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破败的老街(成都市中心最后的百年老街)

来源:【红星新闻网】

成都最破败的老街(成都市中心最后的百年老街)(1)

祠堂街改造后街道

成都最破败的老街(成都市中心最后的百年老街)(2)

祠堂街6栋老建筑的修缮已经完成

成都最破败的老街(成都市中心最后的百年老街)(3)

祠堂街内的雕塑

近日,仅约300米长的祠堂街终于迎来了风貌“焕新”。作为成都市中心最后一个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经过近三年的打造,青羊区祠堂街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雏形初现。

青砖素瓦的百年建筑一改黯淡斑驳,修缮一新,却不失旧时风韵;与人民公园衔接的道路一改车流熙攘,以梧桐做点缀,重归昔日风情。

百年老街变了。许多人更愿称之为焕新归来,因为祠堂街曾辉煌过。那里曾经书店林立、艺术社团云集,甚至曾被誉为“天府文化现代化新起点”。因而祠堂街的焕新,不单单是要从旧变新。它至少要完成三重使命——文脉延续、新旧融合、生命力再造。

事实上,这些也是当前在城市有机更新的普遍探索中,最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难题。祠堂街是成都市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的重要点位之一,由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郑勇担任项目设计总负责人。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祠堂街,深度对话设计者,探寻百年老巷焕新背后的思路与启发。

6栋老建筑,怎样“活”起来?

祠堂街城市更新项目是一块三角形的街区:北临蜀都大道,东沿东城根南街,西南侧则与成都最早的公园——人民公园隔街对望。

衔接在三角形街区与人民公园中间约300米长的道路,就叫做祠堂街,北侧是青砖石、木窗框的一栋栋民国建筑;南侧是绿树葱茏、闹中取静的人民公园。风貌初现的祠堂街,连排的法国梧桐伫立于双车道的中线处,覆盖着夏日的骄阳。有了梧桐的点缀,人民公园与祠堂街街区连成一片,好似再无间隔。

街边上,百年老建筑的修缮也已基本完成。老建筑一共只有6栋,承载的时代信息,却着实厚重——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八旗官兵在这条胡同为当时的权臣年羹尧建立了一座生祠,“祠堂街”由此得名;民国年间,祠堂街燃起思想的红色火炬,各色书店在这里点亮进步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时期,小小祠堂街更是坐拥了成都70%的书店,各大报刊、文艺社团云集于此。《新华日报》社、四川美术学社、张采芹的画室、四川电影院等,也都藏身此处。街区内,还有中共地下党人车耀先创办的“努力餐”;街区旁,伫立着保路英雄纪念碑……

祠堂街的宝贵与独特,就在于此。

如今6栋老建筑的修缮已经完成,从外观来看,街区古色古香,就像从未斑驳过。

但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工作尚未完成。未来,与之匹配的业态将逐步植入建筑与街区。在郑勇看来,“活化”正是“新与旧”融合的纽带,是老街区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传承历史并重获生命力的关键。

因而,祠堂街的业态,主要是基于其文化背景来考虑的。

比如,保存完好的《新华日报》社旧址,设计团队希望引入书店,可以阅读,可以品茶,甚至可以陈列一些《新华日报》的旧报纸。老建筑则可引入画室,或是做画展,甚至做拍卖。

“待到恰当的业态场景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之后,这6栋老建筑的更新使命,才能算真的完成。”郑勇说。

用38棵梧桐,使街区“延长再延长”

祠堂街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但更新的过程中也有不小的挑战。

首先,祠堂街规模太小了,只有临近人民公园的一块三角形区域,且三边道路都有较大车流量,使得街区如同一座小岛,很难让人产生“停下来”的念想。

其次,街区周围有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层建筑,与祠堂街的风格,格格不入。

但从区位上来讲,若以宽窄巷子与太古里两大赫赫有名的街区为两个空间点,祠堂街就在二者中间,若打造成功了,它很可能与二者连成一条必去的游线,为城市带来文旅层面的极大价值。

