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名句古诗词(春天名句古诗词)

1,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出自唐代牛峤的《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这首词写室外少年对室内少女的爱慕。

上片写少女临台梳妆。风动柳丝,燕舞莺啼是自然环境,“钗重”二句写这环境中女主人公的美丽形象。

下片写少年郎骑马游春,故意将金鞭屡坠的潇洒风姿和传情神态。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写得憨厚别致,情真意切。

描写春天的名句古诗词(春天名句古诗词)(1)

2,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出自宋代秦观的《满庭芳·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这首词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细腻自然,悠悠情长,语尽而意不尽。此词的情调是由愉悦转为忧郁,色调从明快渐趋暗淡,词人的心情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换而在起着变化,却又写得那样宛转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平坦的沙滩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个芳草鲜美的村庄,春天的绿色早已覆盖了冬季曾经带来的荒凉。游丝在微风中上下飘拂,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派大好风光,却让人无限惆怅。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儿还不见归还。鸭形铜香炉上袅袅青烟,炉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阳拉长的海棠树的影子里,耳听着杜鹃声声悲啼,整个黄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这首词构思了一位黄昏日暮伫立渡津跷首企盼意中人归来的闺中痴情少妇形象。

4,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出自宋代阮逸女的《花心动·春词》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描写春天的名句古诗词(春天名句古诗词)(2)

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幽梦难寻,灯尽梦回,更觉寂寞难堪。

5,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此诗表达了他要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最终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的心境。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桃树满园,桃花和郁金花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领略到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描写春天的名句古诗词(春天名句古诗词)(3)

7,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价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8.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

9,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笔直的小路是何等的细呀!简陋的破桥连扶处都没有。青枫林外的远山显得很淡,麦田边的破屋是何等孤独。去岁的草根今年又长出草来了,通往荒冢的小路是今年新踩出来的,去岁还没有。梨花从清明开始开放,在这个美好季节只有我一个人独自愁苦。

10,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出自南北朝柳恽的《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一位妇人在水中小洲上采摘白蘋,江南的太阳暖暖地照在水边。洞庭湖那边有归客回来,曾与夫君在潇湘之畔遇见,为我捎来他的消息。思念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归来呢?春花已经凋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归客不说故人结交新欢之事,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的前二句描绘江南景致,点明时间,并引起下文,后六句写女主人公偶遇归客,向他询问丈夫的情况。表达了一位江南女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和久不见其归来的忧虑。

11.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12,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出自唐代韦庄的《稻田》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稻田肥。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稻田》这首诗所描绘的江南水田风光,就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展示了创作背景所述的社会现实,间接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13,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出自宋代贺铸的《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绿色纯净,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烈春意触近柴门。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尘世纷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此诗收录于《贺铸诗集》,形容作者宛若仙境,在那里无拘无束,漫漫遐想的场景,看出作者生活自由自在,而他也很向往。这是一首写景诗,运用景物将作者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14,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出自宋代苏轼的《一丛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地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15,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

出自清代谭嗣同的《望海潮·自题小影》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又一次来到西北,路途中经历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形体相貌决定不了命运,内心的悲痛和忧思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回头一想十八年已经过去。从春梦中还能醒来么?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只剩下瓶花,数枝已经足够了。刚由湖湘之地来到这里,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镜子不会随人的意愿,感到自己形貌变化之大,难道是我醉酒后发红的脸色只是形貌发生变化吗?拔出锋利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义之骨,经得起揉搓?说的这个人是我,睁眼细看难以相信。

该词上片写作者跋山涉水来到西北,以纵横交错的不同角度叙述自己的生涯;下片写自己揽镜自照,感叹容貌变化,由此发出想要拔剑高歌的豪情壮志。该词用了亦实亦虚的写法,将形影混融,生动地刻画出饱满的艺术形象。

