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52号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牙齿,牙齿,扔屋顶》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以故事主人公妞妞掉牙、换牙为线索,通过描绘城南老巷子热闹有趣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老巷子里和睦的邻里关系,使读者感受到了旧时巷子文化的温情。

二、绘本信息

书名:牙齿,牙齿,扔屋顶

文图:刘洵

适读年龄:4-10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2015年荣获第四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

选题策划:儿童时代

出版社: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3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

解析:

这是一个可以三代同堂共同品读的绘本,描绘了南京城南老巷子里的旧日生活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除了门牌儿还有书报箱、奶箱和电表箱的汇集。简易的木板门、粗犷的石门坎、白灰脱落的斑驳墙面、墙沿上低垂着一片片仙人掌和耸立的花卉,让小院充满了生机。两扇小窗户分别贴着窗花和晾晒着一双球鞋。整个院落显得很古朴整洁,沿墙的地砖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那辆弯梁的自行车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木门打开从里面射出一道光线,是从院落中穿门而出的。明亮蓝白天空这是哪个年代司空见惯的气象,可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房顶上的那群鸽子悠闲的聚在一起,在古老的院落中早已安家了,没有打扰没有天敌,陪伴着主人一家过着自得的日子。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这两个图章却很影响画面的美感,房顶的盆花被遮住,灰色的瓦块被肢解,一个土色的盘子立在房檐上,很不协调,儿童时代图画书标识立在地上更是不伦不类。

互动:

1、你在封面中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和我们的家有啥不一样?

【前环】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2)

解析:

胡同的门牌儿,作者把它们集中贴在斑驳的墙面上。

门牌儿可以说是院子的身份证,一块儿小小的牌儿,一经出现就要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胡同里我们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爷爷辈儿的蓝色门牌儿,很多人喜欢收藏他们,那我们究竟可以在门牌上找到什么呢?

认门识号,这个是门牌儿义不容辞的天职,走亲戚,串门子,送报纸等等。过去胡同门牌儿的排列方式与现在不一样,过去,从胡同的1号开始,一顺便2、3、4、5....依次类推,到头了,则呈“U”型绕回来,最后回到胡同口,则是最后一号。而现在的门牌号,则是分单双号,分左右两边排列。应该是东单西双、南单北双。当然,也有单双号在一边的特例。

划分区域,在老门牌儿的左侧,有某一条胡同处于哪一个区域的字样。不过,无论这些门牌儿有多大收藏价值,只要不遇到拆迁,劝大家还是不要去将他们,领回家供起来。一旦它离开了门框,便失去了历史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这里有好几代人的记忆!

互动:

1、你见到过蓝色的小门牌吗?它是做什么用的?

2、我们楼房的门牌号是什么样的呢?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扉页】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3)


解析:

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起身坐在凉席上,右手中捏着一个东西,左手伸向嘴中,眼睛低垂着似乎在盘算着什么。牙齿掉了吗?

画面上除了书名等信息,白色的背景中就是小女孩聚焦的画面。

在扉页把故事中所要表述的掉牙的瞬间单独拿出来以飨读者,这也是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

互动:

1、小女孩低头做什么呢?

2、这是什么季节呢?

【第1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4)

原文:午后,我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鸽子,盘旋在一片黑瓦之上,我看见一座座老屋手拉着手,相互亲热的依偎在一起。

解析:

故事从一个梦境开始,用空中的视角俯视这片老房子,好像电影开场常用的手法,飞翔的白鸽为画面增添了动感,童年的记忆,像梦一样美好。

同时也从俯瞰的角度,从空中鸟瞰交织错落的民居,还有一

个相对不大的院落,几颗大树穿插在房子的空挡处,凸显整个民居错落的生机和活力。还有空中飞翔的白鸽是生命的象征。

左下脚有一个巨大的树冠从两幢房子的中间生发出来,更是突破和画面的画框,大有长不开的味道。

不但画面描绘出一副向往的美景,本书的文字部分也很有诗意和情调,我做梦变成一只鸽子,盘旋在老屋的瓦块上,老屋像是手拉着手,依偎在一起。开篇就把古老的故事提升到荡涤放情志的境界。

互动:

1、房顶上飞行的小鸟是什么鸟?它们在做什么呢?

