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1)

几乎被遗忘而又不失清纯风味,虽未自成一族而又独具魅力,倒是每逢寒冬来临,往往也会身价不菲。自登上美食的舞台,众人也会尽心品尝,留下清纯的香味。它虽不是名门望族,却也被喜爱者念念不忘。严寒的冬天,天干物燥,自然有它的用武之地,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其实就是一种特色水果,当地人称“吊蛋子”,也称之为兰州吊蛋梨。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2)

01 这是梨树的一种,由梨树挂果而出,俗名“兰州吊蛋子”,也是当地人对吊蛋梨的称呼。这种梨树则是由当地多年引种栽培的一个传统树种。虽说看似其貌不扬却很有特色,适合当地的水土、气候而生息,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因为在某些方面它具备软儿梨的功效,或生津润肺或止咳化痰均能缓解症状。但由于生存空间狭小,产量小而收益低,几乎处于萎缩状态。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3)

“吊蛋梨”归属于木本植物,系落叶乔木,叶子呈卵形,其果实仍属梨的一种,并无特定学名。当地人也叫倒吊果,旧名面弹子,又名吊答果,俗名吊蛋子;从其口感来看,味略酸涩,秋末变软,去核食之倒也酸甜怡人。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4)

02 吊蛋梨初结挂果之时,外皮呈黄褐色,颜色浓重,果实小,味道酸涩。随着气温的变化,果实日渐长大,颜色变淡,果实中水分增多。成熟后的吊蛋梨,仍较其他梨小,熟透的吊蛋梨犹如鸡蛋般大小。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5)

一般来说,每到深秋也正是吊蛋儿的成熟时节,树叶变黄,但是成熟后的吊蛋儿仍味道酸涩。当吊蛋儿熟后从树上摘下来,果农就把吊蛋儿一把一把捆扎起来,,挂在房梁上或盛放在木板上,等到一个月后,吊蛋儿慢慢变软,屋内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品尝后,原有的酸涩味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甜滋滋,沁人心脾的味道。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6)

03 吊蛋子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亦丰富。它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去火止咳定喘的功效,对预防感冒咳嗽、肺热咽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且不伤脾胃,可以养颜美肤。所以,吊蛋子深受当地人的青睐,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情有独钟!过去吊蛋子在永登苦水镇,以及七里河区水磨沟很常见,皋兰县什川一带也有少量栽植。但如今,吊蛋子由于树身高大、结果小而少、果实成熟迟,且不易采摘,吊蛋树现存量很少了。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7)

04 吊蛋梨特性:“吊旦树”和其他梨树一样,也是春天开花,花小而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其果小而把长,一般是三五个一把结在一起,但把数不密。初结的“吊旦子”是黄褐色的,色较浓,果小,有衬衣扣那么大,味涩而干。随着它的不断成长,色泽逐渐变淡,果实中也稍有一点水份。它的个头到成熟时也就如大红枣或核桃那么大。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8)

05 后期制作处理,经冷冻后的吊蛋子变黑多汁,能藏至翌年二三月间,民间认为能止咳化痰疗热病。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9)

来自于永登县苦水镇的“吊蛋子”,虽然没有“软儿梨”名气大,但其肉质味道绝不在“软儿梨”之下,其水份没有“软儿梨”多,但甜中带沙,别有风味,回味无穷!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10)

06 尽管我们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那是自然规律,但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加之数量少之又少,单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吊蛋树已面临断代或绝种的状态。因此,作为一个地方特色树种,拯救这一特色水果树木刻不容缓!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11)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12)

兰州庙滩子的传说(其貌不扬的兰州)(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