16,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

此词写“伤春”与“春情”。上片写大风过后落花满地,与李清照早期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所写的情景相似,但感情更深邃,虽然是“花事”将了的“正伤春时节”;下片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时光已成过去,青灯幽梦,催春之鸟一声啼鸣,由景伤情,更让人感伤。全词先写室外之景,后写室内景、室内人,景、物、声、情水乳交融,情感凄清哀怨,风格柔婉绮丽。

17,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出自五代魏承班的《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这首《玉楼春》抒写闺怨,所创设的意境是: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主人公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

18,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早已厌倦了水上的长途旅行,因为风潮变幻不定,凶险难测,难以述说。波涛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在清朗的月光下,聆听两岸猿类凄婉的叫声;在湿润的夜露中,饱吸着芳草的馨香。春末的原野上铺展着秀丽的绿色,高高的山岩上屯聚着一朵朵白云。舟行江上,游览沿途景致,思绪万千;日日夜夜总是浮想联翩。攀登悬崖,登上了浔阳城旁庐山之东的石镜山;牵萝扳叶,松门山顶。关于大禹疏治三江的传说已成为往事,关于长江分成九派的玄理也难以推究明白。江湖中的灵怪神异,因吝惜其珍怪之相,而秘藏其精神魂魄。此江中有金膏、水碧,然都灭其明光,止其温润而不见。我枉自弹奏了一曲《千里别鹤》,本想借此消忧,谁知曲罢却像商陵牧子一样,思念之情愈加强烈了。

《入彭蠡湖口》是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创作的山水诗。此诗作于诗人前往临川途中由长江入彭蠡湖口时。诗中细致地描写了入彭蠡湖口的经过与所见的景物。面对彭蠡湖,诗人看到灵异不显,异人隐迹,暗喻贤人隐世之理,故最后发出“弦绝念弥敦”之叹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门答苏秀才》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20,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出自南北朝何逊的《边城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诗题《边城思》,交代了地点:边城;又交代了中心,即写作者之思。全诗也是按照这个脉络去写的。前三句写“边城”,主要写边城之景;后一句写“思”,抒发客思之情。

21,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出自宋代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上。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有几番春游?赏花又要等到明年。春风且陪伴着蔷薇留住吧,因为等到蔷薇开花时,春光已经非常可怜。更令人感觉凄楚不堪,掩隐在万绿丛中的西泠桥畔,昔日是何等的热闹喧阗,如今却只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烟。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边?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掩没了亭台曲栏,就连那些清闲的白鸥,也因新愁而白了发颠。我再也没有心愿,去重温纵情欢乐的旧梦,只把自家的层层大门紧掩,喝点闷酒独自闲眠。请不要拉开窗帘,我怕见那飞花片片的声音,更怕见那悲切的声声啼鹃。

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抒发出朝不保夕的无限哀愁。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见说新愁”以下,词人倾诉个人的满腔哀怨,再无心事追寻往日欢乐,听到鹃啼,真教人肝肠碎裂,痛苦难当。全词凄凉幽怨,悲郁之至,尤其两个“怕”字,真切地勾画出词人睹物伤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22,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出自南北朝何逊的《咏早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园林里的变化容易看出物候时序的转换,最其中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梅花枝叶横斜在却月观外,怒放的梅花掩映着凌风台。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梅花应该也知道自己会早早飘落,所以赶在孟春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绘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23,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

出自宋代许棐的《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词人就是通过这四个意象段,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4,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25,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浓密的柳荫把河桥遮藏,黄莺在清静的古台旧苑中鸣啭,我曾多少次骑着骏马到此处与你共度春光。还记得那次夜泊桥边,很快便进入了温柔之乡。我的词才显得笨拙,只顾与你共饮清觞,共剪灯花,那一宵过得太快太匆忙。还记得与你嬉游之处,青草铺就的小路上留下你轻盈的脚步,两舟相并,我与你荡漾于城南横塘。十年如梦,梦醒后倍觉凄凉,恰似那西湖上燕子飞去,人去楼空燕巢已荒。今日我重到葑门,百感交集,像从前一样唤酒品尝。急雨拍打着溪面,岸上的落花轻狂。又见到几只乌鸦掠过雾雨苍茫。而今又来到故人的楼上,还有谁能与我凭栏远眺,指点芳草斜阳?