2、在我们周围你看到过它们飞行吗?为什么呢?

【第2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5)

原文:我感觉自己既兴奋又紧张,我禁不住咬紧牙关,醒来了,嘴里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在我的嘴里,拿出来看看,原来那颗早已晃动的门牙终于掉了。爷爷说,门牙掉了要赶紧把它扔上屋顶,这样以后个子就会长得高高的。

解析:

凉席、蚊帐、电风扇、西瓜上的防蝇罩……画面上充满各种熟悉的中国物件,就连小女孩的小红裙和她头上扎的小辫子都很有中国范儿。

小女孩正在一人睡午觉,小花猫陪伴着她。梦中的女孩变成一只鸽子,飞翔在一大片黑瓦之上,是什么让她那么紧张而咬紧牙关呢!俯身冲刺还是斗勇斗志呢!

醒来后,作者似有把她连同凉席一同带出那间房子,置于空空荡荡的旷野中,来聚焦那懵懂的时刻,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

原来一直晃动的门牙终于掉了,而在门牙晃动的过程中,家人应该是不止一次的埋下了“牙齿扔房顶”的说法。

农村常见的习俗“牙齿扔房顶” “上牙扔床底,下牙扔房顶”,已经深深根植于小女孩的心中。

这其中蕴含了一个关于牙齿的非常美好的希望,就是:换牙期,上排牙齿掉了扔床下,下排牙齿掉了抛屋顶,寓意牙齿顺利长出,排的整齐。

其实这种换牙的习俗,是模仿牙齿生长的方式,希望孩子的牙齿能够正常的生长。过去,基本没有牙齿矫正这类的办法,若是长歪了将会伴随一辈子,并且也影响一个人的颜值。这样的习俗则是父母期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编成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每个人在特定的年龄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这意味着孩子就要“长大了”,长辈也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缓解孩子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产生的不安。掉落的牙该怎么扔,扔到哪里是一种朴实的祈福现象。虽然没有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人们仍愿意遵循。

农村里保留着许多风俗习惯,这些并非都是都是陈规陋俗,更多是对生活的一种期望。对于这些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理解,把那些好的风俗保留下来,那些不好的风俗舍弃。

而这种换牙的习俗实际上也是符合这样的定律,将下面的牙齿扔到屋顶,这是模仿牙齿向上长,将下面的牙齿扔到低处,这是模仿牙齿向下长,这思维模式正是相似律,之所以要扔到房顶或床下,是因为这些地方多老鼠,人们认为老鼠的牙齿坚固,如果老鼠把这颗你掉的牙齿吃了,那么,你就会长出跟老鼠一样坚固耐用的牙齿,这思维模式就是接触律。

其实这种习俗不止台湾或是中国有,全世界都有各自的换牙习俗。

互动:

1、你是几岁开始掉牙的?

2、掉了的牙齿你是怎么处理的?

3、再掉了牙也可以仿效扔房顶了,你喜欢吗?

【第3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6)

原文:“爷爷,爷爷。”爷爷上哪儿去了?

解析:

这三个画面都在寻找爷爷,从自己的卧室出来,紧张的走出了内八字,神情也很木讷。来到庭院中,再拐到爷爷的房间,门口的鸟笼成为爷爷的标志,而猫看到跃动小鸟就兴奋不已。最后,打开落地窗户,扶着围栏,背对着读者看着窗外在想,爷爷哪去了呢?这时,白猫则跟了过来,看着读者,似乎在说她忘了一件事情。

前前后后的寻找爷爷表现出焦急的神情和不安,拿着牙齿不知所措的样子,孩子内心装不下她认为这样的大事的。三个空间都充满了树木与鲜花,而相对静中的花木,猫与小鸟的动抬升了整个氛围。

