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

虽然莱阳、莱西现在分属烟台市、青岛市管辖,但从地缘人缘看,两地有着很深的渊源;从历史上看,更有分了合,合了又分的经历。

几十年间,莱阳、莱西出现了多次的分与合,这在县级行政区划中比较少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一一作解。

大莱阳县时期(1735~1941年)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1)

​明清时期,莱阳县的大致范围为今莱阳、莱西、海阳及牟平一部分。1735年(雍正十三年),析出海阳县,将青山乡划归宁海州(今牟平区)。这期间,莱阳仍是一个大县。为便于管理,朝廷将原驻莱阳城里的县丞,移驻县西南部的姜山镇,管辖周围区域。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2)

​县丞是仅次于知县的官职,也就是知县的副手。清代少数大县才设有县丞。民间称姜山镇的县丞驻地为“二衙”(莱阳城为县衙),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镇。

四县并存时期(1941~1950年)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事的因素,根据中共占领的地盘,各地先后分拆出好多县,其中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有过两次分拆设县:

1941年,莱阳一县分三县,今莱阳市为莱东县,今莱西市西南部为莱西南县、西北部为莱阳县。

1945年,莱东县又析出五龙县,出现了莱东、五龙、莱阳、莱西南四县并存。

两县分治时期(1950~1958年)

建国初期,进入行政区划调整时期,各地撤销、合并了很多县,基本还原了历史的原貌。1950年3月,五龙县并于莱东县,称莱阳县;莱阳县与莱西南县合并,称莱西县,均属刚成立的莱阳专区。

两县合并时期(1958~1961年)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4)

​有关两县合并的原因,官方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不妨看一下这一时间段发生的几件大事。

1958年8月26日莱阳专区机关迁至烟台

1958年10月10日沐浴水库开工

1958年10月17日莱阳、莱西两县合并

1958年10月18日莱阳专区改称烟台专区

1958年10月22日产芝水库开工

1960年9月两水库基本完工,开始蓄水

1961年10月5日莱阳、莱西两县分治

从以上几个时间点看,有关两县合并的民间两种说法,不无道理。

一种说法,两县合并为集中修建产芝水库。事实也的确有这样的过程,10月17日两县合并,5天后的22日产芝水库动工。1958年12月底,沐浴水库大坝高度达到13米,而产芝水库因坝基较长,还处在清基的关键阶段。为了加快产芝水库进度,合并后的莱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沐浴水库暂停施工,调集4000多民工参与产芝水库施工,直到1960年3月。原莱阳县的民工,在产芝水库工地风餐露宿奋战了一年多时间。

另一种说法,撤销莱阳专区的同时两县合并,为了更好利用专区遗留资源。毕竟莱阳长期作为胶东地区中心,有着雄厚的基础,而莱西县分治仅仅8年时间,底子薄弱,尤其县城是在水集镇基础上刚刚兴建。1958年正值全省行政区划大调整时期,特别是专区、县两级大幅度的撤销、合并。莱阳与莱西的合并,也是顺应大势。

两县再次分治(1961~至今)

1961年10月5日,莱阳、莱西两县分治,1962年1月1日正式独立办公。在产芝水库开始蓄水后整一年,两县又分治了,应验了民间的说法,合并就是为了修建产芝水库?也太伤莱阳人感情了吧!我们只相信这是历史在时间点上的巧合。

1961年至1983年,两县均属烟台地区1983年10月1日, 莱西县改属青岛市。据传也是因产芝水库,事实正如此,莱西划归青岛后,作为胶东第一大水库的产芝水库,不仅满足了莱西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还为青岛市区、即墨、胶州等提供部分用水。1987年4月,莱阳撤县建市;1990年12月,莱西撤县建市。

两市现状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5)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1月1日)

莱阳市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总人口79.5万。

莱西市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总人口72.01万。

2020年经济状况

莱阳GDP443.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74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县278位。

莱西市原名(莱西分分合合为哪般)(6)

​2020年,莱阳、莱西构建起“双莱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最近又获批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又一次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关系拉近了一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谚语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