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1)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1952年,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弹着自己的马头琴,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旋律朗朗上口,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太阳的热爱以及对马儿,草和鸟的热爱,非常质朴。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2)

@doc.govt.nz

但如果你生活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岛屿上,你会对歌词产生疑问,由于自然选择,岛上的主人南秧鸡不会飞只会跑。因为岛屿四面环海,飞翔失去了意义,鸟儿越长越胖,越胖越懒。

它们最初生活在森林,后来森林消失,它们前往草丛中寻找草籽和淀粉补充能量,冬天来了它们就吃蕨类的根茎或者小虫,直到有一天一只南秧鸡发人深省地问同伴“为什么我们要飞呢?”

同伴这才发现,原来我们根本没必要飞。于是南秧鸡放弃了飞行技能,求偶方式也变得特别斯巴达,就是两只南秧鸡互相在草地上决斗和互啄甚至奔跑打闹。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3)

@dreamstime

于是,在新西兰的部分岛屿上,歌词应该为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鸟儿跑。

南秧鸡(porphyrio hochstetteri),又名巨水鸡,当地毛利人称其为“takahē”,中文意思是“站起来并在地面上跺脚”。南秧鸡高约50厘米,重达2.5-3公斤,它们的身体有着孔雀蓝色的羽毛,背后的羽毛有的呈现橄榄绿色,坚硬的喙和粗壮的脚为红色。它们的初级飞羽很多都是同等长度,所以看上去十分干练整洁。腿长占到身高的三分之一以上,使得它们在草地和灌木中行走畅通无阻。雄鸟雌鸟长相相同。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4)

@Pinterest

饿了吃青草,馋了吃蚂蚱,让南秧鸡的寿命可达20年之久。而并不丰富的食物资源使得南秧鸡也没有大规模地繁衍后代。通常来说,雌鸟每年只生一窝,一窝只有1-2个蛋,白天妈妈孵蛋,晚上爸爸孵蛋,幸福的一家三口就这么诞生了。这种低效率的生育方式也为它们的灭绝埋下伏笔。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5)

@eBird

最初在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矿物学家和地质自然学家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发现了此物种。自然学者还发现了南秧鸡的远亲紫水鸡pūkeko(下图),尽管它们长得很像,但是其实关系特别远,至少紫水鸡更瘦并且会飞。但在1898年,学界普遍认为南秧鸡已经灭绝了。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6)

紫水鸡 @Flickr

然而灭绝言论过了50年,奇迹的事情发生了,1948年,Geoffrey Orbell医生在一处偏远的草地中发现了它。于是立马唤醒了群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并上升到了新西兰国家保卫的水平。如今,在保护区内的南秧鸡已超过四五百只,逐渐摆脱了灭绝的风险。养殖人员还会刻意运用基因检测技术,让它们不至于一直近亲繁殖。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7)

这让我想起了渡渡鸟,一个已经灭绝很久的海岛鸟类。渡渡鸟跟南秧鸡非常类似,都是一种不会飞又体型庞大的鸟类,一年也只能生一个蛋。后来渡渡鸟因为猴群偷食鸟蛋以及人类的捕杀灭亡了。如今的我只能在鸟类博物馆窥见渡渡鸟的还原品,不由得有些惋惜。所以为了不让教训再一次出现,南秧鸡要加油了。

有趣的是,南秧鸡虽然不会飞翔,但是和其他胖鸟一样(企鹅)有着潜水的能力。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看看南秧鸡的精彩表演。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8)

@eBird

欢迎订阅黑魔法生物学院

蓝蓝的天上飞老鹰出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