画面的整个色彩偏墨绿,是绿色的植物把小院映出绿意和生机。

《牙齿,牙齿,扔屋顶》是作者首本独立操刀的绘本,2012年开始构思、采风以及收集各种资料,真正坐下来开始画是在2013年,然后连续画了一整年的时间才完成。

这本书的灵感来自刘洵的童年。刘洵从小在南京的一个老巷里长大,后来巷子被拆,但童年的点点滴滴都印在她的脑海里。

她说:“2012年年初,我接到这个表现城市变迁的创作任务。春天,女儿的门牙开始晃动,便有了创作的思路。4月去南京城南踩点,老巷子祥和幽静。7月女儿掉了一颗门牙,我开始动笔,又去,只有几条老巷还在,剩下的是大片的废墟,一家一家生活的秘密从一堵一堵打破的墙里流淌出来……”

作者刘洵将南京老城采风所见,与自家女儿换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创作了《牙齿,牙齿,扔屋顶》的故事。她通过一个女孩找爷爷的脚步,透视了我们的老城正在经历的变迁。老城斑驳的色彩与气定神闲的笃定,和小女孩明亮的红裙、笃笃嗒嗒快速移动的小脚步的对比,让人掩卷后不由地呆想:换牙了,就该“赶快把牙齿扔到屋顶”这样神圣而重要的任务,还能存续多久?我们的孩子,有多少人早已将落牙交付给了牙仙子?

《牙齿,牙齿,扔屋顶》复原了南京老巷拆迁前传统的生活方式。表达的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和无奈,“以后城市的面貌可能会脱胎换骨,过去的一些老建筑,还有那时候的生活方式都会被改变,很不舍,但又无计可施”。

互动:

1、女孩为什么到处找爷爷呢?

2、他们家都养了什么动物了?

【第4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7)

原文:对了,爷爷说今天要去理发的,刘叔叔家的理发店就在巷子里,我现在就去找爷爷。此刻巷子好像一只懒洋洋的小猫,还在呼呼的睡觉,我得轻手轻脚的走。

解析:

在家到处找不到爷爷,想起爷爷说过要去理发,就走出家门自己去找爷爷了。我们跟着小女孩的步伐和视角,开始了古民居风情之旅。

小女孩把安静的巷子比喻成一只懒洋洋的小猫,还在呼呼的睡觉,我得轻手轻脚的走。以此来凸显小巷的静谧与安宁。

自行车上锁停靠、鸽子背对打盹、老汉赤裸上身仰面睡觉、读报人边读边打盹、花猫在房檐上眯着眼睛入睡,只有奔跑的女孩才给小巷增添了一抹动感。

动静结合才更加凸显小巷的静与小女孩的动。

门槛很高,形状像立在地面上的长方体,人跨过去需要费一定力气,来凸显小女孩的幼小。

门槛的作用是内外的界限,同时,它可以保护门的底部,以及阻挡从门底下吹入的风。但更重要的是门槛还体现一种主人的尊严和身份。在民间则称门槛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讳用脚去踩踏的,小女孩更是费力的跨过来。

我们看当时南京的老式民居,高大的门槛、厚实的墙体、突出的门檐、落地的通风口和墙角的砌石讲究一个实用。

互动:

1、为什么巷子好像一只懒洋洋的小猫呢?

2、女孩走出家门她要做什么呢?

【第5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8)


原文:又细又直小巷,墙上住着胆小的动物和野人,我知道只有到了夜里,它们才会从墙上下来,在巷子里玩耍。“老虎,老虎,你看,我的牙掉了。”我给墙上的老虎看我的小牙。“乌卡拉卡,巴啦啦,魔仙变!妞妞来魔仙堡玩啊!”头顶上果果在叫我。“不行呀,果果,我掉牙了,我要去找爷爷。”我说:“我不能耽搁。”

解析:

又细又直的小巷,斑驳的墙面像一只老虎,小伙伴果果叫“我”一起玩,但“我”急着要找到爷爷去把牙齿扔屋顶,不能耽搁。从小伙伴的称呼中我们得知,原来小女孩的名字叫“妞妞”。

