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倡议文明祭祀,树时代新风

人世间秋去冬来,另一个空间亦或寒风凛冽。《诗经》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时人们从农历九月就开始缝制寒衣,准备度过寒冬。待到农历十月,念及亡亲也需要寒衣保暖,便为燃起烟火,送去冬日的“衣裳”。这是亲人对亡故者的挂念,这是来自人间的温暖。

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1)

寒衣节起源扑朔迷离,孟姜女哭长城的说法流传甚广,相传秦朝孟姜女为给抓去修长城的丈夫送去过冬的寒衣,千里寻夫却发现丈夫已死,尸骨被砌进长城城墙,遂日夜恸哭不已,感动天地,哭倒长城八百里,漏出丈夫尸骨,怀抱遗骨,跳海殉夫。从此农历十月初一被称作“寒衣节”,这天要给逝去的亲人烧送寒衣,是凭吊已故亲人的重要节俗。

宋朝诗人刘克庄曾写《读秦纪七绝》为此纪念: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寒衣节这天,由于时代变迁、地域文化差异,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但老辈们传下来这天要做的3件事大体都差不多,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2)

一、烧寒衣,拜祭逝者

十月初一的前几日,要去纸店买一些彩色蜡花纸,剪成衣服的形状,也可以不剪,当成纸钱使用,将这些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袋子上要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讳,这叫“包袱”,讲究的还会分为“寒衣包袱”和“钱包袱”两种,在坟前,或者家门口、十字路口抓把土画个圈,将其焚烧干净,不能有一点残留,念想给亲人转化成阴曹地府的布匹衣物、金银铜钱。还有些会同时在不远处另外焚烧一些纸衣、纸钱,为“游魂路鬼”也送上寒衣,盼望和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

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3)

二、身披冬衣,疏通烟囱

这一天不仅要为亡人送去寒衣过冬,生者也要做一些象征过冬的活动,女人将棉衣拿出来,给子女、丈夫穿身上,如果天气尚暖,也要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要在家整理一下自家的火炉,疏通一下房顶上的烟囱,确保入冬后全家人能暖和过冬。

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4)

三、改善生活,吃冬令食物

“十月一,油唧唧”,民以食为天,民间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离不开吃,寒衣节这天民间也会吃一些冬令食物来改善生活,如中原地区要吃传统的饺子,同时也是祭祀时供奉先祖的必备的贡品,北方还有一些地区要吃莜面,南方不少地方会吃红豆饭、糍粑,这些冬令美味,会让寒冷的冬天温暖不少。

寒衣节老人给儿女烧纸好吗(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5)

——老井说——

以前总以为“寒衣节”只是祭祀亲人的日子,当年龄越来越大,亲人渐次离世,谁也躲不开生老病死生命轮回,才知道那一声声嘘寒问暖的叮咛,装满的是家人的思念与牵挂。

天冷了,记得披件寒衣。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