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多长时间是合适的(午睡到底好不好)

随着夏季的来临,天气逐渐炎热。每天中午,经过一上午工作,一大波的必须要午睡的小伙伴,经过午饭加持后,开始眼神迷离,神情恍惚,魂游太虚,急切的想躺平。

午睡传统由来已久,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有诸多关联:

1.基因

我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出深厚的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起后体力消耗进行补觉,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都是顺着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刻在了DNA里。

Nature曾有一项针对452633人的基因信息研究,发现有123个基因参与了白天小睡的区域,至少3种促进小睡的潜在机制,还与一些神经肽信号传递有关,说明白天小睡是由生理因素驱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环境或行为选择。

2.饮食结构

“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一直被中国人奉为金科玉律,且东亚地区的主食稻米和面食为主,在一顿饱餐中摄入大量的糖类,血糖升高并降低过程中的反应性低血糖,血液集中到胃肠道促进消化,大脑血液供给减少,自然就有了睡意。中国人也没有靠咖啡一类物质来提神的习惯。

3.现代社会变革

长期,我国的学校和职业场所,都会安排午休时间。很多人小时候有在幼儿园里被阿姨追着午睡的经历。老一辈的人,还经历过夏时制,目的也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更多的午休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人们自然会养成午睡的生物钟。

那么,长期午睡是否对健康带来裨益呢?

答案是肯定的。

1.降低心血管疾病概率

午睡多长时间是合适的(午睡到底好不好)(1)

图片:《午睡与心血管事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一项来自《心脏》杂志的人群研究,在5年里观察了3462名没有心脏病史的瑞士人,直到研究结束,发生了155例心血管事件。结果显示:与不睡午觉的人相比,午睡的人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能降低48%。尤其是30分钟的午休对身体好处最佳,超过这个时间反而会增加心血管风险。还有研究显示,午睡能降低高血压。

2.改善思维

午睡多长时间是合适的(午睡到底好不好)(2)

2021年一项刊登在General Psychiatry的研究纳入了2214名60岁以上的受试者,结果显示,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午睡能有效预防痴呆,有规律的午睡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关。

午睡多长时间是合适的(午睡到底好不好)(3)

一项针对中国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午睡频率较高的孩子在言语智商、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勇气、自我控制、幸福感)方面要优于不午睡的孩子,行为问题也相对更少。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每周午睡三次以上的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人体在年轻时,精力旺盛,从早到晚充满活力;随着年纪渐长,精力下降,中午休息才能恢复精神。说明精神的充沛与阳气的盛衰息息相关。睡眠是一种让阳气休养的过程。补觉,即是适当养阳,阳旺则精神旺。中午时分,是天地间阳气最浮动的时候,人气亦外浮。午休片刻,达到引阳归根的作用,使阳气稍微敛降,有益健康。

午休虽好也要讲究科学方法

1.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过度午睡,阳气过度敛藏,难以骤然升发,反而出现精神不振、头昏脑胀、身体困重的表现,违反了人体的自然规律。从现代医学来看,入睡超过30分钟会进入深睡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深。美国太空总署曾有一项研究发现,24分钟的午睡,能够最有效地改善驾驶员的注意力和表现。欧洲心脏病学会研究提示,超过1小时的午睡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的发生。同时,过长的午睡,还会影响夜间入睡。因此,午睡时间在半小时内为宜。

即使午睡时间或者场所不能满足,调整呼吸和舒适放松的姿势,闭目养神片刻,也是好的。

2.午饭后不宜马上睡觉

刚吃完饭就睡,可引起胃内食物返流,胃液刺激食道、咽部,造成反流性食道炎。因此,午饭后最好休息10-20分钟左右再睡。

3.午睡姿势

在午睡姿势中,趴睡对身体的伤害最大,影响颈椎腰椎,胸部腹部受压,同时长时间的眼球压力增高,造成眼轴变长,会促进颈椎病、腰椎病、近视、青光眼、乳腺、胃部疾病等的发生。因此,最理想的午睡是侧卧,保证更多的血液在消化系统和大脑,供应充足氧气,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帮助消化吸收。

4.醒后活动

午睡后慢慢起身,适当活动身体,用冷水洗脸,唤醒身体和大脑,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醒后会有些口干口苦,可以清洁口腔,适当饮水或吃一些水果,补充身体的水分和维生素,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