左侧画面重点描述斑驳的墙面形成的怒气冲天的老虎、喷水玩耍的大象、运动的男人和飞行中的鸽子,而妞妞由远及近,壁画也由中景变为特写,妞妞更是手捏着牙齿让老虎看,有把老虎拟人的过程,在小孩子头脑中,和动物都有一种异常的亲近感。

右侧画面是两个小女孩的对话,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小女孩每到一处,不管是谁都要拿出她的牙齿张扬,以寻求关注。

头顶上的果果穿着一身和服,头型也像极了日本女孩,语言有中文和看不懂的文字寓意,一个在中国居住的日本人。

妞妞的举动很形象,右手指着右方,左手高举着牙齿让果果看,嘴里说着不能玩,我要去找爷爷,眼睛向上看着远方。

《牙齿》的画风很古典,很中国风,充满着清雅细腻的古典韵味。在寻找的过程中,展现了一幅南京老巷里的民俗与建筑画卷。

互动:

1、这长长的胡同可以过什么车呢?

2、你在墙上看到了哪些动物了呢?

3、小女孩都跟老虎说了什么呢?

4、白衣女孩在房顶上安全吗?

【第6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9)

原文:人们的说话声和一些细细碎碎的声响在巷子里转起圈来,巷子开始醒来了。

解析:

一个大跨页来展示巷子醒来热闹的画面,几个男孩子围在一起玩游戏,现在的孩子大概都不玩了吧?墙上的排水管和涂鸦、顺着电线杆爬上房的猫,地上两只玩耍的狗狗,让整个画面特别生动有趣。

心疼那个被大人剃头的孩子,门里面还有个在洗头的大孩子,可能也是刚被剃完头吧!记得小时剃头都是在哭啼中结束的,一是没有耐心,二是不愿意。

这是一个较大的空间,才招来众多的孩子来玩耍。哪来的喷涌而出的水源呢!乌龟的名字叫木木吗?还是哪个调皮的孩子拿乌龟来戏弄人呢!

妞妞闯进画面背对读者,眼睛却和玩木马的孩子在互动!

前面小巷的就像一只呼呼睡觉的小猫体现的是老人的精力与体力的不支,而本页却是多个充满活力的小男孩,都是相同的氛围,情景却大不一样了。孩子是未来的扮演者,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会扮演的更好。

互动:

1、平房和楼房哪一个你更喜欢?

2、两只狗在做什么呢?

3、现在你们一起玩什么游戏呢?

【第7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0)

原文:巷子里都飘着彩色的衣服。一扇扇门打开了,有些人走出屋子和住在隔壁的人说说话,小孩子带着他们长长的影子蹦来蹦去。

解析:

接下来,我们跟着妞妞认识生活在这里的人。

在妞妞非常熟悉的老巷子里:小男孩儿们拿着木头枪在玩着追捕的游戏,一位大婶忙着收衣服,另一位长发时尚的女人正拿着痰盂走进家门,近处一位大叔骑着摩托,一只小狗安静地趴在摩托后座的木板上,妞妞和两个女孩子说着自己掉牙的事。

作者多次采用进出画框的技法,让外部的人进来给画面以活力和动感,让包裹不住的情怀走出去。

画面的颜色很温暖,人们脸上带着平和满足的表情,画面很生活化。我们可以细细地感受故事的每一个页面:老巷里人们生活的场景、人物间的对话等。

幽静祥和的老巷子,闲散朴素的生活空间,像家人般相处的故邻,以及,预示着旧生活即将告别的“拆”字,等等,无不提示着一个即将消逝的旧时空……

城市变迁的主题是亘古不变的。这些巷子就快要被拆掉了,会盖上大楼,就像你的牙掉了,很快会长出新牙一样。

旧旧的老时光,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总是会慢慢淡去。只是我们,站在这新旧交替的中间,在迎接新生活到来的同时,还能向它们的背影投去最后深情的一瞥。

互动:

1、为什么把玩具吊在空中呢?它们都是什么造型的呢?

