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成长的秘诀(教育孩子有方法)

在《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最多的,这其中有这么一个绰号,叫做孝义黑三郎。说的是他尊敬父母,恪守孝道。古人讲究百善孝为先,而“孝”成为了宋江混迹江湖的一笔重要政治资源,每每提到此,江湖中人无不暗自佩服。

宋江成长的秘诀(教育孩子有方法)(1)

上期说到,宋江在梁山脚下遇到了一彪型大汉,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信交给了宋江。这彪型大汉,人称石将军石勇,他受铁扇子宋清所托,将这封信交给了宋江。宋清是宋江的亲弟弟,宋江不敢怠慢,客气一番后便接过了书信,这一接不要紧,只见宋江两眼一黑,差点昏将过去。

古代写信,封印后会在信封上写两个字,平安。那时候毕竟没手机嘛,信息流通不畅,不像今天可以时时拿个手机互通有无。一般人家,根本就写不起信,往来的邮费那可是很贵的,所以寻常人家写信,一定是家中有婚丧嫁娶的大事发生。为了避免接信人精神过度紧张,一般会在信封上面先报平安。

可是,宋江接到的这封信,封面并未写平安二字。宋江心想,完了,家里定是出大事了。拆完信后,果然如他料想的那样,父亲宋太公去世了,弟弟宋清要他赶紧回去奔丧。宋江是个大孝子啊,看完信就连夜赶回郓城奔丧去了。

一路上连毙数匹好马赶回老家宋家庄后,宋江却看到了一个非常蹊跷的场面,整个庄上一片安静祥和,并未有人披麻戴孝,宋江也挺纳闷的。宋江推门进屋,却见宋老爷子一手摇着蒲扇,一手往嘴里夹着鱼。宋江吓一跳,这是诈尸吗?

惊魂未定时,弟弟宋清从后院迎了出来,并道出了实情。宋清说哥哥你别生气啊,父亲想你,怕你在柴家庄混久了变成强盗,我们老宋家的一世清明,可不能这样毁了啊。父亲怕你不听劝,就玩了一出装死的游戏,让我写信赚你回来。

宋太公这计谋也忒损了吧?可转念一想,这计谋高啊,连智商卓绝的宋江都被成功蒙骗了。我们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既然宋江智慧超群,忠孝仁义礼信无双,那作为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吧?今天我们来说说,宋太公的育儿之术。

宋江成长的秘诀(教育孩子有方法)(2)

在现代家庭中,有一种很普遍的育儿方式,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围着一个孩子打转,走路在后面追着,放学在门口侯着,写作业在旁边陪着,不吃饭就作揖求着,俗称非常6 1。爷爷奶奶这样做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带着孩子出门遛弯,一边走就一边问,儿子你冷吗?过一会又问儿子你热吗?接着又问儿子你肚子饿了吗……我不禁要问,这孩子有爹吗?答,没有。有妈吗?有,而且有两个。正常情况下,爹应该扮演冬天的角色,让孩子体验人世间的艰难与挫折。妈扮演春天的角色,让孩子体验这个世界的温情与慈爱。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那么宋太公是怎样教育儿子的呢?

宋太公对儿子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启蒙阶段。有一句话我们基本都听过,而且也被父母教育过,不出意外,也会用这句话教育下一代。这句话是“孩子,这世上人心险恶,除了爹妈,没有人会对你真心好,出门在外,要处处堤防。”这话一般是在孩子恋爱时,或者是出社会的前一晚说的比较多。此后,这话便会如同缰绳一般,捆绑住诸多人的手脚和思维。被这句话熏陶过的人,短时间内很难交上知心朋友,也很难与人建立信任关系,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人际关系。宋太公有没有对宋江说过这句话?没有。不光没有说,甚至还鼓励宋江主动去和人打交道。在整部《水浒传》中可以看到,两方见面时,永远都是宋江主动上前问话搭讪。那是因为宋太公教导他,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成长阶段主要分为技能教育和人格教育两种。在当下,技能教育普遍代替了人格教育。宋太公一直将人格教育排在首位,他甚至都没有对儿子进行过技能技育。我们可以看到,宋江不会武功,但是他有着高超的为人处世技巧,这种人格教育,对宋江的价值观起到了很深远的作用,后来哪怕宋江一直混迹于土匪圈子中,但他一直坚守着内心的正义,这一切,都离不开宋太公的引导。

第三阶段是出社会阶段。宋太公围绕儒家文化的顺、敬、乐、承四个字入手,对宋江的入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江守住这四个字,也基本守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顺”字的核心是孝顺,倾听父母的想法,落实他们的要求,合理的部分照着做,不合理的地方尽量朝合理的地方去更改,家庭关系大多会比较和谐。“敬”字的核心是低姿态,即使你比父母强,比父母学历高,也要懂得和颜悦色,微笑着去沟通,这样才不会得罪小人。“乐”的关键词是分享,就是把我们生活当中的快乐、机遇、成功,都跟父母讲一讲,通过自己的分享带给他人快乐。“承”的核心是继承和延续,在父母那里,有着很多的事情和梦想自己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完成的,倘若后代能做到他们未曾做到的事,那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慰藉,更是传承。

本来呢,被欺骗回来的宋江,那是满肚子火的,但见到父亲后,所有的愤怒和郁闷都烟消云散了。就在一家人谈天说地时,庄外忽然起了一片喧哗声。门丁来报,老爷,大事不好了,庄园被衙役围住了。

宋江成长的秘诀(教育孩子有方法)(3)

各位,宋江可是因为阎婆惜事件逃到柴进庄上去的,衙门打探到宋江回来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来缉捕了。在慌不择路时,我们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抉择,可是宋太公和宋江一商量,说儿啊,上次就不该让你外逃,做人切不可失了大义和气节。最后这二人一商量,眼前这个形式,逃走了反而不好,投案或许是个好选择。第一,阎婆惜和他的老妈妈已经死了,既然原告已经都不在了,想来不会有人在纠缠此事。第二,咋大宋新立了一位太子,皇上一高兴,大赦天下,宋江在减罪名单之中。第三,县衙里面都是过去的同僚旧属,这些人没理由不照顾咋们。所以,宋江最终决定投案自首。

到了县衙,一切果然如父子俩所料。原告没有了,大家也都在替宋江说好话,于是县太爷现场决定为宋江减刑,减到什么程度呢?打二十棍子,刺配江州。犯了这么大的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可是宋氏父子在谈笑之间,就化解了这次危机。

再说发配江州,江州可不是蛮荒之地,这里物产丰富,遍地是英雄。在江州的地界上,宋江又将开启怎样的旅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