这样一来,首当其冲要改变的,就是祠堂街三角形街区的空间限制。郑勇告诉记者,祠堂街在历史上就是人民公园的商业外延和文化外延,所以一个重要的设计思路,就是将三角形街区与人民公园连成一体,不但范围扩大了许多倍,文化特色元素也得以叠加,市民可以逛了画室逛书店,逛累了,就去鹤鸣茶社喝喝茶。

怎么才能实现呢?衔接三角形街区与人民公园,有一条约300米长的小街,成了改造的关键点。其中最大的“功臣”,是街道上的38棵梧桐树。

一方面,将4车道改为2车道,车流量降低,街道给人的感觉也就慢了下来。另一方面,街上原有的38棵梧桐树完全保留,并通过变换位置,更改了原本的作用——原本在道路两边作为行道树的梧桐,一部分被移到了双车道的道路中间,一部分则位于两侧商业的外摆区。这样一来,不仅梧桐成了道路的点睛之笔,同时模糊了街区与道路的界限,使之衔接为一个整体。

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周边格格不入的高层建筑融入街区。“在高层建筑的屋顶向下俯瞰,会发现整个街区的视觉效果与身在其中时完全不同”,郑勇说,“所以这些建筑的屋顶可以利用起来,打造一个立体的空中街区。”

这是对祠堂街未来进一步打造的设想。屋顶不仅可以有绿廊,还可以植入咖啡、餐厅、画廊等业态。立体的空中长廊,将把整个街区再度延长。

与其仿古做旧,不如“锔瓷金缮”

“更新、改建,是比新建一个项目难得多的事情”,并且城市有机更新并无模版,只有不断探索,因地制宜。

作为成都市中心最后一个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祠堂街特色迥然,其更新打造的过程中,也摒弃了一些传统观念,为城市有机更新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考。

比如,有古建筑的街区,就一定要把街区内的建筑都做成仿古风格,让街区成为仿古街区吗?

比如,“保护”需要围栏吗?

再比如,城市更新中,“颜值”最重要吗?

作为行业专家,郑勇有着自己的思考。对于保存有历史建筑的街区,他提到了一个词——“锔瓷金缮”。

这是一种用于文物修缮的中国传统手艺。匠人在修补破碎的文物瓷片时,未必会将其完美复原,而是从破碎的瓷器中理出纹路,或用锔钉修补,或用天然大漆黏合,敷以金粉、金箔。最终修补好的瓷器,旧瓷与裂痕一目了然,这是对文物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

街区也是如此。在郑勇看来,街区更不该让历史建筑埋藏于仿古建筑当中。“锔瓷金缮”更能融合历史的味道与当代的风格,嫁接“新与旧”。

其实祠堂街就是用了“锔瓷金缮”的手法。6栋古建筑与街区的新生建筑并未难辨新古,古有古的韵味,新有新的风格。但它们在视觉上是协调的,例如街区内新打造的美术馆,材料上选择了呼应古建筑的灰砖,但没有坡屋顶和木栏杆,不论外形还是内部空间,都十分现代。

如果说“锔瓷金缮”是对风貌中“新与旧”关系的处理,那么“修旧如旧”就是对文物“且利用、且保护”的手段。

对于文物建筑,一种过去常见的保护和展示方式,是在其周围建造围栏、广场,或以植被做出边界。人们行至附近,再小心翼翼地进门参观。

但“修旧如旧”,让承载着旧时记忆的古建筑,成为沉浸式、开放式的可及场景。祠堂街的古建筑,没有围栏、没有边界,人们可以在转角时、过路时,偶遇它,而后亲切地走进它,感受时光与岁月。

“当然,更重要的,是业态的融入,是这些建筑的活化利用”,郑勇一直有个观点——在城市有机更新中,颜值不是第一位的,活力才是。

在城市有机更新的浪潮之下,许多老街巷、旧片区纷纷焕然一新。但“有机”一词,显然不单单指向颜值。其更大的内涵,是“活在当下”。为建筑和街区注入活力的,是与之契合的业态。

如果只是完成了街区的风貌和建筑的修缮,最多能吸引人们去看一看、打个卡,但很难吸引人常去。只有当业态注入,建筑“活化”,街区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葛泓雨责任编辑:马兰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