2、这三个小男孩在做什么呢?

3、妞妞看到两个小姐姐在说什么呢?

【第8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1)


原文:我把我掉牙的大事告诉给好多人,因为巷子是我最熟悉的朋友。这里住着长着狮子毛的大黑狗,缝纫店的漂亮母女,弥勒佛似的老伯,和我一样缺了牙的磨刀爷爷……爷爷说巷子是一个好大的家。

解析:

妞妞为找爷爷要到理发店去,经过了一条条巷子,在每一条巷子里都有她熟悉的人物。作者让妞妞每到一处,都留下了镜头和细节呢。

妞妞路过了母女衣服店,专做衣服还有换拉锁和缲裤边的一些零星活。妈妈专心做活,小女孩则和模特好像在互动;在小巷拐弯处妞妞告诉弥勒佛老伯自己牙齿掉了,而情景是卖腰带的场景;同样是豁牙的磨刀爷爷找到了同感;王叔叔给黑狗洗澡让妞妞转移了视线。

对页四景,让读者看到了妞妞生活的老街区的人与事。

这里图与文表面的意思,可以是爱、成长、童年、亲情,就社会发展来说,可以是城市的变迁,就文化来说,可以是正在逝去的童年记忆……

小读者随着“我”穿行在小巷里,看到了熟悉的人,熟悉的物,熟悉的事,熟悉的景……或者去欣赏那些看不到的风景和风情。

互动:

1、磨刀的爷爷为什么也变成豁牙了?

2、妞妞在跟老伯说什么呢?为什么叫他弥勒佛似的老伯?

【第9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2)

原文:巷子里游来了梦一样的鱼儿,人们捧着干净的玻璃瓶把它们带回家。旺旺的火苗上转动着铁罐,我的心随着罐里的爆米花一同跳动。等一会儿,“轰”的一声巨响会给巷子带来一阵浓雾和一股浓香。

解析:

远景的小图让读者看清楚一个卖鱼人招来了街坊邻居的热捧,而作者的语言很有意思,巷子里游来了梦一样的鱼儿,鱼缸里的鱼儿是游来的,而看到这些鱼就像梦中一样。可见妞妞很喜欢鱼,近景中透过浴缸把妞妞折射到鱼缸上,已经和众多自由游动的鱼融为一起了。

嘣爆米花这儿时的记忆让妞妞以至每一个孩子都好奇的上前观看,那股浓雾和一股浓香都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

作品中的画面的人物和实景采用写实的手法,那些老传统技艺、那些游戏的方法、那些似曾相识的街道都如实的记刻在我们记忆中。

这是一本清新隽永的书,温暖的油画,熟悉的场景和人物,一个穿梭其中的小姑娘……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和真实可触的画面,把一个充满中国味道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街巷、老邻居、老习俗和即将拆迁的老房子,书中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相信每个有过相似生活经历的中国人都特别能感同身受。

我们值得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牙齿扔屋顶”的民间习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尽管知道没有科学依据,但承载了多少我们童年的记忆?

互动:

1、你看到过卖金鱼的吗?你描述一下金鱼的形状和颜色?

2、妞妞为什么要堵着耳朵呢?这种场景你看到过吗?两个小孩在做什么呢?

3、怎么浴缸中出现了妞妞了呢?

【第10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3)


原文:刘叔叔家的理发店到了。“爷爷,爷爷,我的牙掉了!嘻嘻,爷爷你怎么像一个新娘呀?”

解析:

又一个大跨页把理发店的内部全景一览无余,还有镜中的倒影。理发师拿捏的姿势很专注,只是理发的人被全身的包布包裹着,乃至头部也没有露出一点面容。

从镜前到镜中理发人都是被包裹着,致使让找爷爷心切的妞妞认错了人。并戏称爷爷变成了一个新娘的模样。

小女孩的到来并没有引起理发师和理发人的注意,倒是沙发上的宠物狗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只因,小狗很孤独吗?