此词上片回忆过去,写团聚的欢乐;下片写爱妾离去后的悲感。

26,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出自南北朝阴铿的《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该诗通过对洞庭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混乱时局的感慨,流露出诗人消极避世的思想。

27,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宋代姜夔的《琵琶仙·双桨来时》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只有吴兴才有这种繁华的景致。吴兴春游的壮观场面,西湖也不能相比。已酉这一年,我和萧时父在城南处一边载酒一边划船,归来于是写下此词。

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她正在用团扇轻轻地去迎接那些飞来飞去的杨花,她的眼神,真是楚楚动人。春光渐渐去远,沙洲自然变绿,又添几声悦耳的鸟鸣。遥想当年,在繁华如锦的扬州路,我如杜牧年少时放荡寻欢。往事早已成烟,思念也无用处。又一次到了寒食时节,宫廷中恐怕又在分烟。无奈在我此时满情惆怅,办见季节已经更换。只能把满腔幽怨付给偷英,任它飞到空荡荡的石阶前。千丝万缕的细柳,里面乌鸦在此掩身,轻软的柳絮好像在为来去的客人飞舞回旋。忆起当年出关,与伊人分别的情景,令人难忘。

词描写春游时偶遇与昔日恋人相似之女子,而勾起对往日情致的美好回忆。上片写春游误认舟女为旧日情人,表现惊喜又失望之情。下片抒发时序更易、景物依旧、人事全非的感伤。

28,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出自宋代葛长庚的《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29,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出自唐代杨巨源的《折杨柳》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

30.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

出自元代张弘范的《临江仙·忆旧》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此词抒情气氛极浓。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侣去后,留下绵绵相思。虽然黄鹂惊梦,青鸟唤春,而旧游安在!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眼前唯有苍烟一片,荒山横目,玉人何处!结尾两句,情思缠绵,余意无限。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婉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31,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梅花临水照镜。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寂寞。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通过对梅的的描述,暗示了词人伤世之感和关怀国家之痛,表现磊磈不平之气。

32,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花何在 一作:家何在)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

33,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

34,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此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冯著在长安相遇时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失意沉沦的冯著的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之意。

35.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出自唐代张继的《阊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该诗反映了因农夫应募从军,致使广大农村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的悲惨社会现实。前两句语气看似平淡,实则为后两句作铺垫,末句用反诘口吻揭示了城郭无烟的凄凉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36,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出自唐代韦庄的《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每年春天都伤怀自己独在异乡,杜曲的黄莺最是了解我的心境。看到江岸上渐渐西沉的残阳,肝肠寸断好似烟柳一丝丝。

江外思乡》是唐代诗人韦庄晚年在外地所创作,诗人幼年曾在杜陵与长安两地居住,后来流落异乡时,对家乡非常的思念,越到晚年,诗人的天涯沦落之感,思念长安之心就越是凄凉。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家乡长安深深地思念。

37,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

出自宋代杨炎正的《蝶恋花·别范南伯》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为你前程坎坷难免担忧。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遥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之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

此词的上片从夜雨话别写到春江水涨,登舟启程,表达了临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下片设想别后,彼此天各一方,被无重数的乱山遮隔,相见无由,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38,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东风最无情,让那悦目的姹紫嫣红也暗淡失了本色,天色将晚,春的归处又在哪里呢?春光一去不回头,只留下满天飞絮。春天啊春天,你能否停下脚步为这失了颜色的房屋重新渲染上春色。

东君无情,一时间姹紫嫣红皆黯然失色。而春光却不顾人们的挽留和叹息,仍抛下满天白絮,径自离去,以至作者急得连声呼唤“春住”。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39,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出自五代顾敻的《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

描写春天的名句古诗词(春天名句古诗词)(4)

40,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自古以来都崎岖艰险不易通行。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花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你的进退升沉都已命中注定,用不着去询问擅长卜卦的君平。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