我们多幸福呀,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想吃什么饭就吃什么饭,想穿哪件衣服都穿不完。

余华没有人比他笔下的生活更悲苦(读余华作品活着让我多次泪目)(7)

这样的你如果都觉得不幸福的话,你想想余华笔下的他那个儿子有庆,那个单薄的小身体。那么听话,那么懂事儿瘦,瘦小小的。

就为了讨好那个县长,为了家里多一点收入,活活的被抽血抽死了。你能想象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被抽血,活活的抽死的样子吗?

我想到这里的时候,心抽抽的疼。

2021年8月30号星期一下午6:11北京天气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