墙角一堆报纸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是信息主要来源于报纸,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

互动:

1、跟你去过的理发店有啥不同呢?

2、小狗警惕性很高,为什么呢?

【第11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4)

原文:“错了,错了,大胡子伯伯才是新娘呢。哈哈……”刘叔叔笑开了。“小妞妞,你爷爷在老井边看丁爷爷他们下棋呢。”大胡子伯伯笑着告诉我。“大胡子伯伯,以后我得叫你没胡子伯伯了。”我觉得大胡子伯伯现在的样子真好玩。我赶紧往老井边走,爷爷真的就在这里。“爷爷,我的牙掉了,快走,快走,扔牙去呀!”

解析:

妞妞找到了理发店,结果正在理发的人不是爷爷,爷爷去看下棋了。

两个同样的小图描述那尴尬的一幕,倒是大胡子伯伯很风趣,揭开面纱的姿势和诡秘的笑容。妞妞也顺水推舟,以后我得叫你没胡子伯伯了。

出了理发店的小院,小狗出来送行,它舍不得妞妞离开,妞妞边走边念叨着,一心想见到爷爷,把手中的牙齿扔到房顶,完成这桩大事。

左下图中心是送行,小狗恋恋不舍源于他很孤独,女孩的光临让它很兴奋,但又转眼即逝。跟送行相称的是那颗藤蔓,沿着错落有致的房沿铺张开来,一条长长的新枝倒垂在一个已经荒芜的盆中,似有修复固有的味道。那面墙已经斑驳了,现出了颓势,但植物却已经接了地气完美的成长着。

在一口水井边,妞妞终于找到了看下棋的爷爷,手中还捏着那颗牙齿,迫不及待地告诉爷爷。

这是一张空中俯视图,从全角度来俯瞰这场心智的游戏,左下脚停放一辆三轮车,车主却被下棋吸引了去,哪一个是车主呢!三轮车的前轮放置在画框外,大有立刻起身要走的味道。一个遛狗男人也被棋局吸引了去,但小狗可没有那份兴趣,它看着啥呢?

互动:

1、妞妞找到爷爷了吗?

2、她找了几个地方才找到的呢?

3、那个圆的高出地面的是什么呢?

【第12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5)

原文:下班的自行车在巷子里唱起歌来。爷爷拉着我的手往家走,小贩的叫卖声一声声的连起来就变成浪花了。那个卖气球的的大哥哥总是半蹲半站的,因为这样他就不会像云朵一样的飘走,这是他自己告诉我的。

解析:

镜头拉远,原来这是一个三角胡同,在拐角处三轮车已经开了出来,司机原来是上图中穿黑衣服背着手的那位观战者。远方围观下棋的场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妞妞和爷爷回家了,三轮车司机也走了,牵狗蹲坐的人站在了爷爷的位置,似乎棋局正酣。坐在门口抱孩子的女人,离座正在通过棋局,小狗上前欲跟小孩接近。拉远的镜头显得小巷纵深了许多。

而转过弯看到妞妞正跟爷爷往前走,那个卖气球的男士半蹲半坐的姿势可不得了,吸引了孩子的瞩目。等待修车的女孩、卖鸭油烧饼的女人、推花车的老汉和后座上梳妆打扮的姑娘,都不失为常态而互不干扰的。

但红色的拆字、斑驳的墙面和墙体的裂缝让读者感到与远方的高楼大厦相比太破旧了。随着一个个“拆”字,这些老房子全都渐行渐远了。

故事很有童趣童乐。细细品读,不难找到绘本中吸引孩子的地方:如故事的情节里小妞妞把墙上的痕迹看作是老虎,还和老虎说自已的牙掉了;妞妞和大胡子伯伯的对话;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带着活泼、俏皮的诉说:午后的巷子,从安静到热闹。妞妞觉得巷子也是需要睡午觉的,巷子睡醒了,就热闹起来了。……而金鱼,在妞妞的眼里,是像梦一样游过来的。

互动:

1、这个路口都有做什么的呢?

2、胡同的天空看到了什么?

【第13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6)

原文:汽车像发亮的甲虫在小巷里爬行,小巷显得有些拥挤,我们好像是更小的虫子,得小心地绕着走。“爷爷,为什么墙上有这么多‘拆’字呀?真不好看。”我不知道最近小巷的墙上为什么多出了这个字来。

解析:

爷爷和妞妞继续带领读者游览于民巷中,在丁字口爷爷看着墙角的拆字会联想到什么呢!他很怀旧吗?一辈子住在这里,熟悉的街道和街房都倾注了感情在其中。

《牙齿,牙齿,扔屋顶》展现的是对老巷子的风俗民情的留恋,也许是对新居生活的期盼,通过的是小女孩“妞妞”的视角,但别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门牙也跟随着女孩看到了这一切。

作者通过小主人公“妞妞”换牙的故事,反映了一个老城区老屋不断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一当今十分普遍的现象。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改变,很多老的东西和旧的生活方式就像地球上已经灭绝的生物那样,再也回不来了;而那些扔在屋顶上的牙齿,随着岁月和时代的变更,无疑成了我们对于儿时的珍贵记忆。

每一幅画面,都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巷子玩耍的情景。老屋会随着现代化进程消失不见,可是珍藏在我们心底对老屋的感情和念想永远不变。

互动:

1、那颗大树压在房顶上吗?

2、这里出现了几种车辆?

【第14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7)


原文:“哦,妞妞,我们这些巷子就快要被拆掉了,这里会盖上大楼,就像你的牙掉了,很快会长出新牙一样。” “爷爷,好像小朋友玩积木,把搭好的拆掉,然后再重新搭起来那样吗?”“嗯……,那会是另一种生活。”

解析:

巷子里,爷爷正牵着妞妞的手沿着小巷前行,妞妞正侧身抬头听爷爷说话,他们要往哪儿去呢?小巷两边的老屋,墙面有些脱落,和狭窄的小径一样都长了不少青苔。老屋和前方的崭新的高楼大厦在外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爷爷把老房子和乳牙连接起来,做了形象的比喻,都是去陈推新的过程。而妞妞用搭积木来回应理解爷爷的比喻,爷爷却说那是另一种生活,不是简单的重建。

故事不带评价,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作者并没有主观表达城市变迁是好是坏,只是借故事中爷爷的话说:“那会是另外一种生活。”把话题的深入思考交由读者。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些什么呢?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和无奈吧,以后城市的面貌可能会脱胎换骨,过去的一些老建筑,还有那时候的生活方式都会被改变,很不舍,但又无计可施。

但这本书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其实并不多,都是一些大家司空见惯的,比如爆米花还有卖金鱼等等。而我们小时候所经历的那种真正的市井生活,还有很多没有表现出来。因为考虑到一些完全个人化的东西可能共鸣会少一些,就只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元素。

互动:

1、这是妞妞来的那个小胡同吗?比较一下?

【第15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8)

原文:我的牙齿在空中画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就轻轻地落在那长着青草的屋顶上了。“小妞妞,我和你爸爸的门牙都在上面呢,老屋是我们家最慈爱的老人,它看护着每一颗小草在石缝瓦缝中发芽,也会看护好妞妞的小牙,保佑你长得高高的。

解析:

这个环节才是故事的核心,妞妞以找爷爷为名带着读者转了多半个街区,看到了80年代的老城区,看到了老城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所在。

这个故事也留下了古老风俗的长久渊源,三代人掉的牙齿都在那长着青草的屋顶上,是那代人共同维系的老屋,而那老屋就像我们家最慈爱的老人,看护着她的子孙,保佑其健康成长。

屋顶的特写,妞妞牙齿的安身地,赋予了太多的记忆和梦想。

故事以主人公掉牙齿起始,引出了两条主线:

小女孩的门牙:牙掉了,她赶紧去找爷爷帮她扔到屋顶。从她住的屋子,到找到爷爷,她遇到了许多的人,也展露了很多南京老巷子的风情。

老屋:旧城区在发展中变了模样,很多老屋也像乳牙一样,渐渐不存在。故事展示了城市的变迁,新旧时代交替的酸与甜。老屋守护着几代人的牙齿和他们的人生。

互动:

1、妞妞和爷爷在做什么呢?是谁扔的呢?为什么?

2、在房顶上你找见了吗?

【第16画面】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19)


原文:太阳躲到最矮的房子后面去了,爷爷说每到这个时候,老屋子都会回想着它经历过的每一天。远处隐约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这些长着长长脖子的怪兽,会来带走我们这些穿着旧衣服的朋友们吗?明天,那些穿着闪亮衣服的大个子会迈着长腿向我们走过来吗?我轻轻的对老屋说:“老屋,请你一定要看护好我的牙齿。”

解析:

这是一个俯瞰的镜头,小庭院中爷爷和妞妞已经把牙齿扔到了房顶,但他们还久久仰望留恋忘返,在妞妞心中那里有自己掉下的乳牙,对爷爷来说则是几代人的记忆在里边。

远处塔吊和高楼就矗立在老巷的周围,这古老的风俗和即将要拆迁的房子都化为记忆,难怪爷爷从回家的路上就很伤感。

最后一幅画面显得有些阴郁和冰冷,作者把这幅的画面拉高,就看到老街巷的周围早已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城市灯光,高高的塔吊,把老房子围在中间,在画面下方勉强看到一点房顶的影子,不禁让我想起了那本经典的《小房子》。

小图的塔吊伸进了大图的画面中,让其成为一体,这预示着快速的变化。

故事的结尾凝结了作家的思考,但并不是简单的批判,用爷爷的话说,“那会是另一种生活。”这个故事让人很感慨,你肯定会被某一个画面或某一句话击中,或者被温暖,或者陷入自己的回忆。

整个绘本的文字和画面都带着诗意,淡淡的,美美的,又暖暖的。

随着岁月的变迁,老房子和它代表的生活方式面临终结。就像孩子会换牙、长大,这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对过去的生活和人充满情感,对新的生活也会充满期待。

有一件事是不变的: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永远都是当下。

互动:

1、大吊车出现了,它们在做什么呢?

2、高楼和平房你更喜欢哪一个?

【后环】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20)


解析:

这个故事是原创绘本中的佼佼者,取材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祝愿和期盼,虽然故事的背景是我们曾经熟悉的经历,但作为我们的孩子却已经是过往。通过这样优秀的作品,让小读者感怀那温馨美好的过去,前辈生活的年代。

为此,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原创绘本,放在家里留着慢慢看,说不定哪天就可以影响到孩子。家长还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适当地为孩子购买他们感兴趣的绘本,不为别的,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行。

互动:

1、前后门牌是一样的吗?找找看?

【封&底】


牙齿掉了扔屋顶的意义 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传承(21)

解析:

亲子阅读后,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玩小时候自已玩过的游戏,带孩子走走还留下来的老屋,摸摸老屋的墙和老巷子的树皮,感受老屋的生活。

这样一本带着温暖细腻的绘本,尤其是她承载着爸爸妈妈情感与生活印迹的图画书,要坐在一起慢慢读,走进一段记忆,由爸爸妈妈细细给孩子道来,带他们感受与现在生活已经截然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中国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广袤的土地,以及迅速变换的现代生活,原创绘本可以从中挖掘很多很多的创作素材,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于字里行间,将宁静悠远的人文哲思铺散于色块线条,将独属于国人记忆深处的故事尽述于亲切自然的生活场景。

互动:

1、又出现了磨刀的爷爷,为什么呢?

四、作者信息

刘洵,居于南京。大学期间学习工艺美术,曾从事设计和动画片制作工作。由于对油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工作数年以后走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后油画作品数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开始关注儿童图画书,同时也开始参与图画书的创作,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服务于可爱的孩子们。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